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節壓軸!絕版老壺,只此一次!
紫砂藝術作為江南文化里的一種傳統民間工藝,是一門手工藝極強的藝術。宜興作為著名的陶都,能夠以繼承發揚宜興紫砂為己任,而世代做壺的紫砂世家卻不多。蜀山徐門卻是個例外,家中長子、徐門第四代傳人徐達明更是在年輕時,極力說服父親,自此走上了紫砂之路。
徐達明先生的父親徐漢棠,是顧景舟顧老的第一入室弟子。作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徐漢棠,極富藝術天才,功底紮實,精於創新,工藝造型獨具匠心。
徐達明先生的叔父徐秀棠,同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五十年代時,拜紫砂陶刻著名老藝人任淦庭為師。他的創作面極廣,是當代紫砂界的領軍人物。
文革期間,徐達明先生作為知青下鄉,失去了進校學習的機會,卻也學到了許多平時學不到的東西。自小的耳濡目染,使得徐達明先生對紫砂藝術滿懷熱忱。回城後,他主動向父親要求跟其做紫砂,可是父親覺得他已經過了學習做壺的最佳年紀。從小在家裡各種好的紫砂壺看得多、眼界高,同時在農村培養了吃苦耐勞的精神。終於,父親被他說服,開始了他的制壺生涯。
徐達明先生一直覺得,「前輩們的努力耕耘,帶不來後人坐享其成的安逸,反而帶來了無形的壓力,使我們時刻不敢鬆懈。」他不看重名利,腳踏實地,努力做出代表當代宜興紫砂人文風貌的作品出來。
作為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徐達明先生秉承著,創新是根本所在,但又不能失去優秀的傳統文化。他創新設計將紅木、象牙、玉等多種材質,通過鑲嵌或銜接等方式運用到紫砂壺上,形成了自己的紫砂陶藝語言。形制和材質的變化使壺藝的內涵更為拓展延伸,外觀更加格古韻新。
天妒英才,2016年3月2日,中國紫砂界的英才徐達明大師不幸逝世,令許多先輩扼腕痛惜不已。
值此蜀工坊雙節活動收官之際,蜀工坊拿出自藏泡養多年的非賣品——徐達明大師經典之作「漢風」壺。
原礦紫泥純正自然,造型大度渾樸。整器圓潤古樸,飽滿充沛。
壺肩平穩過渡,高壺頸、壓蓋與壺口吻合嚴密,無鈕設計更顯敦厚樸質。底部圈足襯托出高挑的壺身,更顯立體效果。
徐達明老師在前墅龍窯的風箱處得到啟發,將風箱的拉手製成壺把,極具傳統氣息。取美玉點綴其上,體現設計材質工藝之美。
此壺於2006年,獲第一屆陶瓷藝術設計創新全國評比金獎。
全手工絕版老壺,收藏升值的不二之選!


※你知道十八羅漢,降龍十八掌;那曼生十八式呢?
※馬上要過節了,你在發愁給長輩送啥嗎?
※越陳越香的「隱藏王者」!景舟八式的巨大寶藏!
※南北飲茶文化有異,且看區別
※乾貨:紫砂透氣性與哪些工序有關?
TAG:沉迷學習不可自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