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誰說輕薄與遊戲不可兼得?MAX-Q遊戲本性能實測

誰說輕薄與遊戲不可兼得?MAX-Q遊戲本性能實測

今年五月底,NVIDIA在台北發布了名為「MAX-Q」的輕薄遊戲本解決方案,宣稱可以將旗艦性能的遊戲本做到2cm以內的厚度。如今幾個月過去了,市面上也已經越來越多地出現了各家PC廠商的MAX-Q產品。那麼對於我們消費者來說,這種可以說是「全新事物」的產品,究竟有著怎樣的性能?與普通版本的遊戲本又有什麼不一樣呢?

MAX-Q

  在筆記本輕薄化成為主流的時代,市場上遊戲本尤其是旗艦遊戲本依然保持著幾年前臃腫沉重的形態,嚴重阻礙普通消費者的選購熱情。而這一代的10系顯卡功耗發熱大幅度下降,也給了NVIDIA技術上的可能。得以通過技術推動遊戲本廠商推出輕薄同時具備旗艦性能的遊戲本,來改變遊戲本厚重的固有形象, 這就是MAX-Q計劃的由來。

 經過一段時間對MAX-Q的了解,我們可以用一段很容易理解的話來說明什麼是MAX-Q。

在核心相同的情況下,顯卡的性能基本上是由核心頻率實現的,而提高頻率則意味著更高的功耗和發熱。而這樣的性能增幅並不是無止盡的,在達到一定的頻率後,繼續提高頻率所帶來的功耗就會越來越大。性能和功耗的關係就變成了一條反拋物線。反過來說就是,可以通過非常少的性能損失(降低頻率)換來非常可觀的功耗縮減。

MAX-Q所做的就是找到每一個負載狀態下性能/功耗比最高的平衡點,來實現儘可能的功耗發熱縮減和性能的平衡。通過這樣的調整,原本TDP高達180W的GTX 1080可以降低到90W左右,發熱也大幅度降低。從而為遊戲本的輕薄化提供了可能。

輕薄與性能

就在前段時間筆者在圍觀一段「筆記本橫評」的視頻中看到了這樣一句話:

如果在今年5月底之前,筆者也會持相同的觀點,對於筆記本產品尤其是遊戲本來說,便攜性與遊戲性能被認為是一對不能調和的矛盾。但距離那個台北炎熱的夏天已經過去了小半年,MAX-Q遊戲本像雨後春筍一般出現在市場上的時候,還能得出這樣的結論就真的有些冷幽默了。

  在MAX-Q顯卡大幅度降低了功耗和發熱的情況下,遊戲本龐大體積中最占空間的散熱模組得以縮減,根據NVIDIA給出的標準,搭載GTX 1080顯卡的MAX-Q遊戲本可以做到18mm厚、2公斤左右的輕薄體積,甚至便攜性比某些現有的15.6英寸輕薄本並不遜色。

MAX-Q顯卡有什麼不同

我們先來看一下MAX-Q顯卡與標準版顯卡的GPU-Z信息對比。

可以看到,在CUDA核心數量、顯存規格上MAX-Q顯卡與普通顯卡完全一致,基本上可以確認使用了物理上完全一致的顯示核心。不同點主要在於兩種顯卡的頻率設定差異較大。GTX 1070 MAX-Q的頻率只有正常GTX 1070頻率的77%,GTX 1080的頻率只有普通GTX 1080的73%。

參與測試的MAX-Q遊戲本

為了更好地探究MAX-Q遊戲本的性能,我們找來了兩台非常有代表性的MAX-Q遊戲本產品進行理論和實際遊戲的測試。

華碩玩家國度GX501

華碩GX501是NVIDIA每一次展示MAX-Q技術時必不可少的典型產品,也是目前僅有的專門基於MAX-Q GTX 1080 設計的遊戲本。在搭載了i7-7700HQ處理器、16GB內存、1TB SM961高速SSD的情況下,厚度只有18mm,重量也僅僅2公斤出頭,可以說是目前最徹底最MAX-Q的遊戲本產品。當然極致的做工和設計也帶來了26999元的官方售價,不過作為一款完美詮釋MAX-Q的旗艦產品,也可以理解。

  為了在輕薄的機身下給CPU和顯卡的散熱模組更多的空間並且讓鍵盤遠離發熱區域,GX501採用了下置鍵盤設計,近期發布的一些MAX-Q遊戲本也選擇了同樣的設計。可見對於MAX-Q遊戲本這樣的高集成度產品,細緻入微的空間利用已經成為了考驗遊戲本廠商的一個門檻。

