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林路│佩爾·伏爾廓孜:這才是真正的極簡主義攝影!

林路│佩爾·伏爾廓孜:這才是真正的極簡主義攝影!

極簡主義情懷的佩爾·伏爾廓孜

撰文、供圖/林路

佩爾·伏爾廓孜(Per Volquartz)出生於丹麥,當年見面時他一頭花白的頭髮,還有一臉完全白色的絡腮鬍子,給人以非常精神的感覺,儼然一身歷經風霜的大師氣質,加上拍攝時喜歡操作繁瑣而且繁重的大畫幅經典相機,個子矮小的他一下就能把你鎮住。然而實際上他卻是一個非常和藹的人,絲毫沒有大師的架子。

伏爾廓孜,沙痕

他曾經使用過許多種類的照相機和材料,最終對大畫幅情有獨鍾。1976年在約塞米提山谷遇到安塞爾·亞當斯和莫雷·貝爾後,他受二人影響走上了極簡化藝術的創作道路,將主要精力集中於自然最基礎的元素。

他曾為許多世界500強公司拍攝照片,作品同時出現在世界重要的雜誌上,獲得了許多國際性的獎項。他的作品題材廣泛,包括工業構成、自然風光、人物肖像、靜物小品等,尤其是他一貫堅持大畫幅攝影的傳統手工製作方式,以精美的藝術影像贏得了世人的稱譽。

伏爾廓孜,西紅柿

前些年,伏爾廓孜的手工製作影像被世界上許多畫廊和私人收藏,他還多次舉辦黑白暗房的Workshop,指導學生製作傳統的銀鹽照片。

他常常告訴學生們:成為攝影師是期望之外的結果。他的大伯父是建築師,父母原本想讓他也做這行,聲譽響,前景好,出路廣闊。可是他的想法逐漸起了變化,先是在丹麥的一家小廣告公司做美術設計,之後又飛去美國進修視覺藝術。比起丹麥平靜簡單的生活,洛杉磯是個全新世界,他被丟進多元文化的大熔爐,老師和學生們都有無數興奮點子,思想的火花時常碰撞,他對藝術的興趣就此點燃。

在接觸亞當斯的作品之前,是韋斯頓和斯特格里茨的作品帶領他認識真實的攝影藝術,成為他多年的靈感源。

60年代末,他就讀於洛杉磯藝術中心學院,美國著名抽象畫家勞斯爾·菲特森也在那裡執教,通過觀察畫作,他開始執著地把鏡頭裡的內容精減到極致。後來他痴迷亞洲藝術形式,一方面也是因為簡化原則。中國和日本的設計、繪畫和書法讓他懂得如何以簡約構築永恆之美。

伏爾廓孜,導彈

閱讀他的代表作,你可以非常深切地感受到極簡主義原則對他的影響。比如他那幅代表作《導彈》,在天光雲影被完全剝離或抽象化之後,僅僅剩下導彈金屬的身影在天幕中散發美妙的光芒,一直延伸到世界的極端。這樣一種化腐朽為神奇的處理方式,表現出了絕非一般人可以達到的境界,有著非常神秘的生命內核。

伏爾廓孜,機器表面

還有他的《機器表面》或者《水下推動器》甚至《採礦設備》都是基於這樣一種思維方式完成的絕佳之作。都是透過大畫幅相機的玻璃取景屏,在無數個凝神屏息的「運功」之後,才可能達到的神妙境界。

畫面中金屬質感的美妙變化通過相紙的銀鹽一點一點滲透開來,一直瀰漫到人類的心靈深處,讓你突然間領悟到,世間萬物都是有著不可替代的生命。

伏爾廓孜,窗景

後來他行走於江南,付出了比其他所有攝影家更多的經歷和代價。這不僅僅是因為他需要操作更為沉重的大畫幅相機,更重要的是他希望比別人看到更多一些,更透一些,真正找到江南靈魂的源頭。

伏爾廓孜,屋檐

在這之前,他做了充分的比較,儘管去了江南的很多地方,如蘇州、杭州、西塘等等,但是最讓他心曠神怡的還是烏鎮,是烏鎮那一片瀰漫著古老情韻的水鄉,留駐了他不老的情懷。

伏爾廓孜,毛澤東時代

在烏鎮拍攝的最為經典的一張,就是《毛澤東時代》,一把古典椅子的背後,是當年牆上還沒有消退的毛主席語錄。一把古典的椅子所代表的一個王朝,以及一段名人語錄所留下的歷史猜想,交錯在一起,卻以異常精美的視覺影調呈現在我們面前,足見畫面力度之深厚。

伏爾廓孜,街景

還有烏鎮的石階和衚衕,在他的鏡頭中被完全構成化了,嚴謹得讓人喘不過氣來,徹底體現了他的一貫風格,以極簡主義的視覺語言讓水鄉完全凝固了,成為一種永恆。

伏爾廓孜,烏鎮

除此之外他還將鏡頭以特寫的方式,逼近地展現了我們熟視無睹的細節,如麵條,或者水晶,幻化出奇妙的結構形態,同樣也折射出中國文化的多姿多彩。正如伏爾廓孜所說:「從基本圖像中找到、解析、並萃取通行世界的思想和理念,無論在地理範疇還是文化範疇均暢達無礙,就是我的個人目標。

編輯│曉風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蘭闍 的精彩文章:

林路│怪獸出沒的洛杉磯究竟怎麼了?
公眾人物到底有沒有隱私?看看美國總統夫人怎麼和狗仔鬥法!
舊影│1920 1930,普通中國百姓如何活著?
她拍攝了世界上超美麗的花朵,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TAG:蘭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