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篇文章說透:買保險為什麼糾結,賣保險為什麼難

一篇文章說透:買保險為什麼糾結,賣保險為什麼難

一、由一個退保說起

這麼一件事兒,我的一位同事,他的客戶,為兩個孩子各買了一張年交2萬的保險,後來這個客戶跑到保險公司,把兩份保險都退了.這客戶的我見過,很隨和的一位大姐,對我的同事也很認可,對保險的也認可。但為什麼他會退保呢?

她這麼說,她說她買任何的東西啊,家人從來沒有反對過,只有這次買保險,全家一致反對,她的壓力特別大,所以呢她選擇了退保,而且是獨自一個人跑到保險公司去退保。沒有讓我的同事啊幫她。她之前覺得麻煩我同事太多,現在又退保了,不好意思,所以就自己去了。

二、買保險到底為什麼這麼讓人糾結

我們先搞清楚什麼是保險,什麼是保險呢?我們先談談什麼是理財產品。

理財產品的其實就是一份合約,合約的甲方是發行理財產品的公司,合約的乙方是客戶。乙方也就是客戶把錢委託給甲方,甲方按照合約的授權來運作資金,並在觸發合約中的給付條件時,將相關的收益交給乙方。這個定義適用於所有的理財產品,比如基金,甲方是基金公司,乙方是客戶,基金公司拿了客戶的錢,按照基金合約的規定進行投資,債券型基金投資債券市場,股票型基金,投資股票,在達到約定的分紅條件時給付分紅。

但是也有特例,比如我就買過一隻基金,當時發行的時候預計規模五個億,實際上只發了幾千萬,最終解散了錢還給了投資者。咱們搞清楚理財產品的定義,那您就會發現銀行理財信託,包括保險等所有理財產品都是這樣的,只不過有些合約比較簡單,有些合約那就複雜,但是萬變不離其宗。

最簡單的理財產品可能觸發條件就是一個:滿期,比如三個月的理財,只要達到三個月,甲方就會把本息交給乙方,保險的在這個框架下討論保險,您就會發現保險不過就是期限長觸發條件多樣的一個理財產品。

比如最常見的重疾險,終身重疾險,甲方是保險公司,乙方是投保人,保險公司拿了客戶的錢保客戶一輩子,這個就是理財期限,一旦客戶得了重疾,就觸發了給付條件,把保額賠給客戶。根本就不分什麼理財型保障型其實都一樣,養老險的觸發條件是客戶只要活到約定的年齡,就給養老金,這種給付,可以是一次性的,也可以是多次的,本質都一樣。

三、人性難違

那為什麼理財產品當中保險這麼難賣呢?或者說為什麼買保險的人這麼糾結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期限太長,這一點是反人性的。

《穀梁傳》中有一篇文章,叫虞師晉師滅夏陽。裡面有這麼一句話,「且夫玩好在耳目之前,而患在一國之後,此中知以上乃能慮之」什麼意思呢?故事的說的是晉獻公要伐虢,虢也是一個諸侯國的名字,這個字不太好寫,成語假道伐虢就是出自這裡。晉國的要打這個國家,但這個國家和晉國之間呢,隔了一個國家,不方便打,晉國有個大夫叫荀息,荀息給晉獻公出主意,讓晉獻公要給虞國國君送禮,送禮的目的,是晉國要找虞國借一條路,從虞國過去去攻打這個國。晉獻公這個人很小氣,不願意把好東西送給虞國,荀息就說說咱送的這些好東西,只不過是暫時寄存在虞國,等咱們倆把虢給滅了,咱們回頭再回來的路上,順便就把虞國也給滅了,這好東西不是又拿回來了嗎?

晉獻公聽了覺得有道理,但還是擔心他擔心與虞國君識破晉國的伎倆,不收禮也不借道,荀息就說了剛才我引用的那句話,且夫玩好在耳目之前,而患在一國之後,此中知以上乃能慮之。意思就是好東西擺在虞國國君的面前,而他的憂患,是在很久之後,久遠到什麼程度呢?排在另外一個國家虢的後面,虢滅了之後,他才有滅國的風險,他只能看到好東西和咱把國這個虢給滅了,看不到滅虢之後,他也將迎來滅頂之災,如果他能放棄眼前的好東西,考慮到長遠的憂患,那麼他必須是一個中等智力以上的人。但荀息認為,虞國國君不是個中知之士,換句話說認為他不是個聰明人。最終的結果果然就是如荀息所料,晉國先滅國回來,順手滅虞國原來送的禮物也都拿回來了。一個國家的國策決策尚且如此,況我們個人呼?

四、保險為何難賣

這句話對我們的人生有很好的指導意義,我覺得每一個人都應該記住,你拿我本人來說,因為不懂這句話,我這30餘年的人生吃過很多的虧,甚至可以說改變了我的人生,延緩了我夢想成真的時間。其實人的很多反應都是應激的是沒有規劃的,而保險呢正好相反,保險合同當中的保障的風險,無論是重疾意外還是養老等等等等,都是長遠的,不著急的,即便是收益,長期來看,保險的收益不比任何理財產品差,甚至更好(不考慮通脹因素,但是其他理財產品同樣不能擺脫通脹因素),但大多數人是等不了的。

這就是賣保險的為什麼這麼難的原因?這也是買保險為什麼讓人這麼糾結的原因。很多正確的決定都是在痛苦的糾結當中做出的,比如股市瘋漲的時候,讓你賣股票,這個決定是很難的。但事後往往會證實,在最瘋狂的時候離場是對的,再比如,股市已經跌到了谷底,看不到一點點的希望了,這個時候讓你買股票也是很難的,但是後者往往正是在這個時候入場也是對的。

這個呢其實就是巴菲特說的,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這句話說起來簡單,道理呢也很淺顯,但如果你要覺得這句話很容易做到,我只能說您還沒有在戲中體驗過它的難度,保險也是一樣啊,保險很少有買錯的,通常都是買少了。

到這裡呢,我今天的問題其實就回答完了,買保險是什麼感覺呢?糾結,甚至痛苦,但這種痛苦相對真正用到保險是相對出險時的痛苦,可以說不到萬分之一,有人覺得國人的保險理念不到位,所以保險不好賣,我要告訴大家的是人性都是一樣的,在發達保險市場當中,客戶買保險也會糾結,保險就是難賣。

最近一直有人擔心,互聯網會取代保險從業人員,客戶都到網上去買保險,不需要我們去做銷售了,我們會不會失業呢?互聯網對我們確實會有影響,但至少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我們的工作暫時無法被互聯網取代。無論通過什麼渠道銷售保險,改變不了保險是非渴求商品的事實,改變不了客戶的保險需求需要啟發的事實。

喜歡這篇文章的可以關注我:保險雷達

轉發將好東西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保險雷達 的精彩文章:

保險企業再次集體發力「2017中國企業500強」12險企上榜
我不想受代理人忽悠,自己給自己買保險,《投保指南一》

TAG:保險雷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