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這部經書,被很多和尚輕視,但其實卻是佛學的根基

這部經書,被很多和尚輕視,但其實卻是佛學的根基

很多人都知道,漢地佛教的主流是大乘佛教,而其中相當一部分人認定,大乘佛教要高於小乘佛教。因此,那些歸屬於小乘佛教的經書,肯定比不上大乘佛教的經書了。

正因為此,在漢地的僧人中,有許多都輕視一部非常、非常重要的佛典——阿含經。

小乘佛教

阿含經是概稱,它實際由四部經書集組成,分別是《長阿含經》、《中阿含經》、《雜阿含經》、《增一阿含經》。這四部經書,是漢譯佛經中的小乘佛教經典。事實上,在南傳上座部佛教的巴利文經典中,原始佛經的內容,與這四部阿含經有著驚人的巧合。

這四部阿含,今天漢地流行的版本,都是在公元4世紀末、5世紀初譯出的,流傳至今,也已經超過1500年了。

不過,在漢地的僧人心中,有些根深蒂固的觀念,認為大乘要優於小乘。長此以往,大家都爭相誦讀大乘經典,研習這小乘阿含經的人就少了。

不過,阿含是佛學的根基,如果想要深入學習佛學,阿含是必讀的。

《長阿含經》書影

阿含,是梵文āgama的音譯,有時也譯為阿笈摩。

今天我們見到的阿含,包括四個經書集,但其實,每個經書集里,都包含了許許多多的經書。

南北朝時的高僧僧肇法師,在《長阿含經序》里解釋說「阿含,秦(當時在後秦首都長安譯出此經,故以秦代指漢地)言法歸。法歸者,蓋是萬善之淵府,總持之林苑。」這就很明白了,所謂「阿含」,那就是什麼「法」都歸總到這裡來了。想修習佛學之人要了解佛法,那不到這「萬善之淵府,總持之林苑」,更到哪裡去尋呢?

畫中的原始佛教

其實,阿含經里主要的內容,是佛陀最初說法的經歷、思想。在佛理而言,主要是四諦、十二因緣為代表的思想。

四諦者,苦、集、滅、道,說得通俗些,便是佛陀為眾生講人世間的苦是什麼、人世間的苦是怎麼來的、如何才能脫離人世間的苦。而這苦的本質與苦形成的過程,又可以用十二因緣來詳細地闡述。

這裡面,自然涉及到因果、報應等一系列相關的內容。

這些,就是最單純的佛學思想,無非是告訴你,人,為什麼不快樂。而這講述人為什麼不快樂的佛教經典能流傳至今,必須要感謝佛陀的兩位弟子:阿難與迦葉。

明代阿難、迦葉雕像(中為釋迦牟尼)

在佛陀涅槃示寂之後,眾弟子討論,都認為應該把佛陀生前的言論、行跡整理出來,作為權威的思想資料傳之後世,以饗來者。

於是,大家就在靈山集會,開始對佛陀的言論、行跡做整理,並結集。首先,由隨侍佛陀二十多年的阿難誦出佛陀的言論;接著,由迦葉尊者住持,對阿難誦出的言論進行質疑,這個言論到底是佛陀在何時、何地、何種因緣之下說的;最後,當大家對佛陀言論的真實性不再有懷疑之後,一致通過。

正是通過這樣的形式,大傢伙兒整理、結集出了流傳至今的阿含經。

犍陀羅時期的佛陀像

作為離佛陀的時代最近的系列經書,阿含經絕對是學佛之人必修的功課。

可惜,由於歷史的原因,很多漢地僧人輕視、甚至鄙視小乘的阿含經,對四諦、十二因緣這些較為簡略的佛理更是不聞不問。

有漏君以為,阿含經正因為其單純、簡略、原始,更應當是佛學的根基所在,畢竟,就算是宗大乘的人,也不過是認為,大乘在小乘的基礎上更進一步,那麼,對於起基石作用的阿含經,豈有不研習之理呢?

凈土·蓮花

原創不易,請多多支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依他起 的精彩文章:

佛祖也要有幫手——阿彌陀佛的左膀右臂:觀世音與大勢至
很多人都見過這部「佛經」,卻不知它是中國人的作品
TVB電視劇里,他的作品充滿執念,沒點佛學造詣看不懂
《水滸傳》里魯智深的師父為什麼說他「殺人放火不易」?

TAG:依他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