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戴冰:到美術館中去看氣象數據?娜塔莉·米巴赫和她的「氣象雕塑」

戴冰:到美術館中去看氣象數據?娜塔莉·米巴赫和她的「氣象雕塑」

《中國美術報》第82期 域外美術

手足之爭 裝置 2016 年 戴冰 / 攝

乍看之下,藝術家娜塔莉·米巴赫(Nathalie Miebach)的雕塑作品,像是兒童手中的花籃或是縮微版的遊樂園,顏色鮮艷、造型複雜,頗具娛樂精神。但這些花哨的籃子,其內涵則十分嚴肅:米巴赫試圖通過把災害天氣的數據轉化為鮮艷的三維雕塑,以解釋氣候變化的意義。

2012年,颶風桑迪席捲美國東海岸,留下令人難忘的廢墟景象,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颶風后的海濱遊樂場——過山車的一半被水淹沒,卻依然矗立著俯視廢墟中的康尼島(Coney Island)。看著這些悲壯的畫面,一個問題湧上米巴赫的心頭:在這些常常受極端天氣侵擾的地方,是什麼驅使著我們不顧災害的危險,建設、遭到毀滅,然後重建?

娜塔莉·米巴赫 圖片:網路

「面對著氣候變化,人類是脆弱的,在災害到來之時幾乎無能為力。但也許藝術能提示著我們改變些什麼。」這位44歲的波士頓藝術家,創作了一系列關於颶風桑迪的雕塑。她用蘆葦桿、木頭和竹子編織了精緻的籃子狀的作品,彷彿是嘉年華中的大型遊樂設施,充滿了曲折、旋轉或漩渦式的複雜結構,也像暴風一樣充滿了混亂和嘈雜,表現出一種華麗的瘋狂。

諾埃爾颶風 雕塑 2011 年 圖片:藝術家

米巴赫的創作,從小型雕塑到大型裝置作品,都基於一個原則:把科學監測的數據轉化為可視的立體形態。在她的「桑迪颶風」系列中,「過山車」的升降與颶風登陸風速有著直接的對應關係。此外,米巴赫的「籃子」還包括了溫度、濕度、潮汐規律甚至磷蝦的遷徙習慣等一系列數據。她忠於數據,從這個意義上講,觀眾甚至可以直接從她的作品中讀出氣候的變化趨勢。

對每一件作品,除去製作的過程,米巴赫通常要花更多的時間在數據的研究之上,尤其是在關乎特定地點的項目里,比如波濤洶湧的大西洋或者是美國中西部的城市街道。「想要真正地了解天氣的變化,就需要了解環境的特徵。環境特徵可不是手機上的APP,它不會自動展現出自己。」米巴赫如此說道。

和科研究項目一樣,米巴赫每一個系列作品的創作,都有著類似於假設、論證和結論的嚴謹過程。她首先會從氣象站和互聯網上收集數據,有時也自己攜帶簡單的測量工具深入現場,記錄降雨、動植物活動、雲的運動、水的顏色和聲音數據。之後,米巴赫會把採集到的數據繪製成圖表,最後再手工把這些數據轉化為現實中的物件。

這種研究的結果,讓最終成型的藝術品充滿了娛樂氣息和神奇的色彩。它們是藝術,還是科學?或者兩者都是?觀眾們提出這樣的問題就一點也不奇怪了。在2011年愛丁堡舉行的TED全球會議上,她成為少數兼具研究者(Fellow)和演講者身份的參會者之一。2013年,米巴赫又參與了麻省理工學院和伍茲·霍爾海洋學研究所的合作項目,旨在「促進藝術家和科學家的合作關係」。在這個項目里,她和海洋學家喬納森·芬克(Jonathan Fincke)合作,利用緬因州灣海洋生態系統的數據,創作出大型的裝置作品《聽大海的細語》(To Hear an Ocean in a Whisper)。

