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下一代電視需要煤?
多彩的量子點
當前的材料科學和納米技術中,量子點已經成為一個很熱門的研究對象。名字很高大上,但它很好理解。量子點有時還稱為「人造原子」,是一種人工合成的體積很小的納米材料結構單元,通常的直徑只有幾個納米。
別看個頭小,量子點卻有個神奇的屬性。它們在紫外線(或一些波長較短的可見光)的照射下,能發出可見光,而且改變數子點的體積和形狀,就能改變它們發出的可見光的顏色。通常來說,量子點個頭越小,發光的波長就會越短,顏色就越偏近於藍色。反之則是紅色。
量子點主要應用到電腦和電視的顯示器中。事實上,市面上一些最新的LCD顯示器,就使用了量子點這種材料。科學家還認為,量子點還可以應用於很多其他的領域,比如醫學成像、光伏發電、量子計算機等。
便宜無毒的量子點
然而,在量子點得到廣泛應用之前,還有個製造問題需要解決。技術人員通常會使用重金屬當作製造量子點的原料,比如金屬鎘,但重金屬是有毒的。此外,製造成本仍居高不下。可以說,量子點就是一種昂貴的毒物。
不過在2013年,美國化學家詹姆斯·圖爾發現,在一塊煤中,大約25%是石墨烯構成的量子點。石墨烯是一種由碳原子形成的蜂窩狀平面薄膜,那麼石墨烯構成的量子點,其實就是一塊很小的石墨烯。圖爾的這個發現,給量子點的製造指引了一個新的途徑。
現在,一家叫做Dotz Nano的澳大利亞公司,已經成功地用煤製造出了石墨烯量子點,同時還克服了量子點製造難題。煤很便宜,成本自然很低,而且基本上是無毒的。
當石墨烯量子點應用到顯示器上時,除了便宜無毒的優勢以外,還有其他優勢。因為用金屬量子點來製造顯示器,有一個問題:發藍光的金屬量子點太小了,無法用在顯示器中。生產商會使用藍光LED當背光,除了可以直接提供藍光以外,還可以為發綠光和紅光的量子點提供能量。但這種顯示方法並不很完美,技術人員得精心地把藍光LED與量子點協調好。如果出現紅綠光的轉換不足,就會造成顯示偏藍的現象。
這個問題似乎不太嚴重,但在競爭殘酷的顯示器市場中,這是至關重要的。而發藍光的石墨烯量子點卻足夠大,可以直接用來當作發光元件。這樣,顯示器的三種光都來自量子點,比原來的更完美。更關鍵的是,石墨烯量子點能在短期內大幅度降低顯示器的生產成本。
大顯身手的量子點
量子點變為無毒的材料,這樣許多其他領域也就能使用量子點技術了。比如在洗滌劑工業中,一般會使用熒光物質當作增白劑,因為熒光物質會吸收紫外線產生紫藍色,提高衣物等物品在日光下的白度。但是熒光物質會變質失效,而且它還有一定毒性。而石墨烯量子點不會失效,而且無毒,所以是一種理想的增白劑。
石墨烯量子點還可以應用到紫外線防偽標籤中。Dotz Nano公司就用了大小不同的量子點,製造了一種複雜的難以複製的無毒防偽標籤。無毒防偽標籤有很大用處,比如可以把它們直接印在藥片上,來保證藥品的真實性。
然而,從長遠來看,石墨烯量子點最重要的應用是在醫學領域,特別是能成為治療癌症的工具。因為石墨烯量子點是碳原子構成的一小塊單層結構,對外界環境變化很敏感。而癌細胞比普通細胞活躍,其表面所帶的負電荷密度會更高,這種差別會對石墨烯量子點產生不同的影響,於是石墨烯量子點就能區分出癌細胞與普通細胞。研究人員正在嘗試把藥物分子與石墨烯量子點相結合,並讓石墨烯量子點檢測到癌細胞時,釋放藥物分子殺死細胞。如果這種技術能成功的話,那麼將來的化療可以只殺死癌細胞,而不再同時傷害健康的細胞。
換句話說,一個可以產生骯髒的煙塵、引發癌症的煤,可以搖身一變,成為治療癌症的工具。這絕對是煤的最華麗的轉型。
本文源自大科技 2017年第9期雜誌文章 歡迎您關注大科技公眾號:hdkj1997


※引力波也有記憶
※丟失的地球引力
※楊振寧、李政道的傑作
※如何烘焙宇宙蛋糕
※雲層中的迷你冰棍
TAG:大科技雜誌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