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Masha:故鄉真怪,年少時拼了命要離開,等老了裝一個小破盒裡也託人帶回去

Masha:故鄉真怪,年少時拼了命要離開,等老了裝一個小破盒裡也託人帶回去

GIF/1155K

這是《尋找100個人的鄉土記憶》第12篇文章

Masha 93年生人

故鄉:浙江台州

職業:人力資源顧問

| 活在魔都

Masha 的原名自然不叫Masha,身在外企多年,慢慢就有了兩個名字,一個給魔都寫字樓里每天忙得飛起的女白領,一個專屬於過年回家與老友敘舊的歸鄉人。

每個工作日的早晨,Masha要花費二十分鐘公交加二十分鐘地鐵,才能把自己從浦東的住處挪到浦西的辦公室。

早高峰的上海地鐵二號線堪稱魔幻,Masha發現在推搡的人流中最適合思考哲學問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圖蟲@按快門的小A/攝

地鐵上與Masha擦身而過的各色人等,通常都麻木地盯著各自的手機屏幕,或是打開kindle中的雞湯文。

密閉的環境里包容眾生: 既有隨帶全部家當的民工,也有精緻的陸家嘴金領;既有討論小菜價錢的退休阿姨,也有打電話指揮幾千萬交易的券商。

三個月前,Masha從位於一隅的張江高科搬到繁華的南京路辦公, 26樓的辦公室風景獨好,向外望去是車水馬龍的延安高架,天氣好的時候可以舉目望到東方明珠。

Masha有時候會想,如果畢業後選擇回到故鄉小城,生活會是怎樣?

大概節奏上會安逸一些,陪伴家人的時間多一點,但是對她來說,充實自己這件事,應該在哪裡都會一樣吧。

Masha攝於辦公室

| 故鄉是座低調得不能再低調的古城

Masha的故鄉在浙江台州,一座位於浙江中部,瀕臨東海,北靠紹興寧波,南鄰溫州,有著兩千年歷史的古城。

在念大學之前,Masha都沒有離開過故鄉,小學、初中、高中甚至就在同一條直線上。

高考填志願時,本土的學校完全不在Masha的考慮之內,她執著地相信遠方會有故鄉給不了的東西。

一轉眼,一個人在魔都生活工作五年有餘,故鄉對她來說才有了不一樣的意義。

Masha會在知乎上、各種新聞里搜索台州的消息,在大學的課堂上分享家鄉的民營經濟模式,故鄉於她,早已不再是單純的兩個字而已。

圖蟲@MrL977/攝

Masha大學學的經濟專業,在她眼裡,台州是一座低調得不能再低調的城市。

中國的民營經濟發源於台州,早已被研究浙江現象的學者們所共識,但在一般人眼裡,溫州才是真正的弄潮兒。當台州人跟溫州人一起扛著補鞋機走遍大江南北時,他們刻意掩飾了自己的祖籍,都說自己來自溫州。

在現代的經濟生活中,台州的名片是全國唯一的民間投資創新綜合改革試點城市,今年她又不聲不響地擠進了全國二線城市之列和宜居城市。

即便如此,Masha還是需要一遍遍地跟朋友們介紹,台州念平聲,是介於溫州跟寧波之間的一座沿海城市。

圖蟲@Re_stranger/攝

台州是座很平和的城市,面臨的最大危機可能就是一年數次虛張聲勢的颱風。

處於沿海的台州永遠會在颱風形成的第一時間拉響警報,然後學生們歡天喜地期盼颱風假,家裡屯上些平時被禁止的速食麵、火腿腸等速食。

但颱風到了台州,就遇到了結界,往往刮颳風下幾陣雨就匆匆拐到海上去了。

Masha還記得颱風最大的一次正面襲擊,大概是04年的雲娜,以驚人的17級風力席捲而來,讓人躲在房間里都能感到地板在震顫,街道的積水幾天都不曾退去。

除此之外,台州的日子波瀾不驚。

九峰公園碰碰車,市民廣場喂喂鴿的春遊小孩,清晨洒水車駛過街道傳來《世上只有媽媽好》的旋律,黃昏時分家家戶戶飄出的飯菜香味和家長里短的寒暄,小時候夜晚蜷縮在外婆懷裡的溫暖感覺,這些片段式的情境和情感組成了Masha心目中關於故鄉的印象。

