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很多個第一次 太空漫步簡史

很多個第一次 太空漫步簡史

點擊「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可以訂閱哦!

浩瀚太空,留下中國人第一行足印

這一步,屬於中國;

這一刻,屬於中國!

2008年9月27日16時41分00秒,我國航天員翟志剛打開神舟七號載人飛船軌道艙艙門,首度實施空間出艙活動,茫茫太空第一次留下中國人的足跡。從這一刻起,中國成為第三個獨立掌握出艙活動技術的國家。

太空漫步

太空漫步是一種很詩意的說法,在學術和航天領域又一個專用名詞,叫做「出艙活動」,通常被人們稱為太空行走或者太空出艙。

出艙活動是載人航天活動中的關鍵技術。出艙活動的實現,對於載人航天事業的發展來說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自列昂諾夫1965年實現人類第一次出艙活動以來,人類已經完成了數百次的太空行走,出艙活動的航天員也達到了幾百人次。

艙外出艙活動的兩種方式

一種是身系安全帶,類似臍帶,以免航天員飄走。但「臍帶」不能過長,航天員只能在離航天器幾米的範圍內活動,早期艙外活動多見這種方式。

另一種比較常用的是不系安全帶,航天員身背一個可控制的噴氣背包自由飛行。航天員活動範圍可達近百米。不過噴氣背包過於笨重,美國又研製了新一代載人機動裝置——艙外活動救援輕便服,航天員可以通過綁在前面的開關控制噴氣,實現各個方向的移動。

艙外活動簡史(國外)

上升2號:「太安靜了,以至於我都能聽到自己的呼吸和心跳」

1965年3月18日,航天員阿里克謝·列昂諾夫在距地球500千米的太空打開飛船艙門,隻身進入茫茫宇宙,實現了人類首次太空行走。

列昂諾夫(訓練照)

雙子星4號——美國首次出艙航天員魂斷地球

1965年6月3日,艾德·懷特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實現太空行走的人。1967年,懷特被指定為阿波羅1號首飛航天員,但在訓練中發生了嚴重的火災事故,魂斷地球,令人唏噓。

阿波羅系列月面出艙活動 :「宇宙變成了人類世界的一個組成部分」

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在花了三分鐘走完9個台階後,在月面留下了一個15厘米寬、32、5厘米長的人類第一個足跡。19分鐘後,奧爾德林也踏上了月球,隨後兩人進行了2.5小時的出艙活動。

在後續的系列任務中,又有10名航天員完成了月面出艙。

1969年11月,阿波羅12號航天員康拉德和比恩;

1971年1月,阿波羅14號航天員謝潑德和米切爾;

1971年7月,阿波羅15號航天員戴維斯·斯科特和歐文(首次使用了月球漫遊車);

1972年4月,阿波羅16號航天員揚和杜克;

1972年12月,阿波羅17號航天員賽爾南和施密特。

阿姆斯特朗在月面工作

太空梭出艙

1983年4月,斯托里·馬斯格雷夫和唐納德彼得森得首次完成了太空梭出艙活動。

斯托里·馬斯格雷夫在修理哈勃望遠鏡

第一批「人體衛星」

1984年2月7日,麥坎德利斯和斯圖爾特從挑戰者號太空梭出艙,先後實現了無安全索的太空行走,成為第一批「人體衛星」。(斯圖爾特出艙時短時間內曾系著安全帶,但他很快就把安全帶解開了)

這張著名的圖片就是麥坎德利斯在利用MMU進行太空行走的情形

第一次女性出艙

1984年7月25日,薩維斯卡亞成為世界上第一位太空行走的女性。

第一位華裔航天員太空出艙

1996年1月15日,焦立中從奮進號太空梭內走出,在太空進行了長達6小時的太空行走。他是繼張福林和王贛駿之後的第三位華裔航天員,也是第一位太空行走的華人航天員。

第一次無人留守的太空行走

2004年2月26日,美國航天員邁克爾·福阿萊和俄羅斯航天員亞歷山大·卡列里完成了首次在站內無人留守的狀態下進行太空行走。

第一次利用機械臂和延長桿進行太空行走

2006年7月8日,塞勒斯和福薩姆在太空漫步的過程中順利完成了一項大膽的試驗——利用機械臂和延長桿進行太空行走。

來源:太空夢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DeepTech深科技 的精彩文章:

隕石撞擊形成了地球的板塊構造嗎?
血液流動發電不是夢!復旦大學團隊用碳納米管纖維做到了
豐田這款「安全至上」的自動駕駛汽車,擁有全新的激光雷達和兩個方向盤
LIGO、VIRGO同時觀測到黑洞融合,雙劍合璧將探測精度提升10倍

TAG:DeepTech深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