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究竟是日本人太笨?還是中國人太聰明?日本人到中國出差這樣花掉預算

究竟是日本人太笨?還是中國人太聰明?日本人到中國出差這樣花掉預算

來源:本文由梁堅原創首發於公眾號「日本浪蕩(ribenlangdang)」,這才是日本授權轉載。

日本人一向對規則極為看重,工作生活中自然有各種成文及不成文的規則,也有做人做事規矩方法。在霓虹國生活久的外國人,在耳聞目染下也會自覺不自覺地遵守這些規則規矩。

在日本工作時,曾經有幾次我代表任職的大學到中國訪問和招生。每次出發前,大學的入試部都會購買好往返機票、預定好賓館,另外為我們這些招生老師準備十多萬日元(約7、8千人民幣)的市內交通、招待費用。招待費用說白了,就是用來感謝、招待中方合作單位的餐費。

入試部總是反覆叮囑,一定要好好招待對方負責人,維護好相互間的合作關係——在少子化非常嚴重的時代,作為一般大學,在日本國內招生困難重重;唯一可以倚仗的就是多招些海外學生。

但每逢回中國出差訪問,我總會遇到招待費的難題——

01

有次去上海招生,一位歸化了日本籍的華人老師和我被委以重任。這位老兄是大學裡的前輩,常年負責海外招生。前輩是80年代初期去日本留學的復旦高材生;博士畢業後,找了一個日本媳婦,也就歸化了日本籍,在大學任教。

這次行程共5天,要訪問7個單位。但第5天是回程,所以相當於每半天就要完成一個單位的訪問和招生。中式的行程表,多是粗線條的,頂多就是以半天為單位列明工作內容。日式行程表則是定得非常詳細,時間的安排是細化到每刻鐘的程度。沒經歷過日式出差的,是絕對體會不到這種緊湊緊張的工作行程。

行程的第1天是在一家日語學校進行本科生入學面試。我們準時在下午5:30左右結束面試,與日語學校的負責人寒暄了一會兒,便到了晚餐時間。我們提出請日語學校的校長和一位老師去吃飯,以示感謝。對方卻說老早就安排了吃飯的地方,反過來要為我們接風洗塵。

那是外灘邊上一家很精緻的飯館。餐桌上觥籌交錯,邊吃邊喝,邊喝邊聊。到買單的時候,我們跟校長說明有經費,由我們來。對方死活不讓,盡說做東一回機會難得。作為中國人,前輩和我都能深刻理解這種文化。拗不過,只好作罷。

第2天,同樣敵不過另一位東道主的熱情。心想,無論如何,也不能壞了人家做東的興緻。回到賓館,已經是晚上10點多。前輩就和我商量怎麼用掉這次的招待費。這是預算的一部分,錢用不出去,反過來就意味著我們工作沒做好(至少校方會這樣理解)。

我心裡明白,前輩心裡更明白——那不是回去說一句「對方很熱情…」就可以解釋清楚的東西。人常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是萬萬不能;這次倒好,錢太多了,也變成了煩惱。

我也是平生第一次遇到了這種麻煩。

怎麼辦呢?最終我倆商量好,在第3、4天得把這個錢花出去——不再接受餘下單位的招待,自己去吃飯;因為一旦和對方吃飯,一定又會碰到對方做東的問題。

於是,第3天中午開始,從王寶和飯館到錦江飯店,從錦江飯店到王朝酒家,每餐換一家;專挑上海最出名的餐館。進了店,從龍蝦到大閘蟹,從鮑魚到燕窩,反正越貴越好。——只剩下兩天時間,四餐的機會,兩個人必須把預算里的招待費用掉七八成(這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印象最深的是最後一個晚上,到了王朝酒店,燕窩龍蝦什麼的都不想吃了,點菜成了最大的難事。不斷翻菜單,到了後面只顯示菜名沒有圖片的一頁,找到一個「醉生夢死」的菜。前輩沒吃過,我更沒有,於是一致同意就點這個。

這是列表裡最貴的了,三百多。很快,「醉生夢死」就上菜了,一看就傻了眼。這是一條不長的蛇和拇指大小的貝,泡在或酒或醋的液體里。蛇和貝生泡在烈酒中,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醉生夢死」。嘗了兩口,一點都不好吃,果斷放棄。無奈之下再點龍蝦,其實也不想吃,但實在想不到點什麼了…