但如今台州正在以Masha想像不到的速度發展,野心勃勃的城市化推進一點點,故鄉就會死去一點點。

「故鄉,最讓人牽絆的是人情。 家裡的老人先後西去,親戚們外出的外出, 移居的移居,從此變成通訊錄里的一個稱呼,再也沒有了根脈纏繞的感覺。 」

圖蟲@於明亮/攝

| 故鄉始終沒有虧待過我的胃

Masha工作的寫字樓下面,有一家新X記。偶然得知這是一家發源於台州的餐飲企業,Masha覺得它在魔都五花八門的美食中站穩腳跟,甚是難得了。

對一個吃貨來說,鄉愁永遠是在舌尖上的。

央視播過一個記錄片叫《小海鮮》,就是取材自台州。 中國的沿海城市那麼多,但Masha每每吃到海鮮,還是懷念家裡的味道。

台州海鮮的產量跟名氣都不是最大的,所以Masha覺得除了這份鄉愁,取勝的大概就是做法了。

「台州海鮮一曰鮮美,二為肥美,三則甜美。清湯望潮、紅燒水潺,還有清蒸梅童魚、彈塗梅乾菜、帶魚熬菜頭絲,食材少有,做法獨特,只有媽媽級的主婦諳熟於心,撫慰遊子的腸胃與心靈。 」

還有每年的端午節,當南北方的小夥伴們在微博上掀起粽子咸甜黨保衛戰的時候,更多像Masha這樣的台州人,則捧起包裹得滿滿當當的食餅筒,彷彿贏得了全世界。

Masha做的台州特色炒麵

對於Masha來說,現在每年幾次來去匆匆的歸家之旅,很像是探索遊戲了。

新興的商業圈裡時不時就會冒出新奇可供玩味的咖啡館和酒館, 可以躲進去聽聽自己的情緒,再翻動幾頁故事。

台州人愛熱鬧,趕新潮,新開的食肆永遠大排長龍。林立商業街的對面,就是修繕一新的十里長街,青石板巷子里永遠有淡淡的薑汁香味,還有街口流動攤販上的泡蝦和梅花糕。

Masha很感激,從小到大,故鄉始終沒有虧待過她的胃。

|無所謂大城市小城市,只有你想要和不想要的生活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Masha很喜歡台州精神的描述, 概括來說,是山的硬氣,水的靈氣,海的大氣,人的和氣。

作為台州孕育出來的孩子,如果身上有那麼一點硬氣、靈氣、大氣與和氣的話,應該是一件幸事。

從一個地方走出去的人,往往帶著某種若隱若現卻也根深蒂固的相同印記——一句外人不解的俚語,一個坊間獨傳的奇談,一道別有特色的美食。

無論日後經歷是順遂還是坎坷,這點源自骨血的習性保不齊會在哪天躥出來。

Masha有時候逛小區的菜市場,聽到老闆娘滿口鄉音,戳中心門,便趕緊交流幾句以解鄉愁。

思鄉的愁緒對於一個在外漂泊的人來說再正常不過了。

但Masha知道,回去相夫教子是她三十歲也可以開始的事情,但是她的奮鬥只能在二十齣頭的時候開始,沒有捨棄與迴避的說法,只是階段性的重心不一樣。

Masha更看重的是價值的實現。

圖蟲@Z9_Z10_SWQ /攝

《平凡的世界》里有這麼一段話:「誰讓你讀了這麼多書,又知道了雙水村以外還有個大世界,如果你從小就在這個田地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你現在就會跟眾鄉親抱同一理想:經過幾年的辛勞,像大哥一樣娶個滿意的媳婦,生個胖兒子,加上你的體魄,會成為一名出色的庄稼人。不幸的是,你知道的太多了,思考的太多了,因此才有了這種不能為周圍人所理解的苦惱……」

Masha一直覺得生活是很公平的,無論是大城市還是小城市都沒有所謂的對錯之分,只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

你享受著大城市的公平和機遇,就要承受它的快節奏與壓力,享受著故鄉的溫情脈脈,就要配合它的人情圈子,變得成熟知世故。

任何一個地方都不會平白無故地讓你變得更好或更壞,只是適合與不適合,願意或不願意。 無所謂大城市小城市,只有你想要和不想要的生活。

關於故鄉,Masha覺得有句話概括地很好:

故鄉真怪,年少時拼了命要坐火車離開,等老了,裝一個小破盒子里,也託人帶回去。

本文由村游去原創采編,素材來源Masha;

部分圖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ID:cunyou365)

點擊「」閱讀原文

歡迎找我們聊聊關於故鄉的一切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村游去 的精彩文章:

一個醫學出身的段子手,畫下中國最美24節氣圖征服了聯合國申遺評委

TAG:村游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