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又漲了,俄羅斯會不會再變臉?
這些年來,中俄關係一直是起起伏伏,時遠時近,時高時低。總體是有一個特別的規律——就是隨著石油價格的起伏而波動。
石油價格左右著中俄關係
每當石油價格高漲的時候,俄羅斯就開始作妖。而石油價格下跌時,俄羅斯就老老實實。
中國引進蘇-27是與蘇聯達成的協議。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一度不想認賬,一直拖。到了90年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經濟崩潰,並沒有獲得美國的援助。輕工業產品極度匱乏。在90年年底,達成協議,以狗皮大衣、手電筒、熱水瓶等輕工產品換24架蘇-27。
1992年,自從購買的首批12架蘇-27戰鬥機,抵達蕪湖機場。中國一直希望引進生產線。但是俄羅斯被一再拒絕。到了1995年,油價中方堅持要俄方轉讓生產技術,同時作為引進生產線談判的「籌碼」,中方還與俄羅斯簽署了第二批24架蘇-27採購合同。俄羅斯最終同意。
俄羅斯當時最先進的蘇-30。在以前根本不讓人看。中國的空軍司令成了第一個參觀該機型的外國人。隨即,中國以22億美元購買了60架蘇-30MKK。要知道,現在60架梟龍要15億美元。
蘇-30
隨著1996年石油價格攀升,加上遠東等三大軍區的反對,談判一直拖延。到1998年,石油價格低落到10美元以下。俄羅斯不光賣飛機,技術也賣了。包括發動機技術。
2004年到2008年期間,中國經濟起飛,石油進口暴增,是普京最得意的日子。油價飆升到147美元。當時甚至有人叫囂,石油要賣300美元一桶。
當年,中國需要石油,而俄羅斯希望綁定中國這個最大的市場。俄羅斯提議,修建一條專用石油管道通往中國。討論幾年之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和俄羅斯尤科斯石油公司、俄羅斯管道運輸公司等三家公司於2001年簽署了原則協議,決定共同開展鋪設從俄羅斯安加爾斯克通往中國大慶的石油管道線路「安大線」。
安大線與安納線之爭
日本人得知之後,立馬出來攪局,此時,石油價格又開始攀升,俄羅斯開始待價而沽了。普京上台站穩腳跟之後,開始收拾俄羅斯的寡頭們,將主持安大線的俄羅斯尤科斯石油公司的CEO霍多爾科夫斯基拿下。安大線陷入僵局。俄羅斯在中日之間,搖擺不定,左右逢源。結果,中國與哈薩克在西部已經修了中哈線。
2005年的,中國與俄羅斯簽訂合同,採購34架新型伊爾-76運輸機和4架伊爾-78空中加油機,。但是,伊爾-76的製造工廠並不在俄羅斯境內,而是烏茲別克的塔什干飛機製造廠,換句話說,俄羅斯無法提供全新的伊爾-76運輸機,俄羅斯提出中國提供資金,在俄羅斯建設全新的伊爾-76組裝廠,產品出售給中國,出於多種因素考慮,中國方面同意了這一要求,不過,當10億美元進入俄羅斯賬戶的時候,俄國人翻臉了,聲稱這10億美元根本不夠採購原定數額的運輸機,要求中國繼續加錢,中國不是印度,自然不會乖乖掏錢。決定自己生產運-20。
中國進口的伊爾-76
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導致全球經濟衰退。油價跌至33美元,中國從俄羅斯購買112台AL31發動機,此前一直談不攏。各種刁難。
2009年到2014年,油價高,俄羅斯的臉子也高。
2012年起中國就計劃向俄羅斯購買蘇-35,但是,俄羅斯一直拿捏著不賣,2014年,全球經濟放緩,尤其是美國與中國對石油的需求降低。油價暴跌。2014年10月14日據俄羅斯副總理羅戈津稱,中國和俄羅斯將在十一月份簽署供應多功能戰機蘇-35的合同。並且包括四百台最新的117S發動機。
如今,油價再次回到50美元以上。俄羅斯會不會再次變臉哪?
不過,中國似乎已經不再需要看俄羅斯的臉色。而且,此次油價的上漲不是需求增加造成的,而是各大石油輸出國共同減產造成的。油價高了,賣出的數量少了,總的來說。收入並沒有增加。短時間內俄羅斯的錢包鼓不起來。


※俄重啟圖-160生產線,中國要不要摻合摻合?
※俄中將遭炮擊身亡,可能會導致美俄之間暗戰升級
※深度剖析:庫爾德人公投建國與各國的利益關係
※美軍:美俄衝突將不可避免,你更看好誰?
※深度剖析:庫爾德人公投建國與各國利益關係
TAG:漁歌子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