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一種極佳的自我療愈方式:這3點,讓你輕鬆學會寫作
我們常說,一個人總要學會寫點什麼。因為這樣就可以用文字去表達情感、記錄生活,療愈自己的內心。
有人說,寫作很簡單,洋洋洒洒幾千字,一篇文章就寫成了。
也有人說,寫作不容易,修修改改很多遍,依然寫不出一篇好文章。
還有些人說,寫作很開心,勞累了一天回到家,直奔電腦,將一天的情緒書寫下來,酣暢淋漓。
有些人卻說,寫作既艱難又孤獨,往往寫著寫著就卡殼了,不知如何繼續。
寫文章,並不是一件所有人都覺得容易的事。
那怎樣才能寫出一篇語言簡潔、表達清晰、風格溫和的好文章呢?答案只有兩個字:
練習。
美文的出品離不開作者日復一日的寫稿。但這只是開始,從不同角度、不同風格,用不同方法,進行刻意練習,才能寫出好文章。
每日一練,必不可少,刻意練習,需要方法。
一、方法
雖然每個人都有自己寫作的習慣,但是一些基本的方法是可以通用的,就如以下4個:
統一性
有的作者,會因為素材的原因,寫著寫著就偏離了主題。而統一性,就是寫作的保障。
各個部分的統一,可以避免讀者暈頭轉向,誤入歧途,還能滿足作者潛意識裡,對文章框架的把控。一旦確定了各部分的統一性,就能將任何材料融於框架之中。
開頭
好的開頭會決定讀者是否讀下一句。
以新穎亮點,幽默驚奇的形式為開頭,能將讀者,吊足胃口,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引人入勝。
要想擁有好的的開頭,必須以奇異的事實為核心,收集大量的素材,將材料的範圍儘可能擴大,以便寫作時引用。
有一個簡便易行的辦法——講故事。
用最自然的敘述形式,寫出令人難忘的開場白。例如《百年孤獨》的開篇:
許多年以後,奧雷良諾·布恩地亞上校站在行刑隊前,將會想起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結尾
像精心選擇第一句話一樣,最後一句話也需要慎重考慮。每個故事都必須有一個開頭、中間和結尾。
假如開頭寫的很好,讀者跟上作者的節奏,隨著作者的步伐,轉過死角,越過顛簸,即將到達結尾,卻發現結尾遲遲沒有出現,讀者將會棄之而去,文章變成敗筆之作。
好的結尾給人以快樂,給予讀者向上的力量,待文章結束時仍令人回味。
結尾最簡單的方法是:當你準備好停止之時,停止。如果已經陳述完所有事實且強調完所有要點,用幾句短句,結束一切,最好能與開頭呼應,滿足文章的對稱感,愉悅讀者。
修改
修改是寫好作品的基礎。
一篇好的作品離不開作者的不斷修改和多次完善,通過修改將多餘的零件剔除,使得文章結構清晰,語言簡潔明了。
將寫好的文章從頭到尾讀一遍,學會「清理文章語句」這個過程,將多餘的贅語刪減,將乏味的陳詞換掉,將單調的句子修改。精細到每一處,仔細回味每一句話,反覆掂量,必成佳品。
知道了如何開頭、結尾、修改,我們來講講寫作形式。
二、形式
人、地點是多數非虛構作品得以成立的兩個支柱,懂得如何寫人寫物,就基本掌握了寫作形式。
訪談
寫訪談,要學會問問題,引導訪談對象講述自己生活中最有趣、最生動的地方,激發讀者的興趣。
如果作者過濾了對話內容,就會使得他們的獨特經歷變得平淡無奇。那麼,怎樣進行訪談呢?
首先呢,你要決定採訪對象。
千萬不要採訪你身邊親近的人,因為他們身上沒有太多我們想要聽到的內容。
你可以選擇生活中那些能夠觸動到讀者生活一角的人——理髮店老闆、掃地阿姨,便利店老闆娘…
然後你就可以開始你的訪談了。初次嘗試的時候你會覺得很緊張、恐懼,但是隨著採訪增多,你就會變得越來越放鬆,不會因為對方達不到你想要的問題而感到緊張、難受。
熟練以後,面對採訪對象的不善言辭,你也可以通過自己的直覺,知道如何使一個人放鬆,懂得在適當的時候推進、傾聽、停止。最後你可以通過採訪收集到的各類素材,開始寫文章。
寫訪談類文章需要記住兩個標準:一,簡潔明了;二,公平合理。
只需要將受訪者的立場準確地呈現出來,不添加杜撰,不違背內容的真實性。開頭明確告訴讀者為什麼這篇文章值得大家關注,並以引導者的身份貫穿全文,把控文章內容。
巧用引號,引出受訪者的話。例如:
差例子:史密斯先生說,他喜歡「每周進城一次,同自己的幾位朋友吃午飯」。
好例子:「我一般喜歡每周進城一次,」史密生先生說,「同自己的幾位朋友吃午飯。」
切記不要為了避免重複使用「他說」,而用「他微笑道」或「他咧著嘴笑道」之類的詞語。這類引語詞非常不恰當。
也不要在作品中杜撰引語或猜測某人可能說了些什麼,寫作是一種公共信任。好的作品都是以嚴肅事實為基礎,通過獨特的寫作手法,將作品綻放異彩。
遊記
寫遊記需要注意兩個原則:一個是風格原則,一個是內容原則。
從風格上來講,需要精心選詞。
如果一個詞語很容易到手,就要特別小心審視。有可能這些詞,已經被緊密的編入其他遊記之中。
從內容上來說,細節極其重要。
你不需要將你見到的每一個場景事無巨細地描述出來,但細節必不可少。
細節可以與眾不同、豐富多彩,可以滑稽可笑、賞心悅目,但是一定要保證它們有效用。
透過細節可以將這個地方與其他地方不同的面貌,人口,風俗描述出來,使讀者身臨其境,感同身受。
如果說寫作的基本方法和形式,是武林秘籍里的一招一式,那麼寫作原則就是一定要掌握的內功心法。
三、原則
簡潔——去掉冗長的贅語,剝離雜物,留下簡明的語句。
風格——做自己,是寫作的基本準則。
詞語——手握兩本詞典,《新華詞典》《成語詞典》,查清詞語本義,明白同義詞的細微差別,巧用構造句子,建築一篇文章。
想要寫一篇好的文章,最重要的是遵從內心最真實的感受,用詞語表達感染讀者;
想要寫一篇好的文章,離不開日復一日的刻意練習,「不去做,然並卵。」
從今天開始,從當下做起,開啟你的寫作之旅,把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通過思考,透過文字,傳達出來,讓讀者與你一起產生共鳴。
參考書籍:威廉?津瑟《寫作法寶——非虛構寫作指南》
圖片:來自於網路
作者:馥郁清香,精讀讀友會會員。90後偽文青一枚,幻想著能夠煮茶、看書、聽故事,瀟洒過一生。


※寫給月入三五千的你:你沒錢,真的不是因為不努力
※你對待工作的態度,決定了你的幸福感
※9本有趣又實用的書,讀完3遍還意猶未盡
※深到骨子裡的成熟,是從不做這3件事
※你的思維方式,決定了你的社會階層
TAG:精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