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中國歷史上「最差評」的帝王,其四大功業卻影響深遠

他是中國歷史上「最差評」的帝王,其四大功業卻影響深遠

隋煬帝楊廣,中國歷史上「最差評」的皇帝,以昏庸無道,驕奢淫逸著稱。史書記載,其殺兄淫母,三征高句麗,巡幸西域,享樂江南,動用民力修運河。甚至誇張地把他與秦二世胡亥並稱,死後也被謚號煬,「好內遠禮曰煬,去禮遠眾曰煬,逆天虐民曰煬。」

隋煬帝楊廣

那麼,真實的歷史怎樣呢?

首先,楊廣13歲封為晉王,20歲就統帥大兵平定江南陳國。在建康城,殺陳後主奸臣及寵妃張麗華,封存庫府。後又奉命赴江南任揚州總管,參與平定江南高智慧的叛亂。結束了中國自五胡亂華以來,分裂的局面,實現了真正的統一。但《隋史》卻記載其為張麗華,竟勸高炯不殺,以留己用。事實上其謀太子位前,不僅謙恭下士,還為迎合隋文帝、孤獨皇后,刻意營造出與蕭後一夫一妻且恩愛無比的樣子、生活中也是極盡簡樸。

隋煬帝和蕭後

其次,隋煬帝繼漢武帝後,再次將勢力範圍延伸至西域,使得新疆再次納入中華版圖。其西巡張掖後,西域各國君臣紛紛朝見,表示臣服。隋煬帝親自打通了絲綢之路,在古絲綢之路舉行了盛大的萬國博覽會。為實現「吾當誇三皇,超五帝,下視商周,使萬世不可及。」的目標,其特意改年號「大業」。

再次,隋煬帝本身富有才華,史書稱其「妙解音律,擅長作詩」,如《野望》詩:寒鴉飛數點,流水繞孤村。斜陽欲落處,一望黯銷魂。格局意境深遠,非其他昏庸之君如秦二世等可比。在隋文帝科舉制的基礎上,設立進士科,完善了科舉制,成為後代封建王朝選拔人才的主要途徑。

最後就是大運河了,這個被黑的最慘,說隋煬帝為享受江南美色而巡幸開鑿。可事實是,隋煬帝想效仿秦皇漢武建立不世基業。既然秦始皇因長城褒貶不一,那為什麼大運河就要被全盤否定呢?

客觀上,這條河影響中國其後一千多年的政治經濟格局,比如宋朝的開封,元明清北京南京雙都制的建立,無一不和這條河相關。所以晚唐詩人皮日休才感嘆道: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大運河

其在位不過短短14年,卻幹了很多對中國後世歷史有影響的事情,如重建洛陽城,鑿通大運河,重開絲綢之路,征服吐谷渾,南征林邑,三征高麗。可惜,隋煬帝太急於求成,又好大喜功,無視民力物力,後期又自暴自棄、享樂美色,終於激起百姓的反抗,被殺死在揚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