藍天P950

在台北展上與GX501一同亮相的還有來自藍天的P950。這是一款「公版」模具的筆記本,最高支持MAX-Q版的GTX 1070。由於藍天的產品主要是作為模具提供給一些廠商進行貼牌生產,所以這款模具已經在神舟、機械師、雷神等等國產品牌的產品序列中找到。

相比GX501科幻的造型,藍天P950的外觀設計就常規了不少,但最大厚度也只有19mm。我們拿到的版本搭載了GTX 1070 with MAX-Q顯卡和i7-7700HQ處理器以及16GB的內存。屏幕則為60Hz的全高清IPS面板。

性能測試

為了搞清楚MAX-Q版顯卡的實際性能,我們對兩款產品進行了包括理論和實際遊戲性能的測試。並與標準版GTX 1060、GTX 1070、GTX 1080進行了對比。由於目前MAX-Q版GTX 1060還沒有批量上市,而且這個級別的遊戲本產品本身與搭載GTX 1060標準版的產品在體積重量上沒有實質性差異,就不納入本次測試中了。

基準性能測試

這部分我們採用3DMark FireStrike模式進行測試。

藍天P950 GTX 1070 MAX-Q

華碩GTX501 GTX 1080 MAX-Q

這裡可以看到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GTX 1070和MAX-Q版本之間的性能差異並不大,MAX-Q版GTX 1070有著標準版GTX 1070 90%左右的性能,要遠遠甩開GTX 1060的成績。而GTX 1080餘MAX-Q版之間的性能差距就比較明顯了。實際性能只有標準版GTX 1080的77%左右,與標準版的GTX 1070在同一水平。

遊戲性能測試

遊戲測試部分我們選擇高畫質單機大作《古墓麗影10》和人氣網路遊戲《守望先鋒》進行測試。均開啟最高畫質,關閉垂直同步,使用1920x1080解析度進行測試。

《古墓麗影10》

畫質設定

《守望先鋒》

畫質設定

從測試結果來看,雖然MAX-Q版本的顯卡相對於標準版有著一定的性能損失,但仍然相當強勁,應對主流大型遊戲不在話下。GTX 1080MAX-Q的性能基本上與標準版GTX 1070相近,而GTX 1070 MAX-Q

相比主流遊戲本常用的的GTX 1060有著明顯的性能優勢。

散熱效能

既然性能上還過得去,那麼在如此輕薄的機身中安裝如此強大的顯卡,會不會意味著恐怖的發熱量呢?我們使用AIDA64自帶的穩定性測試工具對CPU顯卡同時進行滿載測試,烤機時間30分鐘,使用熱成像拍攝熱量分布。

華碩GX501烤機熱成像

藍天P950熱成像

綜合來看,MAX-Q顯卡在輕薄機身中的發熱情況還是比較明顯的。華碩鍵盤下置的設計很好地避免了熱量和人手的接觸。而搭載了GTX 1070 MAX-Q顯卡的藍天P950溫度甚至要比更高一級的GX501高上不少。可以看出,集成度遠大於以往產品的MAX-Q遊戲本對廠商工業設計尤其是散熱設計能力有著遠高於傳統遊戲本的需求。

總結

  從我們的測試來看,MAX-Q版本的顯卡大約有著標準版產品77-90%的性能,實際遊戲體驗中的表現也基本符合理論測試成績。雖然有著一定的性能損失,但10-20%的性能損失換來的是接近一半的功耗降低和大幅度的機身厚度縮減,這樣的交換顯然是值得的。但散熱情況目前來看對輕薄機身壓力略有些大,對廠商的散熱設計有著非常嚴苛的要求,像GX501這種採用專門優化設計的產品顯然要比傳統布局的產品更適合MAX-Q。

本文編輯:孫斌

關注泡泡網,暢享科技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泡泡網 的精彩文章:

三星Note 8今日首發卻慘遭滑鐵盧!網友表示:很扎心吧
高顏值實力派凈水器 怡口純飲智享ERO311評測
可能是國產最優全面屏手機 vivo X20的全面屏大有門道
榮耀暢玩7X售價意外曝光:麒麟659 全面屏,1799元!
這下放心了!蘋果回應iPhone X面部識別質疑,隱私保護絕對安全

TAG:泡泡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