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大宗師:章法八條
總第892期;歡迎關注。
章法在當代書法創作中尤為重要,古人以用筆為第一,今人以章法為第一,這是展廳文化的倡導所致。
筆法複雜,需要長期磨練,章法相對簡單,只要按照樣式學,很快就能見效。
章法古人早有論述,以下就結合作品,舉例說明。
1,奇正變化
董其昌云:「古人作書,必不作正局,蓋以奇為正...也。」
奇正變化,就是字形的姿態和動感,章法布置不要每個字都很端正,像「打立正」,要有意識地進行左右的擺動,產生動感和節奏,方才生動有趣。
懷素苦筍帖
懷素苦筍帖,字形左右倚側,行線錯落生動,幾個字相連形成字組,字組間疏密對比強烈,全篇富於變化,生動多姿。
相比之下,啟功先生的臨作,太過於端正,行線筆直,缺少變化。
2、疏密變化
清代書家鄧石如云:字畫疏處可以走馬,密處不使透風,常計白當黑,奇趣乃出。
王鐸在疏密運用上,極具匠心。
此作品疏密對比強烈,濃淡變化自然,特別是寫到中字時,一個豎線拉到底,獨佔一行,膽魄之大,無人能敵!留白與節奏的變化,可謂駕輕就熟。
3、大小(長短、寬窄、粗細等)變化
蘭亭序在章法上無愧傑作。
我們仔細觀察,全篇字與字之間變化相當豐富而強烈,不僅有大小變化,還有長短、寬窄、疏密、粗細、倚側等多種變化形式,手段之豐富,變化之莫測,令學者難以捉摸。
5、濃淡乾濕變化
顏真卿祭侄稿的墨色變化,堪稱典範。
全篇書寫自然流暢,用筆由濃到淡,再直至完全乾枯,然後再次蘸墨,形成濃淡變化的自然段,豐富的墨色,節奏分明,對比強烈,看起來十分過癮。
林散之在用墨上是有貢獻的,他開創了真正意義的絞轉筆法,又將國畫的皴擦運用到書法中,極大增加了筆墨的表現力。林散之的作品墨的層次豐富,乾濕濃淡,變化莫測,對當代創作產生重大影響。
7、 快慢變化
米芾是個不安分的天才,此件作品極為典型。
前兩行還是規規矩矩,按正常書寫展開,可後兩行突然加速,行書變為狂草,變化之大,對比之強烈,古今絕無僅有。
此章法,在今天看來,依然驚心動魄,令人稱奇。
8、錯落變化
蘇軾手札,寫的瀟洒自然,極有風韻。
尤其在章法上,按照斷句自然分成若干段落,形成長長短短的樣式,節奏感分明,段落間的空白,極為醒目,疏密變化和諧自然,看上去美不勝收。
@材料來源於網路,本文內容觀點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有侵權或其它錯誤請及時與我們聯繫以便更正或刪除!
「書法入門」官方微店
提供
純手工傳統湖筆
偏專業毛筆
一 切 為 了 更 好 書 寫


TAG:書法入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