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毛君,別以為你改名叫做奇異果,我就不認識你了!
這是好餓的第六十天
獼猴桃現在應該也是極其日常的一種水果了吧。在我的記憶力,這東西大概是在我讀高中的時候,才在我家鄉出現。那時候的獼猴桃都是來自於陝西,品種大多也都是秦美。和現在不一樣,那時候的包裝就是一個粗糙至極的瓦楞紙箱,果子硬邦邦的,隨意疊放在裡面。
後來才有了平板紙箱,一個果子一個坑,互不打攪,互不擠壓。又好看,又能最大程度的保護果子的品相。
一千三百年前的唐朝,有個詩人名叫岑參,就是他寫了「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而也正是他寫了「中庭井欄上,一架獼猴桃。」這樣的句子,而這也就是古代典籍中,第一次出現獼猴桃的字樣了。這就說明,至少在岑參那個時代,獼猴桃就已經人工栽種了。
可是為什麼直到20世紀末期,國內的獼猴桃都籍籍無名,認識的人都不多?好不容易市場打開了一些,紐西蘭的奇異果又殺將進來,國產品種又被壓制下去?
說起來獼猴桃有很多別名,比如說毛桃、藤梨、奇異果。而奇異果這個名字算是最扯淡。上世紀初,一個來自紐西蘭的遊客把中國的獼猴桃帶了回去,並且成功種植,之後大面積栽培。再後來為了開拓國際市場,要起一個特別點的商品名,商人就牽強附會,把紐西蘭國鳥kiwi加了上去,從此就被叫做kiwifruit,到了國內,又被翻譯成奇異果。這就和車厘子的來歷一樣,出於商業需求,搞一個不同尋常的名字,價格也就可以賣得更貴一些。外來的和尚好念經,外國的獼猴桃,當然也就更貴了啊!
可是外國的獼猴桃就真的不一樣嗎?
黃心的獼猴桃,紅心的獼猴桃都是進口獼猴桃中的貴族,是昂貴的貴,可是實際上它們都是國內培育的。比如黃心,江西的研究者培育出來的,但是商品化以後,沒人買賬,無奈之下賣給了紐西蘭人,改頭換面,變身黃金奇異果,大賣!紅心也是,來自於四川和湖北,在國內也賣不好,出去兜了一圈,身價暴漲。
人啊~呵呵~
我去過幾個獼猴桃的主要產區,一個是西安附近,一個是衢州。
去西安是參加婚禮,他家裡正是種獼猴桃的大戶,不過那時候看到的,都是普通的秦美。毛茸茸的,酸味也濃郁的多。
衢州的是著名的徐香獼猴桃。這個品種在浙江還是挺出名的,很多人都知道江山的獼猴桃好吃的。對於品種可能並不敏感,但是產地還是知道的。
後來獼猴桃就遍地開花了。
在椒江北邊,有個村子叫做南溪,那附近中的全都是獼猴桃。現在這個時節路過那裡,就會看到沿途都是賣獼猴桃的攤子,紅心黃心綠心的都有。裝箱採摘都隨你。
在牛頭山水庫的庫區里,也有很多種植區域,比較分散,各有各的品牌。從小芝方向進去,沿路就可以看到很多種植園。
在天台平橋,早就有很多獼猴桃種植園存在了。不過我一直都在幸福田園這裡買。誰叫他家的好吃呢?
山上還有很多野生的植株,我每次去都看不到果子,是因為我去得太晚,都被人摘光了。唉!


※你聞到桂花的香味兒了嗎?
※今天我不想寫字
※啊 做一份泡椒鳳爪來吃吃吧!
※我最喜歡的葷菜,就是雞爪,各種各樣的雞爪!
TAG:好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