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盲目「秋凍」過頭易傷身!

盲目「秋凍」過頭易傷身!

一場秋雨一場寒,如今,天氣已經沒有了夏日的炎熱之氣,早晚也感到透心涼。

不過,俗話說:「春捂秋凍,不生雜病」,適當秋凍可以增強禦寒能力,減少生病幾率。但秋凍需謹慎,盲目「秋凍」易傷身,能不能看體質。

這幾類人不適宜「秋凍」

心腦血管患者不易「秋凍」

深秋季節氣溫變化大,溫差、風速、大氣壓都處於較大的波動狀態。

這種變化多端的天氣會使人的皮膚、皮下組織血管收縮,周圍血管阻力增大,導致血壓升高,也會引起血液黏稠度增高,嚴重時還會導致冠心病患者發生心絞痛、心肌梗塞等癥狀,甚至還會使血管脆裂發生中風,引起偏癱,危及生命。

所以,凡是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在深秋季節不但不應該秋凍,相反還應該注意保暖,隨著天氣的變化及時增添衣服,以免舊病複發影響身體健康。

胃腸病患者不易「秋凍」

胃腸道對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由於深秋時節氣溫變化無常,特別是冷空氣驟襲了胃腸,如果防護不當,就會使舊病複發。而且有些人在深秋還吃冷飲,有些人則喜食辣椒等辛辣食物,這些飲食習慣都極容易引發胃病,尤其要注意。哮喘、支氣管炎患者不易「秋凍」

對於一些有慢性支氣管炎的老年人,本身氣道的防禦功能較差,著涼時身體的抵抗力大大下降,被病菌病毒入侵後引起感冒、咳嗽,還會引起扁桃腺炎和肺炎。哮喘病人對季節氣溫、濕度的變化極為敏感,抵抗力弱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而誘發哮喘。

關節病患者不易「秋凍」

溫度過低易引起關節部位的疼痛,尤其是有受涼受寒病史的患者更應該注意。

這些部位也不能「秋凍」

一是頭部,首先是頭部,秋季頭部不宜受涼,尤其不宜晨起洗頭,否則易受風寒;

二是頸部。頸部也要注意保暖,否則頸部血管收縮,不利於腦部供血,還易引起有肺部癥狀的感冒;

三是腹部。因為肚臍皮下沒有脂肪,緊鄰豐富的神經末梢和神經叢,對外部刺激特別敏感,容易被寒邪侵襲。

四是腳部。腳是人體各部位中離心臟最遠的地方,所以人們常說「腳冷,則冷全身」,全身若冷,病邪就有可能乘虛而入。

五是關節。若在陰冷、潮濕的天氣著裙裝,腿部會因風寒的襲擊而出現發涼麻木、酸痛不適等癥狀,久而久之會引起慢性風濕性關節炎。

(瑤海區 龔建文整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