米巴赫的作品 《聽大海的細語》 , 與麻省理工學院喬納森 · 芬克合作的大型裝置作品 圖片:喬納森·芬克

米巴赫的作品,幾乎像是一個三維的圖表,準確地表現出各種參數之間的關係,是典型的科學研究的成果。另一方面,它也是天氣數據充滿幻想的、神奇的表達方式。這讓我們重新思考信息可視化的問題:用雕塑而不是圖表,可以準確地為觀眾傳遞信息嗎?我們是不是已經習慣於利用審美視覺語言來表現科學研究的真實?米巴赫正希望她的作品能夠回答後面的這個問題。

科學與藝術的融合,在米巴赫身上似乎是生就的。12歲之前,她一直跟隨父母生活在德國。而她父親離開歐洲去往美國的原因,正是因為他成為了一位哈勃太空望遠鏡的工程師。米巴赫的母親則出生於法國,精通繪畫、編織手藝和彩色玻璃製作。少年時期的米巴赫曾經學習戲劇,後在著名的歐柏林學院(Oberlin College)獲得了政治學的學位。大學畢業後,她在印度尼西亞擔任了兩年的英語教師。在那裡,她驚喜地發現,「如果你想了解政治上發生了什麼,那麼就去問藝術家」。這才激發了她對視覺藝術的興趣,讓她認識到藝術不僅僅是一種通用的語言,更是一種思想的載體。

米巴赫後來到了麻省理工學院學習雕塑藝術,並和洛依斯·拉塞爾(Lois Russel)一起研究籃子編織的技巧。她很快發現,籃子的結構擁有無數的可能,是數據可視化理想的載體。她開始為籃子上的每一條經線和緯線賦予一個或者一串數值,並用顏色來區別不同的天氣元素,如溫度或是風速。按照米巴赫自己的說法,「不是我創作了這些雕塑,而是這些數字決定了雕塑的樣子」。

近幾年,米巴赫的藝術創作又涉及另一個全新的維度——聲音。天氣數據被她轉換為樂譜中的各種元素,如音符、譜號、變音記號、休止符等等。這樣一來,溫度或者風力的變化就成為旋律。而一些不能完全量化的數據,如雲圖的變化,則為樂譜演奏者留下了即興發揮的空間。這和表現性的先鋒音樂有著根本的不同。米巴赫想讓聽眾獲得的,不是優美的旋律,而是音樂所轉譯出的天氣數據。

尋找新岸的音樂浮標 雕塑 2009 年 圖片:藝術家

近幾年中,米巴赫在不同的領域間尋找著屬於她的和諧。作為一位藝術家,或者說一位手藝人,米巴赫的藝術同設計師、程序員、電影人或者科學家的工作緊密相連。她曾經在TED的演講中指著自己的作品《諾埃爾颶風》(Hurrican Noel)說道,「當你把它放在美術館裡,它就是一件雕塑;當你把它放到音樂廳中,它又成了一本樂譜;而把它放到一家科技館中時,它卻成為了信息可視化的工具。」

並非每個人都能成為科學家,對於從事藝術的人來講可能更難。而米巴赫的藝術創作,則成為了我們進入複雜的科學世界的一條「捷徑」,因為她在科學、視覺藝術和音樂之間,找到了一個共同的語彙。

弘揚中國美術精神 彰顯中國美術氣派

關注美術前沿熱點 報道中外美術新聞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單位:中國國家畫院

國內統一刊號:CN11-0292

國內郵發代號:1-17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美術報 的精彩文章:

文摘 故宮也有偽器
2017鳳凰藝術年展詮釋「超當代」 19項藝術大獎點亮鳳凰之夜
璞況:隨手翻書,書亦不曾負我
沐之:這個「盜版者」有點酷——拉米羅·戈麥斯和他對大衛·霍克尼的「勞動改造」
一門風雅?半生交遊——從文氏書畫展看明代吳地文人情致

TAG:中國美術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