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古文觀止》里的人生智慧

《古文觀止》里的人生智慧

《古文觀止》是歷代漢民族散文總集。清代吳楚材、吳調侯編選,吳興祚審定。清朝康熙年間選編的一部供學塾使用的文學讀本。「觀止」一詞表示「文集所收錄的文章代表文言文的最高水平」。

該書所選古文,以散文為主,兼收韻文、駢文。先秦選的最多的是《左傳》,漢代選得最多的是《史記》,唐宋時代選得最多的是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軾的文章。照文體來看,該書選韻文十三篇,如《楚辭·卜居》,陶淵明《歸去來辭》,杜牧《阿房宮賦》等,這些作品都是「極聲貌而窮文」,工於描繪,描繪中雖用韻語,但與詩不同,往往韻散結合,來加強聲情之美。散文則或記人或記事,有議論有寓言等等。該書選文豐富多彩,篇幅較短,語言精鍊,便於誦讀,其中不少是傳誦千古的名篇。

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出處】《岳陽樓記》(作者:范仲淹)

【大意】品德高尚的人不因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為百姓憂慮;不在朝廷做官而處在僻遠的江湖中間就為國君憂慮。

二、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

【出處】《報任安書》(作者:司馬遷)

【大意】古時候雖富貴但名字磨滅不傳的人,多得數不清,只有那些卓異而不平凡的人才在世上著稱。

三、古之所謂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

【出處】《留侯論》(作者:蘇軾)

【大意】古時候被人稱作豪傑的志士,一定具有勝人的節操,有一般人的常情所無法忍受的度量。

四、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出處】《諫太宗十思疏》(作者:魏徵)

【大意】選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們,選擇好的意見採納它,那些有智慧的就會施展他們的全部才謀,勇敢的就會竭盡他們的威力,仁愛的就會廣施他們的恩惠,誠信的就會報效他們的忠心。

五、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出處】《游褒禪山記》(作者:王安石)

【大意】道路平坦距離又近地方,前來遊覽的人便多;道路艱險而又偏遠的地方,前來遊覽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偉、珍異奇特、非同尋常的景觀,常常在那險阻、僻遠、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沒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達的。

六、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出處】《曹劌論戰》(作者:左丘明)

【大意】作戰靠的是勇氣。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兵們的勇氣,第二次擊鼓勇氣就衰弱了,第三次擊鼓勇氣就竭盡了。敵方的勇氣竭盡而我方的勇氣正旺盛,所以戰勝了齊國軍隊。

七、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出處】《五柳先生傳》(作者:陶淵明)

【大意】五柳先生安閑沉靜,很少說話,也不羨慕榮華利祿。喜好讀書,讀書只求領會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過分深究;每當對書中的內容有所領會的時候,便欣然忘食。

八、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出處】《師說》(作者:韓愈)

【大意】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不一定比學生賢能,聽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學問技藝各有專長,如此罷了。

九、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出處】《滕王閣序》(作者:王勃)

【大意】年紀雖然大了,但志氣應當更加旺盛,怎能在白頭時改變心情?境遇雖然困苦,但意志應當更加堅定,決不能拋棄自己的凌雲壯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統文化大智慧 的精彩文章:

有一種福相,叫豐滿!
世界上唯一在等你的人
看錯人,不是因為你瞎,而是因為你善良
容不下別人,只會讓人敬而遠之
相遇,相助,相惜

TAG:傳統文化大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