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六十年前,它開啟了無數人仰望星空的旅程

六十年前,它開啟了無數人仰望星空的旅程

楊亦靜 ︱撰文

肖噹噹 ︱編輯

北京天文館 ︱供圖

1957年9月29日,北京天文館在西直門外建成。2004年,天文館新館對公眾開放。今天,北京天文館迎來了60歲生日。甲子一輪迴,半個多世紀以來,北京天文館影響了一代代國人,這裡是科學家傳播科學、普及知識的地方,是民眾在鋼筋水泥城市中仰望星空、思考宇宙的地方。

從假天到天文 從天壇到西直門

1923年,德國蔡司廠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天象儀,當時稱之為「假天儀」,隨後,第一座假天館也在德國建成,這是世界上第一座天文館。

我國科學家提倡建天文館歷史已久,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科學家高魯、張鈺哲、陳遵媯等人都曾撰寫文章描述天象儀,意圖藉此推動建設中國天文館事業。

天文學家李元在《我國第一座天文館的建造》一文中提到,由於天文館的設備昂貴和建築技術複雜兩個原因,致使20世紀中葉,亞洲僅日本的東京和大阪擁有兩座天文館。

「1954年夏天,我國駐前民主德國使館向外貿部門反映,蔡司天象儀是一種科學普及教育儀器,德方對我國有貿易差額,建議購買天象儀作為外貿補償。」

同年九月,中央文委決定籌建北京天文館,中科院決定從該院年度經費中調劑出200億元(即人民幣改革後的200萬元)用於籌建場館。自此,我國開始籌建亞洲大陸的第一座天文館。

參與了北京天文館籌建工作的趙世英介紹說,北京天文館在當時,是全世界唯一一家由國家出錢建設的天文館,而建設主要目的是為科學普及、啟發民智、破除迷信,「當時的社會,很多人的封建迷信思想很重,對科學和宇宙一無所知,而天文館的成立可以起到科學普及的作用。」

1955年,時任上海徐家匯觀象台的負責人、天文學家陳遵媯被調派到北京,成為北京天文館的首任館長,參與籌建工作。

在天文館的命名方面,有一段小插曲。起初,全國科普協會的文件中都將這個即將建成的科普場館稱為「假天館」,與西方國家的稱呼一致,因為星空是人造的。

然而,館長陳遵媯認為,與國外單純放映天文電影的假天館和天象館不同,我國建立全新的科普機構,主要是為向人民群眾宣傳天文學的知識,除天象儀的天象表演外,還將舉辦展覽、科學講座、組織天文小組觀測、做簡單的研究課題,未來甚至要培養更多中級天文人才,因此,名稱應改為「天文館」。

在眾多質疑聲中,陳遵媯堅持著自己的立場,因為名稱就代表著發展方向。最終,在科學院副院長竺可楨的支持下,「北京天文館」的名字終於敲定。

名字確定了,還要選取位置。

趙世英回憶說,1955年選址時,科學院的兩位副院長竺可楨和吳有訓,與陳遵媯一起,在北京多處考察。

陳遵媯在《籌建北京天文館往事》中回憶,天文館選址曾考慮在天壇內建館,但因會破壞古迹的完整性,遭到文物部門的反對。第二個備選地是鼓樓,但在此施工不現實,只好作罷。

隨後,籌備組到北海考察,「看到後海那裡環境優美,十分安靜。但感覺太偏僻,交通不方便,大家都不太滿意。」

最終,地址選定在當時還是莊稼地和守墓小院的西直門外。陳遵媯認為,此地環境開闊,有發展前途,更重要的是毗鄰動物園,遊客到動物園後可以再到天文館參觀,「很多星座的名稱都是動物名字,可以加深印象。」陳遵媯想,建成後的圓頂天文館和不遠處的尖塔展覽館遙相呼應。

門票一毛五 觀眾捲鋪蓋排隊

北京天文館是全國亞洲大陸第一座天文館,也是新中國成立後建立的第一座科學技術普及館。

1956年,20歲的趙世英來到還在籌建的北京天文館學習天文,一同來的青年人共有32位,都是給未來天文館發展做準備的。

趙世英記得,56年的冬天,北京天氣很冷。11月的夜晚,大雪下到膝蓋,陳遵媯給班裡的年輕人講天文學的基礎知識。那個年代,國內沒有天文學的教材,高校也僅有南京大學設立了天文系,想學習天文學知識很難。50多歲的陳遵媯,一句句翻譯前蘇聯的天文學教材,帶著一群人在冰天雪地寒夜中中一顆顆認星星。

