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老照片:150年前的職業,有些發揚光大,有些80後見過,90後沒見過

老照片:150年前的職業,有些發揚光大,有些80後見過,90後沒見過

1874年3月,一隊俄國考察團從聖彼得堡出發,前往中國。他們的目的,一是考察中國西部的運輸,二是考察貿易環境,三是刺探情報。隨隊攝影師拍了兩百多張照片,給我們如今了解近150年前中國人的日常,留下了鮮活的影像。中國最為常見的職業,在他們眼裡,也很奇特。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當年的那些職業,如今哪些還有,哪些已消逝在歷史長河裡。

磨刀。他的工具是獨輪車和磨刀石。其中又以磨刀石最為重要。小時候,常有人挑著擔子走街串巷,喊著磨剪刀菜刀喲……磨剪刀菜刀喲……不過現在好像很少見了。現在的菜刀不怎麼要磨,而且磨刀石也有得買。自己磨就行了。

彈琴。放在以前,是才子必備啊……琴棋書畫……現在想學這玩意兒,得花不少錢,還未必能學精。大多是半吊子,自我安慰陶冶情操……

分撿茶葉的。沒到過茶葉廠,不過大概現在都用機器了吧。

流動補鍋匠。湖南有個花鼓戲《補鍋》,八〇後小時候應該在露天電影里看過很多次。九〇年代,也還有過補鍋的,挑著風箱和擔子到村裡來。他們把鐵塊融化,巴到鍋子破損處。不過現在,沒有補鍋匠了。炒鍋壞了,再買一個就是。也許八〇後生的娃娃們,再看《補鍋》,根本聽不懂什麼意思。因為生活里都沒見過。

這是當年北京的戲子。雖然他們會賺很多錢,也跟達官貴人們打得火熱,但終究是沒地位的。現在不一樣了,演員們既有錢又有地位。我覺得這很正常,畢竟,他們給大家帶來了歡樂與茶餘飯後的話題,沒有他們,生活該多無趣啊。

手舉容器的僕人。現在沒有這個詞了。

篾匠。小時候常見,編籮筐、席子,都少不了他們。前幾天還跟一個篾匠吃飯,他說,以前自己到外面做事,從來不沾酒,勸也不喝。因為怕誤事。這應該就是他們的職業道德吧。不過現在,他在外面打工,偶爾回家,若是熟人請他做事,推不掉,他就做做。篾刀,都快生鏽了。(本文圖片,來源網路,感謝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與現實 的精彩文章:

老照片:中國男人很大度,讓俄國人拍老婆的三寸金蓮
清朝末年中國人的照片,被巴西皇帝收藏,那時,一般人沒機會看到
420多年前的明朝珍貴古地圖,揚州風景盡收眼底,可惜被美國收藏
萬曆皇帝為何到死前,才想著做這幾件好事?
從死人堆里爬出的應廷吉,用一萬字記載與我想像中不同的史可法

TAG:歷史與現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