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的部落3D列印助力脊柱後凸矯正手術,避開主動脈大大降低風險
2017年9月28日,南極熊從中新網獲悉,近日,東方醫院譚軍院長藉助3D列印醫學模型進行手術規劃,成功為一特殊患者實施脊柱畸形矯正手術。這位患者胸椎後凸,導致主動脈彎折,影響重要臟器供血,讓原本複雜的脊柱手術難上加難。
脊柱畸形矯正手術,堪稱骨外科最難手術之一。脊柱畸形一般會引起脊柱僵直和纖維化,嚴重則會帶來臟器供血、呼吸等問題,必須通過手術治療恢復正常生活。這類手術對醫院的軟硬體系統是一種考驗,比如脊椎外科團隊、有經驗的麻醉師、先進的手術設備以及術後專業的監護康復醫師等等。而一般能為這類病患治癒的醫院都是專業度很強治療手段最先進且值得信賴的。
從病人方先生術前脊柱側凸患者CT和三維重建影像來看,診斷:陳舊性胸椎結核,T5-8椎體融合,伴胸椎角狀後凸畸形,胸脊髓壓迫伴雙下肢不全癱。
而由於後凸非常嚴重,脊椎摺疊約90度,且靠近主動脈,手術風險係數較高。為了提高手術的準確性和安全性,東方醫院的外科團隊最終決定採用3D列印來做該病例的術前規劃及手術模擬。
完整無誤、適合列印三維數據
在整個過程中,東方醫院外科團隊與三的部落工程師緊密合作。首先,三的部落工程師將這名患者的二維CT影像數據通過專業軟體進行閾值分割提取出患者的病變部位,並轉化為可3D列印的三維數據,最終通過polyjet 3D列印技術將數據由虛擬變成實物。1:2真實還原了患者病變部位的模型。而後,外科團隊通過對列印模型練習研究,在手術過程中切除病變椎體時成功避免觸碰到主動脈,以大大降低手術風險。
術中對病變部位模型實時研究
數字化和個性化醫療服務,是近年來醫療創新趨勢之一。三的部落數字醫療以「定製、精準、微創、康復」為理念,致力於聯合醫院,採用最先進的軟體解決方案和硬體設備系統為病患提供專業、高效、數字化和個性化的生物醫療3D列印臨床解決方案。
術前術後影像對比
目前患者正在康復中,狀態良好,預計很快能恢復正常生活。通過這個案例可見現在數字化醫療在臨床應用中的重要性,三的部落也希望3D列印技術在日後能夠更多更好的幫助醫生解決臨床難題,且助力醫學發展並為更多患者帶來福音。
來源:中新聞


※3D Systems與國家增材製造創新中心簽約全面戰略合作
※來自美國和西班牙的兩款新型FDM 3D印表機:智能
※科學家再次利用3D列印指紋改進指紋識別技術
※Mankati E180 3D印表機為大眾一汽發動機公司提供新「動力」
※3D列印核燃料,有什麼應用?
TAG:南極熊3D列印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