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軍人「姓名牌」有何講究?詆毀張自忠將軍逃跑之人遭打臉

軍人「姓名牌」有何講究?詆毀張自忠將軍逃跑之人遭打臉

文|周渝

身穿粗布軍服,腳蹬草鞋的國民革命軍士兵正在吃飯,胳膊上「185D」的臂章表示他們是第185 師的士兵

我們常在二戰大片中看見美軍通過陣亡戰友脖子上掛著的金屬姓名牌來辨認其身份的橋段,具有幽默感的美國人將此物戲稱為「狗牌」。其實同時期的中國軍隊也有用以辨識身份的東西,那就是置於軍服左上口袋上方的布制胸標。抗戰時期,國民革命軍大多都配有胸標和臂章,胸標上寫有具體的部隊番號、職務及姓名,同時胸標邊框的顏色也代表軍銜的不同,將官的邊框為紅色(但將官一般不怎麼佩戴),校官為黃色,尉官為藍色,士兵為黑色(也有實物為無色)。

1944年參與騰衝收復戰的老兵陸朝茂曾說起一段關於姓名胸標的故事,那是在攻打來鳳山時的某天,陸朝茂與戰友李唐在睡夢中被叫醒,緊急參與了一場極為慘烈的戰鬥,最終陸朝茂倖存下來,而戰友李唐不幸犧牲。多年以後,留居滇西的陸朝茂來到國殤墓園憑弔戰友時,竟然在一塊墓碑上看見了自己的名字,讓他百思不得其解。後來通過回憶才知道,原來是因作戰當天戰況緊急,陸朝茂起床時和戰友李唐互相穿錯了衣服,李唐陣亡後,收殮人員根據軍服上的胸標判定其為陸朝茂,故將其列入陣亡名單,那座墓碑下埋葬的正是昔日的戰友李唐。

胸標用於辨識身份,而臂章上則是部隊番號,通常情況以軍或師為單位來標註,例如「第29軍」的臂章為「29A」,「第88師」的臂章為「88D」,除了騎兵部隊外,鮮有用團級單位作臂章的。後來開始出現一些特殊臂章,例如1943年常德保衛戰期間,余程萬的第57師就佩戴過有「虎賁」字樣的臂章,虎賁是這支部隊的代號;著名200師的臂章上印有一塊藍色秋葉海棠形狀的中國版圖,版圖中間書有白色的「貳」字。延安方面八路軍臂章至少有印「八路」字樣式、印「18GA」字樣式和印「第十八集團軍」(繁體)式的三種臂章。

掛在衣領上的軍銜,根據兵種的不同而分不同顏色的底板,比較常見的有步兵紅色、騎兵黃色、炮兵藍色、軍醫綠色、憲兵粉紅色、工兵白色等,到將官一級就統一為「金板板」了。網路上曾有妄人撰文,稱張自忠將軍是「逃跑時被日軍打死」,其依據是日方記載,張自忠殉國時身著便服,沒有佩戴軍銜,故妄斷其為逃跑。真實的情況是在戰場上,除了士兵與基層軍官佩戴軍銜外,高級將領通常不會佩戴軍銜,以免成為日軍的狙擊目標,而國軍的制服如果去掉軍銜標誌,幾乎與普通中山服無異,自然就成「便服」了。當然也有校一級軍官佩戴軍銜血戰沙場的事例,1932年一二八淞滬抗戰期間,國軍第60師第119旅1團1營營長陳正倫作戰負傷後退下火線,留下了一段珍貴影像可以清楚看見陳營長領上佩戴著少校軍銜。未幾,這位陳營長又帶傷上前線與日軍作戰,壯烈殉國。

抗戰後期,中國軍官的制服也開始改變,大約在1944年冬到1945年春,已經有將領穿著新式軍服,戴著美式的大檐帽照相,這套軍服就是後來內戰時期最常見的制服款式。與之前典型的抗戰軍服相比,新的軍官制服有幾個明顯變化:一、圓筒軍帽改為了美式大檐軟帽;二、皮製武裝斜跨腰帶改為了布制腰帶;三、軍服上出現了肩章,衣袖多了一條區分軍銜的線,紅色線為將官、黃色線為校官、藍色線為尉官。不過這種軍服的形制並未規範,例如軍服上出現了肩章,但沒有軍銜,領章上的軍銜依然是抗戰時期的款式。美式軟帽上的「青天白日徽」有的很小,有的則與1947年之後統一用的刺繡大帽徽無異。在當時的合照中,軍官們所穿的制服往往也不盡統一,是軍服換裝過渡時期的特有現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方歷史評論 的精彩文章:

殺雞滴血、以狗下咒,中外體育界開壇作法往事
中國人印象最深的兩套日軍制服,首次用「屁簾」竟這麼早
書寫材料出現前的歐亞「知識交流」
托克維爾之後的魏斐德

TAG:東方歷史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