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於中國一、二線城市單身男女格局的一些觀察

關於中國一、二線城市單身男女格局的一些觀察

文/笑歌行(投稿)

快到十一黃金周了,我的很多微信好友也紛紛在朋友圈或微信群曬出自己的出遊計劃,我不知道我的那些「有主」的微信好友作何安排,但是我很確信我的那些單身朋友們個個都行程滿滿。

其實就算在平時,縱觀我的朋友圈,「有主」的朋友們的狀態大部分可歸納為一個詞——「經濟適用型」,工作的進展、下班的晚餐甚至帶娃的時光,有的乾脆很久沒在朋友圈發聲了,單身的朋友們的狀態簡單點可歸納為一首歌名——「一個人的精彩」,具體的注釋便是——「寂寞伴隨自由色彩迎面來」,聚會、健身、旅遊等,好不熱鬧,我的好友小Q對此現象就有過經典一問:「看ta朋友圈這麼精彩,一定是單身吧?」

單身人士參加這麼多精彩紛呈的活動,一方面是因為可支配的自由時間比較多,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只有參加的活動多了,遇到真命天子(女)的幾率才會增加,這部分人本身就有脫單的意願,也是我今天這篇文章重點觀察的對象,至於那些主動單身、寧願單身的群體,則不在我的觀察之列。

所謂的單身男女,指的是成年適婚人口,並不包括未成年人,根據民政部的最新數據,中國的單身人口數量已經超過2億,2億的概念相當於俄羅斯和英國兩個國家的人口總和。作為較早的一批90後,最近兩三年來,朋友間聚會聊著聊著不經意間總會提到婚戀問題,總體而言,民政部的調查結果相當可信,實實在在地體現在我朋友圈的單身人士比例上,按這個比例推算的話,可以判斷出長江三角洲一二線城市的單身男女數量非常多。

婚戀本質上是一種交易,相比其他交易市場而言,婚戀市場實際上是一個充分競爭、自由度極高的市場,幾乎不受宏觀調控,那麼為什麼近年來它的交易量日趨下降,交易狀況如此堪憂?

對此有一種解釋最近很是風行,即現如今,男人不缺性、女人不缺錢,換句話說,婚戀的紅利減少了,人們對於尋找另一半也就不那麼迫切了,對此,我只想說,有錢有閑可隨時「不缺性」的男人和有頭腦有能力能夠「不缺錢」的女人,本身就不會缺人愛,在我們同情他們還是單身狗時,不妨先搞清楚,他們其實是名貴的薩摩耶,根本不屑吃兩隻相親相愛的土狗的狗糧。

也許,我身邊朋友們的經歷更能反映真正的癥結所在吧。

小H,大學畢業後進入銀行業,兢兢業業,如今28歲的她,已經做到了某網點支行行長,年收入在30—60萬之間,事業順風順水,愛情卻遲遲沒來,身邊很多朋友談起她,都感嘆如今的社會A男找B女,B男找C女,剩下的只有A女和C男,當然是沒法在一起。

在這之前,我也對這個理論深信不疑,如今閱歷漸長,逐漸對這個說法產生了懷疑:我們外人眼中的B女難道真的不如A女?說不定B女其實是披著B女外衣的真A女,而A女其實是披著A女外衣的偽A女。說到底,我們劃分的A、B、C,主要依據的是能力、職業、學歷高低等,可是這些在社會競爭中有優勢的因素,放在婚戀市場中就一定奏效嗎?以小H為例,她將工作中的強勢作風也延續到了生活中,令很多男同學背後都直呼「受不了」,強勢意味著以自我為中心、說一不二,男人的大男子主義總被女性詬病,那麼換位思考下,面對一個強勢的女性,但凡有點自尊和骨氣的優質男,勢必也難以長久忍耐。

