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環保局長大呼:滾出去!

環保局長大呼:滾出去!

王聃:「滾出去局長」,走你

河北任丘市辛中驛鎮一家鍍鋅廠肆意將污水直接排放到溝渠中,日前,記者陪同舉報群眾拍攝現場照片後趕到當地環保局舉報,主管副局長梁清晨稱群眾的舉報失實,堅稱排污口早已堵死,極力為排污企業辯護。雙方激辯過程中,梁副局長竟指著舉報群眾和記者拍案而起大爆粗口,讓大家滾出他的辦公室。

梁副局長在對舉報群眾高呼「滾出去」,而我們只想輕輕地回應一句,「『滾出去局長』,走你!」《人民日報》曾經有一個生動的比喻:如果把政府比作頭腦,環保局就應該是一個感冒就喊疼的「扁桃體」。在任何情形之下,對於污染現實與其背後地方政府無序的發展趨勢,環保部門都應該保持高度的敏感。工廠排污,記者與舉報群眾帶著現場拍攝的圖片前來,一個以治污為己任的環保官員絕不會輕慢以對。但梁副局長先是堅決地否認污染現實,在群眾要求其到現場查看後繼而爆出「粗口」,如此熟視無睹污染治理的環保官員,的確只能「請你走開」。

一個環保官員對污染舉報者的不淡定,已讓人出離憤怒。真正令人匪夷所思的,還有不淡定背後的種種糾結與難經細說。新聞不會說謊,有兩個細節值得關注,梁副局長之所以驟然暴怒,只是因為舉報者指責他「屁股坐在排污工廠的立場上」;而在此之前,當地群眾曾多次通過電話或直接到局長辦公室舉報此事,但排污企業一直沒有被查處。環境受害者持續的舉報換不來現實的治理,一旦被認定為包庇與縱容,則惱羞成怒。這種只向污染企業不問市民感受的對立太弔詭,它是看得見的失職,也是顯而易見的污染治理「不可說」。

公共的環保究竟為誰而保護?再去如此發問,我們不知道是否已有矯情和迷離的意味,不過無論如何,基層環保真的正在成為更見脆弱與潰敗的部分,也愈加成為新聞中雷語和「拍案驚奇」多發之地。這似乎是可以隨手拈來的例證:村莊地下水發紅引恐慌,某縣環保局長竟說,紅色的水不等於不達標的水,紅豆也能染紅水;調查顯示,不少基層環保局人員嚴重超編,其所徵收的排污費最終大多數變成了「人頭費」——只要圍觀者願意繼續列舉,列舉就不會停息。我們不想去說潰敗的基層環保就是潰敗基層的組成,但必須警惕它習慣的依附型生成路徑。

所謂地方環保部門的「依附型」,此前的觀察者們說得很清楚,那就是在行政序列中,地方環保局往往只是當地政府的一個部門,此種財權、人權與事權上直接管轄的結果之一,就是環保執法權在事實上被「削弱」,它不僅需要服從一些地方領導以污染換髮展的經濟思路,也難以被公眾切實監督,正因為如此,直面環境污染的治理,它比其他部門面臨更多的執法障礙與誘惑,最終環保執法或容易異化為視而不見,或容易異化為權錢交易。「紅豆事件」如是,排污費成環保辦公費用如是,「滾出去局長」消息尚需進一步調查與釐清,但好像也距此不遠。

明天,還會有多少基層環保官員一語出而天下驚?答案讓人怯於想像。但作為確鑿的事實,「滾出去局長」只能是某種危險管理方式的隱喻。危險要被消弭,我們不能不再次慎重省思:如何真正將基層環保部門「剝離」出來,在轉身中成為公眾監督下習慣於主動治理的執法者?7月23日中午,該市市委宣傳部稱當地已成立調查組,梁副局長因粗暴言語被停職——原來停職只是緣於「粗暴言語」,一切只生活在輿論之中,根本無關「我們的環境」。這不免是最真實的基層環保寓言,它讓人看到,在一種確定的方向前,還有著怎樣尚待刮骨療毒的巨大空白。

--- THE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印俠傳媒 的精彩文章:

廢紙價格接連上漲 一斤能賣一元多
漲82%後漲不動了?包裝紙漲幅從500元降至200元/噸!
怎麼可以如此美麗
環境違法絕不讓步,印刷航母企業界龍集團分廠遭斷電停產!
一位老闆給辭職員工的一封信,說得太好了!

TAG:印俠傳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