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唯一一份保存至今的古代狀元考試卷,字跡比印刷的更好看
在中國古代,讀書人的最高榮耀,莫過於高中狀元,金榜題名。但要從全國那麼多的考生中脫穎而出,勇奪桂冠,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想奪得頭榜,除了文學功底紮實深厚、有真才實學外,還必須要注意字跡工整、卷面整潔等等。像大陸唯一一份完好保存至今的古代狀元考試試卷,上面的書寫就十分端正工整,可以說比現代印刷出來的還要好看。
這份狀元考試卷的主人是明朝萬曆年間的趙秉忠,此人從小聰明伶俐,勤學好問,24歲靠中舉人,25歲參加殿試一舉奪得頭籌,高中狀元,最後官至吏部尚書,去世後被追贈太子太保。
趙秉忠的這份考卷一共有19折冊頁,分三個部分。第一折是萬曆皇帝的硃批「第一甲第一名」六個大字,第二到第一十六折為正文,為趙秉忠的答題文章。每折六行,通篇書寫為一厘米見方的工整小楷,一共是2460個字。最後三折為考官的職務姓名等內容。
從展覽出的試卷上可以看出,整份考卷答題沒有一處塗改,每一字的一點一橫都工整有力,堪比現在的印刷體,但同時又多了一份生氣。考場的壓力有多大,相信大家都知道,但趙秉忠在如此場景下還能完美作答,寫出如此工整答卷,實在讓人佩服。
除了字跡工整外,趙秉忠的答題內容也十分精彩,當時的考題是《問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而趙秉忠的答卷,通篇圍繞主題,先開門見山說出核心論點,然後再步步進行分論,層層緊扣,有理有據,讀來讓人酣暢淋漓。而他的勇於談論政事,不畏冒犯皇威,為國為民提出切實建議,更是讓人讚賞不已。
本來在古代,由於戰爭動亂,很少會有狀元試卷能夠完好保存下來。不過趙秉忠的考卷不僅被後人完整保存了下來,而且在1983年主動無償捐獻給了國家,現在已經被當作是國家一級文物珍藏在山東青州博物館,大家有機會的話可以去瞧一瞧。


※滿清滅亡後,溥儀剪下身上此物,宮女嬪妃捶地痛哭,大臣十分絕望
※老農拿國寶換八百萬,國家不肯,公開拍賣後結局出人意料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封疆大臣,清朝滅亡了他還在開疆闢土
※大師向溥儀炫寶,誰知溥儀僅看了一眼,就一口斷定寶物是假的
※李自成派人帶給崇禎3句話,崇禎只要照做,明朝可能就不會亡
TAG:星兒秘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