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後百步走能活九十九? 飯後做這6件事有害!
「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這句老少皆知的健康俗語,在清代名醫葉天士的《十叟長壽歌》中也有印證,但實際上,這一觀點已被消化專家否定。盤點飯後最不該做的6件傷身事,快來看看,有沒有一條戳中你!
1.飯後散步
飯後緩慢走路是對健康有益的,快走的話容易傷害消化功能。尤其是患有冠心病、高血壓等病的老年人,飯後不要貿然快走,否則會增加心臟負荷,使心、腦供血不足,出現頭昏、眼花、乏力、肢麻等症。
2.飯後水果
空腹吃水果時,水果中的糖分會很快被吸收,飢餓感會下降,這樣就能控制進食量。而飯剛吃完,額外再吃水果,會增加胃的負擔。要吃水果的話,建議飯後兩小時再吃比較好。
3.飯後喝茶
飯後喝茶,總的來說無礙健康。淡茶一不含鹽,二不含糖,既不會升高血壓,也不會引起肥胖。只要不是胃下垂病人,茶不太濃,量不要太大即可。
4.飯後洗澡
剛吃完飯,人體消化系統開始工作,大量血液聚集在胃部。若此時蒸桑拿或洗澡的時間長,身體水分就容易流失,容易使血壓瞬間飆升。尤其對老年病患者而言,這種急風驟雨的變化最容易增加心梗和腦出血的可能性。
5.飯後就躺
飯後人的血壓有所降低,這時如果立馬睡覺,對於一般人群會影響消化功能,也容易長胖。而對於血管硬化的老年人而言,更容易造成大腦局部供血不足,甚至誘發腦卒中,嚴重時有生命危險。
6.飯後吸煙
「飯後一支煙,賽過活神仙」是煙民的口頭禪。現代醫學證明,抽煙損害肝臟、大腦及心臟血管。尤其飯後抽煙,本來此時胃腸蠕動增加,血液循環加快,吸收煙霧的能力最強,所以有害物質會比平時更容易進入血液,還會增加腫瘤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