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皇帝為何寵愛一位殘疾嬪妃,原因竟讓人難以啟齒

皇帝為何寵愛一位殘疾嬪妃,原因竟讓人難以啟齒

明英宗睿皇帝朱祁鎮(1427-1464),明宣宗朱瞻基長子,明代宗朱祁鈺異母兄,明憲宗朱見深之父。

朱祁鎮是明朝第六位皇帝(公元1435-1449年,公元1457-1464年兩次在位)。第一次,年僅九歲,繼位稱帝,年號正統。國事全由太皇太后張氏把持,賢臣"三楊"主政。隨之,張氏駕崩,三楊去位,寵信太監王振,導致宦官專權。

正統14年(公元1449年),土木堡之變,被瓦剌俘虜,其弟郕王朱祁鈺登基稱帝,遙尊英宗為太上皇,改元景泰。瓦剌無奈之下,釋放英宗。隨即,景泰帝將他軟禁於南宮。一鎖就是七年。景泰八年(1457年),石亨等人發動奪門之變,英宗複位稱帝,改元天順。

天順八年(公元1464年),病逝。廟號英宗,謚曰「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葬於明十三陵之裕陵。

朱祁鎮前後在位二十二年,當初寵信王振,後來又寵信曹吉祥、石亨,政治上雖然有不足之處,但是晚年任用李賢,聽信納諫,仁儉愛民,美善很多。還廢除了殉葬制度。

歷史上有這樣一個女人,她22歲就一隻眼睛失明,一條腿傷殘,卻穩居皇后位置26年,皇帝對其寵愛有加,大臣對其尊重欽佩,後宮對其敬服愛戴,她就是明英宗的皇后錢氏。

明英宗,大家就非常熟悉了,他的經歷在明代皇帝中是一個傳奇,經歷了太子—皇帝—俘虜—人質—囚徒—皇帝的波折起伏。而在這背後,始終有錢皇后默默地關心、支持。二人相濡以沫,同甘共苦,書寫了帝王史上極其少見的真愛篇章。

正統七年(1442年),十六歲的海州姑娘(今江蘇連雲港)錢氏被太皇太后選中入宮,立為皇后。錢皇后家族並不顯赫。她的曾祖父錢整,是成祖朱棣做燕王時的老部下,任燕山護衛副千戶,祖父錢通官至金吾右衛指揮使,父親錢貴多次隨明成祖、明宣宗北征,憑藉戰功升至都指揮僉事。直到女兒被選為皇后,錢貴才被提拔為中府都督同知。在平民百姓眼中這樣的家世還可以,但在貴戚勛臣雲集的北京城,她的出身並不顯赫。張太皇太后(明英宗的祖母)之所以為英宗選擇這樣一位伴侶,就是看中了她的人品和節操。

雖然姻緣的締結是出於成命,但英宗對自己的皇后很滿意,二人琴瑟和諧。英宗愛屋及烏,三番五次想為錢皇后的父兄加官晉爵,都被她婉言謝絕了。她從不參與什麼勾心鬥角,默默地做著妻子,用心地愛著丈夫。她衣著簡樸,從不鋪張,平日無事還親手做做針線活,待人接物誠懇平和。也許,她從未把自己當做皇后,她只是簡單地覺得,自己只是一個妻子。

正統十四年七月,由於太監王振唆使,英宗「御駕親征」,發生舉世震驚的「土木之變」,英宗也成了瓦剌的俘虜。消息傳入京城,朝臣決定先嘗試以財帛贖回皇帝。得知這個決定,錢皇后立即將自己的所有私財都獻了出來,只希望也先能看在財寶的份上放回丈夫。然而大批的珠寶撐大了也先的胃口,他越發覺得手裡的英宗「奇貨」可居,不放英宗回來。此時錢皇后又得到了哥哥錢欽和弟弟錢鍾也喪生在「土木之變」中的確切消息,她如五雷轟頂,癱軟在地。她已經無能為力,她能做的只能是日夜啼哭,不停祈禱,祈求上蒼早日讓丈夫回來。那一年,她才二十三歲。

或許是她的赤誠感動了上天,景泰元年八月初三,二十二歲的明英宗由漠北返回了北京城。迎接他的是一個「太上皇」的虛名,並且在第一時間就把英宗幽禁進了冷清的南宮。迎接他的,不再是那個風姿綽約明眸善睞的妻子,而是一個病體支離的殘疾瞎眼女人。但朱祁鎮卻猛然間感受到了妻子將自己視若性命般的情意,實在是百感交集,不但不嫌棄反而真正明白何所謂結髮情深,將妻子視若珍寶。

皇帝也罷,庶人也罷,我是你的妻子。

美麗也罷,殘疾也罷,我是你的丈夫。

從這天起,朱祁鎮和錢皇后在南宮中相依為命,過起了心驚膽戰的「太上皇」生涯。

景泰八年(公元1457)正月,英宗的人生再一次發生大逆轉,三十歲的他重新登上皇帝的寶座。英宗重登大寶,再次冊立錢氏為皇后。這時庶長子朱見深的生母周氏在兒子立為太子之後,希望自己也能更進一步,嘗嘗當皇后滋味。很快,她指使一個叫蔣冕的太監出場,向孫太后進言道:「錢皇后既無子又殘廢,不合適當皇后,應該讓周皇貴妃升為皇后,才不失大明王朝的面子。」英宗聽說此訊,頓時勃然大怒,將蔣冕貶斥,周皇貴妃的計劃以失敗告終。在丈夫的庇護下,錢氏重新開始了她與世無爭的皇后生涯。

天順八年(公元1464)十二月,年僅三十八歲的明英宗患重病,英宗明白自己的人生將要走到盡頭了。他對於自己的王朝沒有什麼不放心的,皇太子已經成人,還有得力忠誠的輔臣班子。他唯一不放心的就是自己死後妻子錢皇后的處境。尤其擔心周皇貴妃將要報當年之仇,借兒子的勢欺凌錢皇后,甚至於廢除她的皇后名位。他召來內閣重臣和近侍太監,當眾口授了遺詔。他緊拉著大學士、顧命大臣李賢的手,反覆叮嚀:「錢皇后千秋萬歲後,與朕同葬。」李賢不由熱淚盈眶,將這句話添在了遺詔冊上。四年後,思夫成疾的錢太后也離開了人世,葬裕陵,追隨丈夫與地下,謚號「孝庄皇后」。

人生只有經歷才會懂得,只有懂得才知道珍惜,一生中,總會有一個人讓你笑得最甜,也總會有一個人讓你痛得最深,忘記,是善待自己。

「生當同衾,死當同穴。」誰說皇宮內院無真情?

得到需要的,是福;貪求過多的,是累。人生的需求如同吃飯,只能吃兩碗的飯量,如果貪圖飯菜的香味多吃兩碗,不但不能正常享受多吃的好處,相反,倒會因為胃承受不了而帶來痛苦。可見,得到未必是喜,也不一定是享受。不要和別人攀比,學會不貪婪,不奢求,平和寧靜,知足常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