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文學抄襲成風,為何屢禁不止?
在當下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網路文學已經從前些年的漸露鋒芒,發展成為如今文化版圖的重要領域。但隨著行業範圍的不斷擴寬,作者和作品質量參差不齊,泥沙俱下的現象也與日俱增;這其中,抄襲和盜版現象則被稱為行業的兩大頑疾。
《人民日報》發文指出「盜版和抄襲是困擾網路文學發展的兩大頑疾。相比較而言,抄襲的治理難度更大。在缺乏創作規範、創作壓力大而商業前景日益被各界看好的網路文學界,抄襲事件的頻繁出現越來越引起各方的重視」。對於作者而言,抄襲之作不僅不能傳遞想法和內容,反而更像是在做無用之功,且容易造成聲譽受損;另外,抄襲現象也會影響原作品和作者的合法權益,還會擾亂網路文學生態的綠色和發展。
可即便是這樣,為何抄襲現象依然在不斷增多和普遍化呢?
其根本原因有二
1.行業競爭帶來的高壓
2.相關制度規範的不完善
我們不得不承認,在行業熱度持續走高的同時,行業內的競爭壓力也在翻番的增長,這種壓力不只來源於作者本身,更與平台、讀者的高要求息息相關。我們了解到各大網文平台對作者「要求日更2000字」是常態,「日更3000」算拔高,「日更5000」不奇怪;而若是斷更或者是缺更,則更是會招致讀者們的板磚和腳踩!另外,再看新媒體及新聞平台此類,日發3~5篇僅僅只在正常範圍,按照一篇1K字數來算,也與網文作者字量要求相當,而這類編輯筆下的文字要求,自然更比小說文字要求更精更高。
原創講究的是內容+創意,內容靠積累,創意靠磨礪,這都是由簡到繁的過程,也是由入門到上手再到精通的過程,但若是將行業中高水平線直接劃為入行門檻,結果可想而知!保量不保質,退而求其次,作者疲於奔命苦於硬需,只得通過抄襲拼湊的方式來均衡數量和質量的要求。也正因如此各種「寫作神器」才會迅速火爆,甚至成為一種被廣泛認可的現象類產品,且法律不易制裁!
這讓我在頗感心酸的同時,卻又不得不承認「存在即合理」
而長此以往,行業必將出現「原創作者越來越精;抄襲者遺失風格丟棄靈魂,成為別人的搬運工」這種青黃不接的窘境和無奈!例如前段時間,爆出的幾部當紅電視劇居然也存在抄襲現象,而原著作者又常常面臨打不贏、說不過、不敢說的困境!
網路文學平台的反抄襲機制有待優化和提升,原創保護政策規範也亟待出台和完善。切勿再讓那些忠於原創的優秀作者面臨「有理難言,權益無視」的殘酷現實了。


※管理左右效率,細節決定高低
※講師訪談之說學逗唱-唐老師
※100%就業率,思途也就保持了7年而已
※培訓出身,憑什麼拿比我們科班還高的薪水?
※大學戀愛,或許真的註定悲劇?
TAG:思途科技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