此外,對於婚戀對象的選擇,小H也有著不切實際的幻想——她希望找一個比自己更強的男人,具體來說,她希望找一個收入比她高、能力比她強、家庭背景比她家好、長相外形也不能差、最後還得能容忍她如此強勢的男人,聽到這裡,我就懷疑小H大學四年學的一定是假的經濟學,正如我前文說的,婚戀是一種交換,也是一種精準的價值匹配,6分的總想著找7分的,莫不是以為7分的眼瞎?也許小H會拿很多6分配7分的例子來反駁我,那我也只能告訴她那是「倖存者偏差」。

有些單身男女沒有「只賺不賠」的想法,也能正確認識到自己在婚戀市場上的價值,只希望找一個價值相當的另一半談一段棋逢對手的愛情,為什麼也這麼難呢?

總結下來,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一、交際圈子太小,找不到鐘意的人;二、積极參加各類包括相親在內的活動,但仍找不到滿意的對象。

對於第一點,解決辦法就太多了,積极參加各類活動、託身邊親朋好友介紹,給自己定一個每周認識多少異性的目標,認識的人多了,比較好的結果是最終遇到那個對的人,最差的結果是回到上面第二種情況。

那麼對於第二種情況,我覺得大部分單身人士就輸在兩個關鍵詞上——「主動」和「耐心」,有的貫徹不了,有的次序顛倒,比如有的人馬不停蹄地「主動」認識新人,卻從來沒有「耐心」深入了解一個人,有的人則是非常「耐心」地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非常「耐心」地等待被追求,這些都是極其常見的誤區。

不會主動是很多單身女性的特徵,一般人以為這是傳統教育要求女性矜持的結果,我覺得電視電影、愛情小說對此要負的責任更大,熒幕里總是上演男性各種手段追求女性的橋段,會讓很多女性認為跨出愛情里第一步的永遠該是男性,自己應該是那個被動的角色,例如今年三月初的《圓桌女生派》上,我看到連年少成名的美女作家蔣方舟都把自己擺在了婚戀市場中被挑選的位置,我就覺得有必要呼籲更多女性選擇主動。

首先,「主動」不分性別,沒有定式,只是由於你先注意到了對方,所以想認識對方,也讓對方了解你,如果互相了解後發現不合適,揮手再見也不會留下遺憾;其次,在婚戀中,女性更應該主動。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長久以來,我觀察到一個現象,優秀的靠譜男青年並不會花費太多時間在追逐和琢磨女性上,因為相比於水中月、鏡中花的愛情,他們更偏好實實在在可得到的知識、技能、財富或地位等,換個角度看,這其實也是對自己人生的一種負責的態度。

但是很多女性不了解這一點,容易被戀愛經驗豐富、戀愛技巧純熟的男性俘獲,嫌棄那些真正的優質男不懂女人心,相處起來太笨拙,或者在很多相親場合或活動現場根本就遇不到這些優秀靠譜的男青年,其實他們或許正利用難得的周末時間在辦公室、圖書館或家裡充電呢,這些原因就容易導致女生的婚戀對象出現「劣質驅逐良幣」的現象。

不夠耐心也是這個速食時代人類的通病,單身男女總是因為一些無傷大雅的缺點就輕易否定一個人,走馬觀花地認識更多人,一圈下來發現還是當初那個某某某似乎最得我心,但是那個某某某早已遠去不回頭了,世上尚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又怎麼能有兩個相同的人呢?不輕易否定別人,靜下心來好好認識一個人,也許你才能等待一朵花開。

中秋馬上就要到了,在這裡祝所有的單身人士都能早日找到對的人,花好月圓!

您可以同步在新華網、搜狐、今日頭條、騰訊網、天天快報、和訊等11個知名平台查閱和識局微信同步推出的內容。

我們是識局團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識局 的精彩文章:

作為一個普通人,我為何堅定地認為房價會漲?
大明1628:長城上的裂痕
每到盛夏時,「寒門貴子」總會舊題新說
以「城鎮化」系統解決我國三農之路——金融業、製造業都在提跨界整合,三農有何不可?

TAG:識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