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表情互動機器人即將騰飛

表情互動機器人即將騰飛

作者:漠雨

本文大概

2104

讀完共需

7

分鐘

歡迎你來到因愛

我是漠雨

今天是因愛陪伴你的第131天

感謝你的堅持自我成長

切記:任何認知都需要你自己去實踐

今天我們來講述機器人產業領域裡一個即將騰飛的產業,表情互動機器人

文章內容來源於海銀資本創始人,也是邏輯思維專欄作者-王煜全的「全球創新260講」

通過今天的文章,我們會明白三個問題

1.什麼是表情互動機器人,表情為什麼重要。

2.什麼是情感化計算。

3.為什麼表情互動機器人即將騰飛

目前階段的人工智慧機器人的發展,最擅長的是簡單場景的重複工作,打敗圍棋冠軍柯潔的人工智慧AlphaGo,它就是通過在圍棋這個單一的場景上不斷的練習的。

所以找到這些場景很關鍵。

例如在接待服務行業,就有大量的重複場景可以應用。

例如公司的前台,導遊,導購,銀行客服等等,許多都是簡單重複的工作場景。

而由於人比較習慣和類人的機器交流,因此這些場景需要有實體的機器人來和人進行交互。

而涉及到交流,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情感的互動

情感互動是我們識別對方表情以及表達我們自己的表情來完成的,它在人類互動行為上極為重要,所以人機交互也必須重視情感互動。

而表情互動也已經成為了一門計算機的演算法。這個演算法的名字叫 affective computing. 俗稱情感化計算機,屬於人工智慧的一個分領域。

而情感化計算的發展有三位非常重要的人物。

第一位是最早開始研究人類微表情的Paul Ekman.

情感化計算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共情能力。人本身就有很強的共情能力,所以要讓機器和人進行情感互動,就要先讓機器學會這個共情能力。

而這點的主要貢獻者就是Paul Ekman,他是最早開始研究微表情這個領域。

微表情主要是說,人類在面對任何事情時都會下意識的做出相應地表情,這種表情很細微,有時連人類自己都沒有辦法隱藏。

而學會識別微表情,就能了解別人內心的真實想法。

Paul Ekman 在作出這個系統之後,多次被美國聯邦調查局,中央情報局,也就是美國電影里經常出現的FBI和CIA,邀請去參與恐怖分子的審訊工作,因為他能夠分辨出恐怖分子說的是真話還是假話。

人的微表情不會撒謊,所以我們通過訓練可以提升識別對方微表情的能力。

第二位重要人物是MIT媒體實驗室的教授 Cynthia Breazeal 博士。

她在博士論文期間開發出了第一個表情互動機器人Kismet,通過攝像頭識別對象的表情,從而作出相應的表情。它是把心理學和機器人結合的重要人物。

為什麼表情互動很重要?

人的大腦中有一套鏡像神經元系統,它能讓我們識別對方的情緒,還能讓我們自己也下意識做出同樣的表情,這就是共情能力。例如我們看電影時,在悲傷的劇情下,我們也會不自覺的悲傷一樣。

人與人之間會因為共情能力而靠的更近,因此人際交流就得以實現。

Cynthia Breazeal 後來又開發出大量的社交機器人,它們都是基於人腦鏡像神經元的原則,實現和人的情緒互動。

在這個系統的基礎上她開發出了號稱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社交機器人的產品Jibo,目前已經快要實現量產。

Cynthia Breazeal 是從認知科學理論的角度切入情感計算,進而做出能夠和人情緒互動的機器人專家。

第三位是一個從實業界脫穎而出的專家David Hanson.

David 曾在羅德島設計學院學過設計,曾擔任過迪斯尼公司的想像工程師,專門幫助迪斯尼設計那些幻想當中的人物和場景

2005年他設計出一個長得特別像美國著名科幻小說家Philip K.Dick 的機器人。《銀翼殺手》《少數派報告》等知名作品都是出自這個小說家的筆下。

這個機器人坐在沙發上,可以和人互動聊天,也能做出相應的表情,讓許多人感覺這個作家復活了。

同年10月,他又做出了一個愛因斯坦的臉的機器人,長得幾乎一模一樣,不但會做表情,還能移動。

到了2010年,他又推出另一款機器人,Bina48.

這款機器人是為美國當時收入最高的變性人女CEO Martine Rothblatt專門定做,為了紀念他和他太太Bina的愛情。48這個數字則是代表這個機器人的臉是按照他太太48歲時的樣子做的。

這個機器人在外貌,聲音甚至交流風格上都與他太太非常像。

2015年David將公司搬到香港,之後推出了2個機器人。一個叫Han,一個叫Sophia.

Han 是第一個漢族機器人。據美國超人類主義黨的黨主席所說,Han是他所有聊過天的機器人里評價最高的。可見表情互動真的能夠征服人心。

而Sophina則更出名,它在全球各地接受過無數的媒體採訪,而採訪視頻在網上的點擊量都已經達到數億次。它的智能程度很高。

因此我們可以想像,一個具有表情互動能力又充分智能的機器人,它的應用場景有多廣闊。

據說Sophia還是第一個在好萊塢有正式經紀人的機器人。和好萊塢明星的待遇一樣了。

不過這種大型機器人雖然有很大的市場,但是量產依舊是一個難題。

而在2017年的CES展上,David 的公司推出了小愛因斯坦機器人。它只有1尺多高,但是非常的智能,你只要對它說Professor ,它就會開始和你互動。

通過以上三位人物的介紹,我們能感受到,許多表面看起來很簡單的技術,它的背後都有一個複雜的科學體系在支持,並且需要通過許多年的實踐才能達到今天的水平。

而如今這個技術已經成熟,未來有望在我們的社交互動中大量的運用。

最後我來總結一下今天的內容。

1. 人工智慧的發展也深化了我們對人類自身的認知。要先理解人機互動的原理,才能和機器人實現良好的互動。

2. 表情互動是商業機器人里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人是社會化動物,表情互動能力能讓客戶的滿意程度大幅提升。

3. 表情互動技術經過多年的理論實踐,已經基本成熟,表情互動機器人市場即將騰飛,而關鍵則是找到特定的場景和應用需求。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

我是漠雨

我們明天見

做堅持成長的自己

掃一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因愛 的精彩文章:

私人化的大航天時代正在來臨

TAG:因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