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洛陽人管盜墓叫「刨古董」,有的地方稱「翻鹹魚」,來歷確有故事

洛陽人管盜墓叫「刨古董」,有的地方稱「翻鹹魚」,來歷確有故事

洛陽管盜墓叫「刨古董」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古今盜墓者都不覺自己的行為是一種犯罪,在他們看來,盜墓與外出打工這類正常謀生、發財手段並無兩樣,在過去河南洛陽一帶,盜墓的黑話叫「刨古董」,從中透露出的便是這種心態。

(邙山盜墓現場)

「刨古董」出現於清代後期,到民國時更為流行。筆者近年在當地調查時,發現圈內至今仍在使用。這句黑話是這樣來的:民國時人們把前人留下的文物叫古物,或古董、古玩、骨董等,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清政府修築連接洛陽和開封的洛汴鐵路(今隴海鐵路一部分)通過邙山,大量的古墓被毀,隨葬品扔得到處都是。

起初也沒有人要這些古董,民間認為不吉利,後來有古董商上門收購,能賣錢了,當地人一下子醒悟過來,紛紛帶著工具上邙山刨古董賣。地面上刨不到了便開始挖墳,漸漸地,「刨古董」成了當地盜墓的代名詞。

(北方農活刨地)

另有說法,「刨古董」一說源於當地人的「刨括蔞」行為。

需要注意的是,洪幫中的盜墓黑話叫「駕枯票」。黑社會把抓扣人質行為稱為「綁票」,這是對活人而言,筆者推測「駕(架)枯票」一說可能由此而來,「枯票」應該代指死屍。

盜墓是不得人心的,所以老百姓把盜墓說成「搶陰宅」,這說法後來也成是一句江湖黑話。

在圈內,不只盜墓行為本身說黑話,其他相關的也都有相應的隱語,譬如對屍體的稱呼便形形色色,其中有一種「鹹魚」的說法,在古代盜墓圈內很流行,我在《民國盜墓史》一書中專門提到了這內容。

(明代未腐屍體)

盜墓者嘴裡的「鹹魚」,是指盜墓時遇到的未腐屍身。自古到今,人們為了魚能長時間地食用,常會將魚用鹽腌漬一下,以保證不腐壞。盜墓者為何會將屍體說成「鹹魚」,可能與中國古代北方民族的屍體防腐風俗有關。

在中國歷史上,還真有運用「腌鹹魚原理」處理屍體的現象。在公元十世紀,與中原宋人對峙的遼國人,死後不論多遠都要運回家鄉安葬。遼國在東北地區,主要是契丹人,以放牧、打獵、捕魚為生,喜歡腌制鹹魚鹹肉。

為讓屍體不腐壞,他們從腌漬中得到啟發,在處理屍體時也如此這般:先剖開肚皮,去除內臟,瀝去水份,然後使用加了香料的大鹽腌透,製成「咸屍」。

(葬具)

此即宋人文惟簡《虜廷事實》一書中所記載的:「其富貴之家,人有亡者,以刃破腹,取其腸胃滌之,實以香葯鹽礬,五采縫之,又以尖葦筒刺於皮膚,瀝其膏血且盡……」

實際上,這種方法是處理牛羊肉的常用手法,而不是腌魚,叫「做羓」。此俗在北方游牧民族中至今尚存,做出來的「羓」,相當於漢人家做的臘肉。這般處理過的屍體,因屍主生前的等級差別而有不同的叫法,皇帝的屍體叫「帝羓」。

(古埃及木乃伊)

「帝羓」與古埃及「木乃伊」一樣有名,製作手法與古埃及木乃伊類似,因此被西方學者稱為「東方木乃伊」。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帝羓」是遼太宗耶律德光的屍體。大同元年(947年),親帥遼軍攻打北宋的遼太宗,突發疾病死於今河北欒城。當時正是熱天,隨從便將他的屍體「腌鹹魚」了。

與「鹹魚」一樣有名的黑話,是「肉粽子」。

粽子包紮裹緊做法,與人們處理屍體十分相似。人死了,最差也要穿上送老衣,包裹好,有時還用麻繩捆紮,與包粽子相仿。這麼一說,將屍體說成「肉粽子」、盜墓說成「翻肉粽」,便很好理解了吧。

(古埃及木乃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梧桐樹下戲鳳凰 的精彩文章:

和親致中國獨有的養蠶繅絲技術外泄,西域出土木版畫描繪了經過
民國時一軍閥盜墓挖出大量寶物,匿藏的小老婆最後引來殺身之禍
一項中國史前重大發現,歐洲人發動一場戰爭也未能搞到,後派人來華偷竊得手了
陝西境內有處秘密藏寶地,主人在民國亂槍中斃命,至今沒有人找到
民國時出寶最集中的一次盜墓:挖了13座古墓,僅青銅鼎就盜出28隻

TAG:梧桐樹下戲鳳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