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佛法是什麼?佛法只不過是小小竹排,渡過河就應該丟掉了

佛法是什麼?佛法只不過是小小竹排,渡過河就應該丟掉了

佛學作為傳統文化的核心組成部分,歷來粉絲眾多。而近代以來,佛學頗有復興之勢。

不過,粉絲多了就會有迷信的苗頭。說到迷信,不止是偶像崇拜(只道參拜佛菩薩為正業)這一種迷信,對佛法的依賴,同樣是迷信。

而其實,佛陀早就說過,佛法本身只是一種工具,是渡人過河的,過了河,該扔就得扔了。

渡河的竹筏

《金剛經·正信希有品》里有一段著名的對話,最後,世尊釋迦牟尼告訴須菩提說:

……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這段文字,是一般人見到的最多的「筏喻」。

到彼岸

佛陀用淺顯的「筏喻」來解釋佛法,說人話、接地氣,大家都能聽得懂。

什麼叫「筏喻」呢?就是說,佛法不過是渡河時人們乘坐的竹排,是純粹的一種工具。修行的目的是從此岸過河到彼岸去。從此岸到彼岸最方便的方法就是乘佛陀幫你掌舵的這隻竹排。

但是,最終的目的,不是拿著竹排不放,而是乘坐竹排到對岸。因此,到了對岸,這竹排也就要放下了。退一步講,到了對岸之後,不把竹排放下,一直在竹排上,怎麼上岸?如果沒有上岸,修行不還是沒有圓滿嗎?

這就是「筏喻」的意思,佛法,無非是渡河的竹排,所以世尊才說「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須菩提

佛法只是一種手段、一種工具,是幫我們過河的,我們如果執著於這種過河的工具,那就大錯特錯了。

就拿現實生活中的過河一事來講,比如我們要渡過大海去日本,可以坐船,可以坐飛機,這兩種方式都可以,要根據個人喜好、習慣、經濟條件、時間等諸多因素來選擇到底是坐船還是坐飛機。而佛法的本質正是如此,既不是固定的船,也不是固定的飛機,而是看你適合坐船就給你船,看你適合坐飛機就給你飛機。

不過,雖然去日本方法不止一種,但如果一個人說自己水性好,是游泳冠軍,要靠自己游泳游過去,那估計大家都會覺得這個人瘋了吧。

這也就是需要佛法的原因,要渡過大河,靠自己游泳的努力,恐怕是難以成功的,因此,就需要佛法這筏的幫助。

凡夫的渺小

因此,從佛學的角度來說,佛法這渡河之筏,是必不可少的,但又不可執著於此。

不要渡河之筏,對凡夫來說是邪見,而執著於渡河之筏,同樣是邪見。

佛陀講「中道」,不偏不倚,恰如其分地利用資源、方法來幫助自己與他人的修行,這才是正道。

光明遍照

原創不易,請多多支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依他起 的精彩文章:

這部經書,被很多和尚輕視,但其實卻是佛學的根基
佛祖也要有幫手——阿彌陀佛的左膀右臂:觀世音與大勢至
很多人都見過這部「佛經」,卻不知它是中國人的作品
TVB電視劇里,他的作品充滿執念,沒點佛學造詣看不懂
《水滸傳》里魯智深的師父為什麼說他「殺人放火不易」?

TAG:依他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