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康師傅、寶潔、三星……曾經統治一切的外企,為什麼這就不行了?

康師傅、寶潔、三星……曾經統治一切的外企,為什麼這就不行了?

丨本文由華商韜略微信公眾號原創首發

丨作者:陳光 / 編輯:畢亞軍 /責編:楊芷嘉

如果外企依舊維持高高在上的心態,消費者們或將見證一批國際企業兵敗如山倒。

【1】

在最大的市場節節敗退是種什麼感受?各大外資的老闆們對此應該很有發言權。

今年8月,台灣統一集團宣布將逐步退出大陸傳統速食麵市場,轉做高端產品,因為傳統速食麵實在是賣不動了。另一邊,「難兄難弟」康師傅的境況更糟,這位曾經的NO.1,幾年間每況愈下,公司業績和股價大跌,大有積重難返之勢。

台灣消費品牌苦兮兮,零售品牌更是站在生死存亡的關口。

曾經的最強商超大潤發,目前可見的最好結局是「賣身」給阿里;紅極一時的遠東百貨,則在去年巨虧90億新台幣,且看不到什麼翻身的希望。

此前,在被問到有什麼方法可以扭虧時,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的回答很無奈:「這是一個好問題,我們也在觀察。」

台灣品牌的困境和無奈,是外資在大陸市場的縮影。徐旭東在等待答案,其他老闆也為此絞盡腦汁。

寶潔想知道為什麼中國消費者這麼挑剔?夏普納悶是我的電視賣得太貴了嗎?三星也想知道為什麼我的手機在中國沒那麼受歡迎了……

寶潔的CEO大衛·泰勒,在上任的前3個月里來了兩趟中國。年輕的中國家庭主婦告訴他:寶潔的產品太陳舊過時了,不夠高端。

在商超里,他看到琳琅滿目的中國品牌,雲南白藥、韓後、立白、藍月亮……這些「學生」不斷纏食曾經屬於寶潔的利潤。

「寶潔一直把中國當成一個發展中市場,而實際上中國已經成為全世界消費者最挑剔的市場。」這是大衛·泰勒得出的結論。

【2】

和寶潔一樣,曾經的各行霸主們,正眼睜睜看著大陸的對手大快朵頤。

此前,因為產品的稀缺性,國際企業來華,只需要鋪好供應鏈和經銷渠道,再打一打廣告,產品便不愁賣。

這樣的日子一去不返。

按照行業進入的先後關係,國際企業的中國事業大多可以分為三種。一是行業的奠基者:比如日化、汽車、消費類電子產品;二是後來的競爭者:比如購物中心,家電零售;三是同步競爭者:比如互聯網和新零售。

無論哪一類,中國企業都展現出了強大的「逆襲」能力。

在某些行業,受益於行業的整體提升,國際企業仍能維持增長勢頭,但屬於國際品牌的市場份額正不斷縮減。

在汽車領域,吉利、比亞迪正加速搶奪利潤;手機領域,華為、小米、OPPO順勢崛起;家電領域,海信收購了夏普的電視機業務,三洋電視被長虹接手,美的收購了東芝的全部白電業務……

而在第三類行業——同步競爭的互聯網浪潮中,國際企業顯得毫無機會。

這些還都是科技向、普羅大眾熟知的企業,在隱性以及傳統產業里,本土企業的反攻打得更猛更徹底。就連這幾年被媒體反覆「輪」的服裝產業,都出現了海瀾之家這種漲勢驚人的企業。

2014年,海瀾之家董事長周建平放話要「對拼優衣庫」,這句話一度引發業內嘲諷。結果是年,海瀾之家的凈利潤增長率高達75.83%,震碎一地眼鏡。即便在全行業「雪崩」的2016年度,海瀾之家依舊實現了近8%的營收增長,增速穩壓優衣庫。

【3】

曾經予取予求的外商,為什麼漸漸不靈了?

9年前,華商韜略籌辦《我們在中國》項目時,曾遍訪100位在華最頂尖外企的boss。期間,給我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兩點:一是這些企業確實給國內相關產業帶來很大幫助;二是相較國內的「後進」企業,這些外資企業的速度在變慢,跟不上市場的變化。

每個行業變遷的情況不一樣,但逐漸被淘汰的企業,根源都是無法滿足中國市場的新需求。

以前文提到的商超/百貨為例。萬達、大悅城等本土購物中心,均打造以餐飲、品牌體驗館、兒童樂園等多核心驅動的新式購物體驗,而百盛、遠東百貨等依舊在電商浪潮前不緊不慢,死守傳統百貨的模式,客流量自然大減。

消費者都是用腳投票的,在絕大多數行業,「擁護民族品牌」所產生的影響微乎其微,本土企業的崛起,都是抓住了消費者的痛點。

「中國變化太快了,尤其是電商,有那麼多高端的消費者,這時候我們的反應有點慢,這是事實。」一位寶潔中國的高管如是說。

各條戰線上,寶潔都遭遇了本土品牌的圍攻。以居家護理為例,寶潔的全球總部認為,歐美從洗衣粉進化到洗衣液用了30年的時間,中國發展很快,周期應該是20年。

但中國從洗衣粉跨度到洗衣液,只用了5年的時間。藍月亮憑藉其市場培育,迅速佔據了超過60%的市場份額,而在這之後,寶潔旗下的洗衣液才姍姍來遲。

美容戰線上,2005年左右,中國日化市場興起「草本」、「天然」風,自然堂、雲南白藥迅速迎合浪潮推出新產品,而寶潔的草本產品則等了兩年。按照其內部說法,這樣的速度對於寶潔而言已經算非常快了。

面對新需求,本土企業展現出了很強的市場應變性,能夠迅速抓住新消費群體的喜好。相較之下,很多大型跨國企業的決策鏈條過長,信息反饋到美國總部後,經過不斷商討,才能做出調整。等到調整完成,市場空間已經所剩無幾。

【4】

按照傳統商業邏輯,外資企業作為行業的資深引領者,品牌度、財力和曝光一概不缺,僅僅是財大氣粗這一點,就能壓死一眾本土企業。既然如此,為什麼抓住新機會的總是後者?

