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安東尼奧尼:生活的本質是虛無

安東尼奧尼:生活的本質是虛無

看死君:每年9月29日,是義大利導演安東尼奧尼的誕辰。這位始終篤信「生活的本質是虛無」的電影大師,也早已成為我們的某種精神本質。

作者| 西西繆

公號| 看電影看到死

安東尼奧尼與費里尼被並稱為「義大利雙子星」,他們都受二戰後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美學的影響,以此開創了自己的作者電影風格;而他們的風格卻又毫不相同。

很多人曾將他們比作一個硬幣的兩面;巴贊將費里尼的電影稱為「倫理的現實主義」;將安東尼奧尼的電影稱為「心理的現實主義」。如果說在60年代,費里尼的電影在熱鬧的歌舞狂歡中講述個體孤獨;那麼安東尼奧尼電影則是在平緩的固定空間中傳達人類情感的疏離。

安東尼奧尼不斷講述著人類感情的逝去;講述著人類生命里,潛藏在情感中的危機。他是場面調度大師;他是現代電影開創者;他是講述心理故事敘事人。在安東尼奧尼電影中,我們可以感知影像延伸的另一種美。

莫妮卡·維蒂

談到安東尼奧尼,我們無法繞開情感疏離的話題;關於安東尼奧尼的「情感三部曲」《奇遇》《夜》《蝕》,我們也無法繞開莫妮卡·維蒂。

當我們提到費里尼的時候,我們會想到瑪西娜;當我們提到戈達爾的時候,我們會想到卡麗娜;而當我們提到安東尼奧尼的時候,我們自然會想到他的繆斯,莫妮卡·維蒂。銀幕前,她用她獨特的面部表情以及肢體,闡釋著情感悄然逝去之後的疏離美。

她與安東尼奧尼合作了五次,在演繹了「情感三部曲」之後,繼而又出演了導演的第一部彩色電影《紅色沙漠》,之後在80年代,再次出現在安東尼奧尼的電影中,扮演《奧伯瓦爾德的秘密》的女主角。

從某種角度來說,莫妮卡不屬於典型的義大利美人,但透過安東尼奧尼的鏡頭,可見的是一種建立在高雅氣質之上的幾分神秘與幾分瘋狂。

在安東尼奧尼典型的無敘事性質、無對話可言的故事中,她用她那極具個人化的肢體動作、用她那無法言說的微笑,在景框前的空間中外化出了內心的語言,支撐起了文本整體非常個人化的情緒。

也許,安東尼奧尼的情感系列同屬一個故事;而莫妮卡也演繹了同一個人,她們是現代都市中的女性、是現代情事中的缺席者、是現代生活中的流亡者;而也許,安東尼奧尼的情感系列正是獻給這樣一位擁有無意識形象的女性。

空間與建築

安東尼奧尼在導演之前,是攝像;而在攝像之前,他是學建築學的。所以在安東尼奧尼的電影中,重要的美學特徵之一,便是打破傳統觀念的構圖。作為場面調度的重要元素之一,電影的構圖不僅蘊含了大量的空間信息,在另一層面上,形成了強大的隱喻作用。

圍繞情感三部曲展開的是人物之間溝通的困難,而導演運用了大量的空間環境來暗示人物內心世界的複雜。

正是因為導演將建築美學的理念移植到影像中,構造了人與空間密切的一種關係,才促成了三部曲的迷人之處;彷彿安東尼奧尼的電影,沒有一幀不是服務於藝術,服務於美的。

在《奇遇》中,無論是孤島上,克勞迪亞與桑德羅的站位,還是結尾處,兩人背對畫面,遠望前方山脈,而鏡頭剛好被房屋擋住一半的畫面,都在透露全然的孤獨與隔閡。

在《夜》中,讓那·莫羅站在高大建筑前的構圖更是將這種空間美學發揮得淋漓盡致。

而《蝕》中的兩人,在不斷穿過各種各樣的障礙物之際,依然透露的是愛情最終失落的屬性,結尾處長鏡頭的沉悶氣息前,那盞終將亮起的燈更是神來之筆!

60年代的安東尼奧尼通過精悍的場面調度,構建起了高樓大廈下,人在不斷異化中,面臨感情無力,而走向虛無的本質。對於觀眾來說,絕望之餘,也許更是形式傳達出的另一層信息——影像構圖無限性的精緻美。

色彩與幻想

如果說「三部曲」中的安東尼奧尼通過影像延伸了景框的意義,從而傳遞了視聽語言對於影像表達的更多的可能性,挖掘齣電影空間的深層含義;那麼安東尼奧尼的彩色電影,則賦予了影像更多的無限性,奠定了現代電影又一個象徵思潮。

安東尼奧尼的第一部彩色電影《紅色沙漠》,視覺效果非常強烈。這是安東尼奧尼電影中,莫妮卡·維蒂第一次彩色化,而這裡面的維蒂就更賦神秘魅力了。在她所飾演的朱莉安娜,那幅無意識的臉蛋上,冷漠而迷茫。但空間的色彩解構了她精神上更為隱秘的複雜。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色彩在隱喻朱莉安娜精神情感之外,更有一種主觀的幻想性。彷彿伴隨安東尼奧尼一貫的工廠、街頭嘈雜聲,朱莉安娜所見所聞,是她被整個大環境異化之後形成的主觀世界一般,迷離而孤寂。

此後,走向世界的安東尼奧尼,其開篇的「英文三部曲」《放大》《扎布里斯基角》《過客》依然帶有導演自身強烈風格。而色彩賦予了影像視覺的幻想性,在安東尼奧尼的鏡頭前逐漸延展成一種具有神話意味的象徵。

無論是《放大》裡面那抹充滿銀幕的綠色,還是後兩部中,沙漠贈予畫面的黃色,既成為了電影敘事的一部分,推進人物在環境中的形象塑造,又融合安東尼奧尼的空間構圖,擴大了精神層面的幻想性。

因而,在人物命運突變的那一刻,觀眾被牽引至影像構建的幻想境地;而當故事戛然而止,一切彷彿走向虛無,只留下觀眾對於神話故事一般的猜想。何其美妙又何其難忘!

這位電影大師通過對自我電影反傳統敘事的塑造下,以精美的視覺形象,闡釋了人物的非理性心理,繼而傳達了現代都市中,人物面臨孤獨、疏離、無意識以及不可抗的突變時,最終走向異化道路的真實處境。

而他堅持探求人們內心的世界,在電影中尋求不同方式去展現生命的不同形態,那麼影像文本表層的冷漠,揭示的正是安東尼奧尼內心的熱情與真摯。

作者| 西西繆;公號| 看電影看到死

編輯| 騎屋頂少年;轉載請註明

陸 支 羽 電 影 隨 筆 集

《 小 丑 ,馬 戲 團 的 眼 淚 》

各 大 網 店 正 式 發 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電影看到死 的精彩文章:

最偉大的男演員行列里,我最愛他
獨家專訪精靈王子:狠拼,才不後悔
全宇宙的妖魔鬼怪,都在這本書里
重走「陰陽路」,這趟你準備好了嗎
巴黎夢見德州,從男主角去世談起

TAG:看電影看到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