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結者司馬昭 好書
微信ID
EYEONHISTORY
好書九月
二十九日
司馬昭
三國終結者
漢末三國,數十年動蕩,誰能一定天下?魏蜀吳三足鼎立,你爭我斗,時值魏帝平庸無能、外敵環伺,輔政宗室曹爽和太尉司馬懿的權力之爭愈烈,以司馬懿為首的司馬家族步步為營,蓄勢待發!
司馬懿韜光養晦,帶著兩個兒子在隱忍中廣納人才,逐一蠶食對手,後發動高平陵事變,掌握魏國大權。司馬懿之子司馬師、司馬昭,一個打擊貪官,籌糧賑災,一個率軍平亂,收復人心。
高平陵之變後,司馬家族全面掌握了魏國的國政,司馬懿總掌大事,司馬師、司馬昭兄弟則站到前台,一面手握重兵,以勢相迫,一面玲瓏婉轉,以計勾連,整個家族齊心協力多管齊下,一步步汰換舊政,鞏固實力。
而司馬師、司馬昭兄弟在各種挑戰中已歷練成熟,司馬懿去世後,司馬師晉位大將軍,司馬昭則為兄長臂助,無論治政、治軍、治事,手法都日漸嫻熟。
司馬家族進一步大權在握。然而,朝堂內外對司馬家族崛起的抗拒越來越大,司馬師決定廢帝立威。司馬師廢曹芳後,身為宗室的曹髦被立為新君。
以郭太后和曹髦為首的曹魏政權為保護集團利益,欲將政權收回,表面拉攏,背後設計,聯合「保魏派」李豐,以聯姻為誘餌,欲在婚期將司馬氏殺害,被司馬兄弟識破,李豐被逼死,曹魏勢力被進一步削弱。為首的曹魏政權「保魏」代表毌丘儉欲為曹魏政權做拚死一搏,發動兵變,司馬師在征討途中去世。司馬師去世前,將大將軍之職傳位司馬昭。
曹髦欲作最後一搏,率領僮僕數百餘人討伐,然而此次行動卻被司馬昭知曉,在司馬昭心腹賈充的指使下,曹髦被武士成濟所弒。司馬昭聞訊後將成濟斬首謝罪,又用太后的名義,以不敬太后、自尋死路的罪名將曹髦的皇帝名位廢掉。魏實權徹底落入司馬昭手中。
魏帝曹髦死後,司馬昭立曹奐為傀儡皇帝,也即魏國最後一位皇帝,年號景元。即位之初,曹奐便欲封司馬昭為晉公,司馬昭辭之不受。
景元四年,司馬昭分兵遣鍾會、鄧艾、諸葛緒三路伐蜀,同時出兵吳國,各路軍頻繁報捷,曹奐因此封司馬昭為晉公,拜為相國,加九錫之禮。
蜀漢已滅,吳國已平,代魏已定,司馬家族的大業在司馬昭手中走向巔峰。
三分天下歸一晉
唯一一部司馬家族創業史
媒體評論
這部作品可謂迄今為止唯一一部講述三國司馬家族如何崛起的歷史長篇,從司馬懿的隱忍韜晦,到司馬師大刀闊斧改立新君,再到司馬昭承前啟後,平蜀立晉,譜寫了一部司馬家族的傳奇創業史。
——小橋老樹(暢銷書作家)
一部小說盡顯波詭雲譎的「後三國時代」,淘盡了司馬師、司馬昭、鄧艾、鍾會、姜維等英雄豪傑。所有故事都是歷史,所有歷史也都是故事。在作者浩氣長虹、洞察入微的筆觸下,歷史褪下了嚴肅而令人望而卻步的面紗,給我們呈現出一場盛大斑斕的饕餮大餐,令人回味無窮。
——王者覺仁(歷史小說作家)
讀史可以明智,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必有其過人之處。這部小說不僅有故事,更有智慧:如何平衡各方關係、如何處理家族矛盾,文治武功,馭領上下。李浩白以其豐富的人生閱歷,讓一個立體而飽滿的司馬昭以一種更鮮活的形象現立紙面。
——司徒浪子(暢銷書作家)
「司馬昭之心」這句話可能誰都知道,但司馬昭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人,可能很少有人去尋根究底,歷史不是片面之詞,也不能眾口鑠金。歷史的真相往往在細節中,這套小說很好看,也很耐看。
——呂崢(歷史小說作家)


※諾曼底戰役中的英國特種空降兵
※18世紀時,誰是世界上最大的債主?
※三百年闖關東往事
※那些驚鴻一瞥的門
※是禿頭大叔還是藍眼美男,莎士比亞長啥樣?
TAG: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