大衛·泰勒說:寶潔一直把中國當成一個發展中市場。這句話很能代表問題。

外企是中國市場的拓荒者,初來時要政策有政策,要市場有市場,去哪兒都是地方政府的貴客,國內同行都爭著搶著合作,不行就剽竊、抄襲。

同時,他們也有效解決了需求問題,引領了行業的發展,這種地位和功績所造就的高高在上的心態,很難扭轉回來。

中國是「發展中市場」,理應和發達市場區別對待。在某些企業的觀念里,歐美市場始終是維權理念最強、法律法規最嚴格的地區,相較之下,中國消費者則被放在了下一級別。

這種態度很好地詮釋了為何大部分國際品牌一邊在中國大肆撈金,一邊輕視中國的消費群體。

去年三星Note7事件中,首批召回的地區就不包括中國,集團高層百般找理由,將責任推給國內的用戶。

直到有關部門數次約談三星管理層,三星才宣布召回大陸地區的Note7手機。這樣的態度自然引發消費者的眾怒。

三星事件不是個例。僅在電子產品領域,國人受過的氣就不在少數。前幾年,大陸地區的iPhone每每都是最後發售,忠實「果粉」們不得不想盡辦法海外代購,或是加價找黃牛。

蘋果方給出的理由是大陸地區政策的限制,實際上,以蘋果在中國的影響力和政商關係,解決這一問題並不是困難的事情。拖了幾年才落實,很難說其中沒有傲慢和懈怠的情緒。

電子產品行業如此,其他行業同樣如此。這種傲慢的態度,很好地傳遞到了部分外企的管理和創新上。

華商韜略的讀者熟知很多本土企業的變化脈絡,優秀的企業,總是根據市場需求調整服務和戰略,甚至為此換產品、換領域。

外企也在變化,不過並不是為了中國市場。傳統速食麵沒人吃了,依舊加大產能,而不是挖空心思推新的消費食品;線下購物的人少了,餐飲和娛樂需求大降,一大批老牌百貨不聞不問——這樣的市場洞察力和應變能力,想不倒閉都難。

【5】

除因需創新上的滯後,外企的管理模式也值得考量。

如前所述,很多國際巨頭的決策鏈條過長,對於市場的應變機制緩慢,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國際企業大多照搬西方模式,找一堆懂西方市場的人來做中國本土的管理者,不願意放權給中國人,也不太信任懂市場規則的中國人。

三星中國區開會時,身份最高的韓國人一手拿煙,一手揮斥方遒的場面,一直為財經界所「津津樂道」。

在中國企業大量聘請外籍經理人的當下,日韓企業的中國市場管理層幾乎還是清一色的本國人士。這樣的管理模式有利有弊,在當下的競爭環境中,可能是弊大於利。

無論是管理層「西式化」還是應急措施的滯後性,亦或是對於中國市場變化的應對遲緩,背後都有「傲慢」的情緒。

市場是我打下的,政策應該偏向我,中國(大陸)消費者理應支持我……不少外企至今保有這樣的心態。

郭台銘在接受《天下》訪問時,有一段「經典」言論,在此截取部分:

電商執照、互聯網執照、支付執照,這些大陸一眾大企業至今苦苦追求的入場券,在郭台銘看來,理應全部開放給台商。這還不算完,台企的大陸業務還要由台灣當局查稅,外銷的產品得抽稅九成,這才叫「兩岸一家親」!

郭台銘的態度如此,台企的態度如此,其他外企的態度也可想而知。

很多外資企業和合資企業,在早期享受過大量補貼和土地優惠,部分勞動密集型外企,至今仍吃著政策紅利。對於市場和政策的寵溺,他們早已習慣成自然。

【6】

20年前,國產和進口之間,有一條涇渭分明的線,消費者買東西,習慣問一句是不是進口。10年前,外企還是求職者心中的聖堂,投身其中的無不是精英,比本土私企高上一籌。如今,這些概念在逐漸淡化。

新的市場和領域,冒尖的無不是本土企業,美團、滴滴、摩拜……這些新型產業里,如果出現的不是本土企業,消費者一定會覺得非常奇怪。

外企和本土企業之間的界限,正不斷模糊,並且最終消失。未來,將沒有外企、「內企」的區別,只有能不能服務好消費者的企業與廠商。

如果外企依舊維持高高在上的心態,不能為市場而變,消費者們或許將見證一批國際企業兵敗如山倒。

在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當下,越來越多的外企對中國市場虎視眈眈。在Google精準輸入「去中國做生意」,可以得到接近1000萬條搜索記錄。

不論是堅守中國市場的外企,還是有志於分一杯羹的後來者,都得想明白一點:中國(大陸)市場早已今非昔比,不放正位置,遲早出局。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 圖片來自網路 ·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微信公眾號】,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就在華商韜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商韜略 的精彩文章:

兩岸關係吃緊,生意由熱轉淡,台灣企業界恨死蔡英文
半年利潤暴跌8成,這家坐擁近700家門店的企業,怎麼了?
創業失敗10餘次,他如何在5000家同行里,殺出一個千億級企業?
《中國有嘻哈》和快手,許知遠和鄙視鏈
郵儲銀行擬申請A股發行;多家現代汽車中國工廠停工

TAG:華商韜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