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祖先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獨具魅力的中國苗刀

祖先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獨具魅力的中國苗刀

苗刀源於中國,是我們祖先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苗刀最早為戚繼光將軍為克制日本刀而首創的明長刀,民國十年定名。

另外,在唐代的標準裝備中,能看到大量的橫刀和陌刀。《中國古代兵器論叢》解釋說:「陌刀,長刀也,步兵所持。」並附有長刀的圖樣。

早在三國時期,在回贈日該國的物品中就有五尺(約130厘米)長刀,唐代時隨中日文化交流日益增深傳入日本,明朝中期,倭寇多使此刀,故稱之為倭刀。

戚繼光將軍在御倭戰鬥中,認真總結了日本刀法,同時,又在民間挖掘整理其長刀中,在「戚家軍」中配備了長刀,加緊訓練士卒,其技較倭寇高一籌,故平息了浙、閩、粵沿海倭犯。並於1560年著成《辛酉刀法》。

到明朝末年,新都程沖斗,向浙師劉雲峰學得此刀法,於天啟元年,編著《單刀法選》一書,程氏在這本書中說:「刀長三尺八寸,把一尺二寸,則全長五尺。」歷史上的苗刀,有勢、有法而無名,程氏為使這一珍品便於記憶,流傳久遠,故「依勢、依像、撰其名」,為此刀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民國十年,三省巡閱史兼直隸總督大軍閥曹錕在保定成立衛隊武術營特聘劉玉春為三連苗刀連教習,苗刀正式定名。1923年曹通過賄選當了大總統,進駐北京中南海。

滄州郭長生系劉之高足,由於武功精絕,刀法捷靈,在武界有「燕子」之譽,深得劉之喜愛,遂將苗刀、通臂二十四式之絕技,盡相傳授。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迫使曹錕下台,郭長生又給鹿鍾麟當隨從副 官,時間不長,因軍閥混戰,民不聊生,而憤然棄官回鄉。1927年,張之江籌備中央國術館,慕名特聘郭長生於該館教授苗刀,並把苗刀作為中央國術館必修課程之一。

從此苗刀在中國始得進一步發展。劉玉春在保定,及以後郭長生在中央國術館教的是一路苗刀,均沒教完。這路刀勢系集體操練,不免限於一步一勢,不精熟者,便不能領悟其中奧妙。於是郭長生將苗刀之精華,實戰攻防用法,揉進通臂二十四式筆法,編撰了二路苗刀。

一路苗刀多系基本刀勢,實戰用法,二路苗刀,開闊了攻擊面,提高了連擊性。很多國內外武術界知名人士,對苗刀也有很高的評價,如已故馬鳳圖先生。但有人把苗刀說成是「流傳在中國武術界的日本雙手刀法」,這種說法不對,苗刀源於中國,是我們祖先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它先期是隨中日文化交流由中國傳到日本的。

註:本文來源於網路。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冷兵器 的精彩文章:

世界著名軍刀圖片欣賞,每一把都是鋒利無比,你喜歡哪個?
世界著名軍刀圖片欣賞,你喜歡哪個?
麻花鑽變冷兵器!現代鐵匠用高速鋼鑽頭,打造了一把利器
這把古劍出土後很少公開,劍身卻蘊藏很多未解之謎!
錳鋼刀爆砍鋼竹,玩刀圖的不就是一個開心嗎!

TAG:中華冷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