02

後來又有一次,是到大連北京招生和訪問,同行是一位日本老師。通常這位老師不怎麼參加海外招生,那次是臨時抽調來幫忙的。懂中文的我,自然負責落地聯繫和管錢。

我們先到大連,東北人的好客是出了名的,我們都無法拒絕東道主的做東——往返機場、午餐、晚餐他們全包。在大連那兩天,我們一分錢都沒花出去。稍稍有點擔心,卻不敢對搭檔說;他畢竟不怎麼負責海外招生,也不懂入試部的規矩。我只能安慰自己說,到了北京再花吧。

到了北京,對方的熱情卻也不輸東北。交通費倒是花出去了,但午餐、晚餐卻都是東道主招待。無論我怎麼解釋,他們也聽不進去,非得一盡地主之誼。俗話說,恭敬不如從命,也算是對主人的一種尊重吧。

招生、宣傳、訪問一切順利,可我心裡其實一點都高興不起來…該怎麼把錢花出去呢?

最後一天是安排訪問一家新的日語學校。未料前一天晚上,學校有突發的變故,校長和其他負責人需要外出。本來正為錢花不出去發愁,又接到這麼一個電話,心裡非常鬱悶。

獃獃地望著賓館窗外北京夜景,猛抽了兩根煙,忽覺豁然開朗,立馬呼叫搭檔的日本老師過來,和他說了這個突發情況。他哦哦兩聲,表示突發情況也沒辦法。

我就問他,去過故宮沒有?他說沒有(其實我也知道他沒有)。我又問他想不想去,他即刻來了興趣,連聲說想想想。我說,難得遇到一回這樣的出差,反正機票也是後天的,明天我安排個懂日語的人帶你去逛逛這天下第一皇家宮殿;我自己順便就去見見北京的同學。這位日本老師,可高興極了,滿懷期待回房去了。

第二天,我給他找了一個之前面試過的日語棒棒的女生帶他逛故宮。並吩咐小女孩說,這老師負責一切費用。

我給所有在北京的大學同學打了電話,約好晚上見面吃飯,然後直落卡拉OK,最後終於開了一張接近5千的發票。

打車回賓館的路上,就接到了那個女生的電話說:這位日本老師真好,所有門票、午餐、晚餐全包了,還給了她300辛苦費;能實戰進行日語交流,還能拿錢,太高興了,感謝我給了她這個機會。

回到賓館,徑直去敲搭檔的房門。本想去問問怎麼樣,還沒等我開口。門一開,他就是千恩萬謝,說故宮太偉大了,太漂亮了…

小女生和日本老師都高興,太好了。其實,更高興的是我!

03

後來回國工作沒多久,偶爾和朋友談起這兩次出差;談得洋洋自得,料定他們必會驚訝於我的聰明。可是,我完全想錯了。

「笨死了!你直接去開張發票不就搞掂了嗎?」

我愣了半晌,也覺得自己實在是太笨了。其實,我壓根兒就沒想過用這種處理辦法,或者說從來沒想到還有這種方式!

或許他們是對的…再後來回想起來,又覺得不對。

在那種情況下,日本人一定也會把錢花出去的。我見過好幾份他們出差回國後的報銷記錄,預算所剩無幾。花掉預算,表示工作順利推進,也是對其他組和後面出差同事的負責和保護。

這裡面有一種約定俗成的哥們義氣。否則,後面預算被削減了就麻煩了,這個道理誰都懂。至於他們怎麼花的,就不得而知。我只是確信不會有任何一組招生人員像我朋友提議的那樣「直接去開張發票」。

我這個在日本待了十年的外國人不會,他們日本人就更不會。對於自己這種花掉招待費的方式,我雖然不敢說完全問心無愧。但至少,我知道在日本規則里哪些可為哪些不可為,底線在哪。

直到今天我也還沒有搞清楚:究竟是日本人太笨?還是中國人太聰明?

-推薦一個不錯的公號-

最真實的美國經歷,道盡美國好與壞,

最真切的美國感悟,說盡美國是與非。

我們是一群生活在美國的中國人,

正在用親歷親記,

告訴你一個真實的美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這才是日本 的精彩文章:

日本專家提出殺死癌症的新方法:竟然如此的簡單!
斷指、紋身、入行考試......揭開日本黑社會的8個秘密!
·
斷指、紋身、入行考試……揭開日本黑社會的8個秘密!
一位中國博士娶了日本太太后的惆悵…組圖

TAG:這才是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