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野釣做好這些,大魚就有希望

野釣做好這些,大魚就有希望

野釣的自然場所,水域面積較大,

魚的種類多,雖說魚群密度不大,

但是釣獲大魚的幾率較高。

我們應該怎樣施釣,

才能有機會釣獲大魚呢?

釣位的選擇

調位隨季節變換會有所不同,

究其根本,就是隨水溫變化。

冬季氣溫比較低,

魚兒一般棲息在深水區,

早晚垂釣可選擇深水區,

中午陽光普照的話,

淺水區溫度變高,這時垂釣可選擇淺水區;

隨著接近夏季的來臨,水溫逐步攀升,

魚兒開始到淺水區覓食;

夏季魚兒會在較深處避暑;

秋季大小魚兒都需大量進食儲備越冬,

多數都靠岸邊覓食,是垂釣的最好時機。

總結起來,

魚兒一般會選擇溫暖、

溶氧充足和天然食物豐富的地方聚集。

所以正常情況下選擇下風口、

回灣處和進出水口處作為釣位也是可取的。

如何打窩

釣鯽、鯉、青魚及鯿魚時,我們一般選擇底釣。

打窩用比重較大的顆粒餌打窩,霧化效果不能太好

(注意餌料的霧化效果應根據水深而定,水越深餌料的霧化要慢一點)。

大顆粒是為了避免引來小雜魚,霧化慢是為了窩料能沉底。

餌料用量要較大且黏度要高,這是因為大魚吃得多,

誘餌對它們來說不值一提,所以用量要大,以引誘大魚咬鉤。

草魚、鰱鱅魚、黃尾白條以及上浮的鯽魚等,適合釣半水,

我們要選粉性窩料,霧化效果相對要較快。

半水誘魚與底釣誘魚不同,要選用質地輕且下沉慢的麩類,才能留魚。

適當增加提竿拋竿的次數,讓半水窩點始終具有誘惑力。

釣竿的選擇

大魚不喜歡強光、

一般棲息在遠處和身處光線較暗處、不敢溜邊覓食。

因此在水面寬闊水勢平穩的情況下,

我們更應該選擇長竿施釣。

長竿不但能拋遠,

而且能在上大魚後,十分順利地遛魚。

另外長竿能避免釣友在岸邊的身影被魚兒發現,

也能減小岸邊的嘈雜之聲。

若我們使用的是前打竿,不妨裝上前打輪,

配置2.5號線組即可垂釣十至二十公斤的大魚,

不僅遛魚便捷,而且極少斷線折竿。

線組的選擇

野釣大魚,要選用稍粗的主線,

能有效抵擋大魚的逃竄力度,

一般主線大於2號小於3號比較適合,子線不小於1.5號,

這種配置上大魚和小魚都比較適應,

其抗風的能力也較強,同時不失靈敏性,

能將咬鉤訊號正確反映到浮漂上。

釣鉤的選擇

選鉤一般要求有較寬的鉤門,

較粗的鉤條和鋒利的鉤尖。

較寬的鉤門能有效刺透魚嘴;

較粗的鉤條承受的拉力大,且不易拉豁魚嘴。

湖庫大魚小魚混雜,宜使用中型鉤,

上了大魚,也在可控範圍之內。

釣友們要結合釣場實情,靈活用鉤,不必過於死板。

釣法的變通

在野外施釣,我們要根據魚情變換釣法,

不能簡單地守住一種釣法

比如我們使用手竿搓餌釣底無效,就可改為拉餌來釣浮,

還無效可釣離底,或繼續靠近上層找魚而釣。

再不行就找找其它原因,

或者改變釣點或改釣其它對象魚。

總之,

釣法要適應魚情,

與變化的自然因素相適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魚的世界 的精彩文章:

連竿玩轉鯽魚在於手法
開餌過剩,如何再利用也需要技巧
新手看看:關於太空豆你了解多少

TAG:小魚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