趙世英至今記得,陳遵媯有次在上課時突然說,天文館是新中國的第一個科技館,這個事業怎麼干,做館長的自己也沒什麼把握,「如果有志於這個事業,我們就一起探索,如果對此沒什麼興趣,你們可以另找出路,不耽誤你們,也不耽誤這個天文事業。」最終,20多個年輕人留了下來。

北京天文館及其附屬建築佔地約25000平方米,劃分為參觀區與服務區。據天文學家李元回憶,北京天文館的總體設計是根據工作項目、活動範圍和儀器設備,以及參考了一些外國天文館的情況而進行的。天象廳半球形銀幕的直徑定為23.5米,這是按照訂購的德國蔡司天象儀的要求確定的。天象廳內觀眾的座位定為600個。

北京天文館的基建工程於1955年10月開始動工,到1956年底,土建部分及圓頂結構部分已基本完成,而天文館最主要最複雜的天象廳部分是1957年5月完工的。

1957年9月29日,北京天文館開館的消息震動全國,中外600多人參加了開館典禮。

1957年9月29日舉行的北京天文館開幕式上,副市長吳晗發表講話。

趙世英介紹說,天文館的總設計師是著名建築大師張開濟,館內傅科擺頂棚是吳作人知名畫家吳作人的手筆,而門口金燦燦的「北京天文館」幾個字則是時任科學院院長郭沫若題的。

「十一」國慶節正式對公眾開放後,每天都有幾千人慕名而來。「當時有人半夜就來排隊,帶著鋪蓋卷,就為了看看這個新天文館。」趙世英說,當時門票一毛五一個人,每天館裡表演六七場李元設計的天象節目《到宇宙去旅行》。

A館天象廳。

公眾帶著新鮮和好奇來到天文館,當「夜幕」降臨時,觀眾拍手喝彩。節目中說,哈雷彗星將於1986年達到近日點,觀眾新奇地說「那還遠著呢,還有20多年呢。」趙世英說,這是天文館與公眾融合的嘗試,「這是李元先生的奧秘,天文館不能總是乾巴巴地講一些天文知識,要讓公眾有參與感,真正與天文交織在一起。」

天文館受到公眾的喜愛,很多人在留言簿中寫下自己的感悟。趙世英一直記得60年前,一位留名為「沙啞」的觀眾作的一首小詩:湛藍宇宙海,從來未通舟,乘坐天象儀,星空信步游。「看來大家是真的喜歡天文館。」趙世英說。

全球第一全天幕數字劇場落戶新館

1957年建成的北京天文館,當時在世界上是最先進的,隨著時代發展,天文館的設備和建築開始老化,「原本老館的球體是金黃色的,隨著時間推移,已氧化成綠色。」館長朱進說,1994年北京天文館將籌備新館提上日程。

「94年館裡成立了籌備辦公室,一共四人,分別負責技術、展覽、天文台和天文情報。」天文館的一位高級工程師告訴偉瓣桔,當時她就是籌備辦的一員。彼時,諸多科學家參與到新館的籌備中。

經過十年準備和建設,2004年12月,北京天文館B館建成開放。新館內有內有宇宙劇場、4D劇場、3D劇場3個科普劇場,以及天文展廳、太陽觀測台、大眾天文台、天文教室等各類科普教育設施,「B館內的宇宙劇場,是全世界第一套使用激光投影技術的全天幕數字劇場,能同時為200名觀眾呈現立體天幕效果。」天文館專家告訴偉瓣桔,老館的光學天象儀是基於地球演示星空,而新的電子天象儀可以演示宇宙中不同位置、不同地點的星空。

新館宇宙劇場。

2005年,北京天文館承辦第十屆國際天文奧林匹克競賽,來自18個國家和地區的120名選手參加了賽事。北師大天文系的何香濤教授告訴偉瓣桔,中國第一次參加天文奧賽是在2002年,「當時我帶隊前往俄羅斯,之前比賽只在俄羅斯舉辦,我就跟他們提出要將這個賽事傳播到世界各地,沒想到兩年後,我國就承辦了一屆。」

今年,北京天文館迎來了六十周年,館長朱進說,希望通過天文館幾個劇場的節目和展覽,將天文領域的新發現向公眾傳播。

隨著我國航天事業的騰飛,不少市民會到天文館了解航天知識,對此,北京天文館從探月工程指揮部獲取數據,在今年推出了反映中國探月的影片《奔向月球》,「其實天文與航天是完全不同的領域,但作為科普機構,天文館未來也會考慮增加更多反映中國航天事業的天象節目和展覽。」

談及天文館的未來,館長朱進表示將與全國天文和自然科學博物館界的同行,一同推動天文科普事業,利用天象節目、展覽、公眾天象講座和天文奧賽等方法,普及天文。此外,未來將增加更多展覽,「天文館相較於其他科普場所,展覽較少,但目前我們收集了不少隕石、望遠鏡等藏品,將逐步展示給公眾。」此外,在中小學天文教育方面,也將通過講座、天文奧賽等方法推動。

軍醫轉業成天文科普工作者

北京天文館雖以北京冠名,但實則影響力遍及全國各地。

劉川浩原本是一位軍醫,在空軍就職。在單調的軍旅生活中,他總是仰望清澈、燦爛的星空來解悶,琢磨著天上的星星。

1981年,18歲的劉川浩離開家鄉黑龍江哈爾濱,坐火車去陝西西安上大學,途經北京時,想起小時候看星星時的疑惑,和周圍人口中談起的神秘天文館,決定前往北京天文館一探究竟。

當時,天象館中正在熱映由李元先生設計編寫的天象節目《到宇宙去旅行》,優美的場景和動聽的介紹,讓劉川浩受到極大震撼,感嘆天下竟有這麼好玩的東西,可以乘著天象儀這個「時光機」到達遼闊宇宙。從那時起至今的30多年間,劉川浩每年都會前往天文館參觀遊覽。

入伍20年後,劉川浩以「自主擇業軍官」身份退役,他決定改變人生軌跡,投入自己熱愛的天文科普事業中,加入黑龍江天文學會成為一員。「北京天文館向我撥散了天文的種子,如今開花結果,我也要用我的力量,將這一切傳承下去,將科普播散在東北黑土地上。」

到今年,劉川浩已經在黑龍江主持過1300多場科普活動,他表示正是天文館讓他最早接觸天文,天文館是「營造假天,傳播真知」的場所,讓他開始追求理性。劉川浩告訴偉瓣桔,自己在電腦中收藏了一則1957年9月30日《解放軍日報》刊登的新聞消息,題為《世界上最好的天文館之一 北京天文館正式開幕》,他說,自己還收藏了很多與天文館有關的資料,現在時不時拿出來看看。「即使再過60年,我還會不忘初心,繼續熱愛天文,熱愛北京天文館。」

星空攝影師第一次拍星空就在天文館

葉梓頤是一位星空攝影師,27歲的她走遍五大洲,拍攝過數萬張星空。

1999年,北京天文館官方網站上線。那時電腦不普及,上網也靠電話撥號,網民習慣用bbs交流。此時,天文館官網也設置了一個名為「天文在線」的板塊,每天分享天文小知識,網友們在上面討論天文和「灌水」,葉梓頤也是其中一員,「我在那裡認識了一波天文同好,經常在網上談論天文知識,他們也是我認識的最早一波天文屆朋友。」

在逐漸喜愛天文之後,葉梓頤第一次來到北京天文館,「15歲時我第一次參觀天文館,是跟著學校天文社去的,當時對天文有了解,但沒有系統學習過。」在天文館了解到天文學的知識後,葉梓頤決意參加全國天文奧林匹克競賽,開始頻繁自行乘車前往天文館購買天文書籍、查閱資料,成為一個不折不扣的天文迷。

葉梓頤回憶說,有一次在《天文愛好者》看資料,突然有個陌生人跟自己說話:「哎?這個小姑娘以前沒見過,也是天文愛好者嗎?」不想跟陌生人說話的葉梓頤慌忙跑開了,後來她才知道這個人就是館長朱進。

在天文館,葉梓頤第一次看到了土星的光環,第一次成為一名志願講解員,也第一次接觸到天文攝影,「我買了相機開始學習攝影,有次觀測時,天文館的詹想老師叫我把相機也帶著,他教給我拍攝星空的方法,這是我第一次拍星空,他是我天文攝影的啟蒙老師,此後我就喜歡上了攝影。」

如今,獲得了英國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攝影比賽大獎的葉梓頤,還會時常回天文館看看,她覺得一到天文館就彷彿回到小時候,能感到內心對天文的熱愛。

北京晨報都市部出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偉瓣桔 的精彩文章:

從周日起,你可以從這個角度看北京
誰家工地這麼牛?連VR都用上了

TAG:偉瓣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