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兒科醫生媽媽:如何讓寶寶愛上吃主食一

兒科醫生媽媽:如何讓寶寶愛上吃主食一

一般來說,主食多含碳水化合物,以澱粉為主要成分的稻米、小麥等穀物和土豆、甘薯等塊莖類,都被不同地域的人當作主食。我們日常所吃的主食主要有米飯和麵食,根據地域不同,南方地區一般吃米飯比較多,北方地區一般吃麵食比較多。通常,滿6月齡之後,消化澱粉類食物的唾液澱粉酶和胰澱粉酶開始活躍,寶寶已經可以嘗試澱粉類的食物了。

Part 1、顏色大冒險

寶寶大都喜歡繽紛的色彩,多彩的食物能夠召喚寶寶的食慾,因此我們可以利用食材本身的顏色或者天然的色素來為寶寶製作色彩豐富的美食。

麵條顏色大冒險——五彩麵條真絢麗

(圖片 from育兒互助輔食群 圓滿媽)

如果普通麵條已經吃膩,可以試著製作五彩麵條。紅火龍果提供紅色,紫薯提供紫色,南瓜提供黃色,胡蘿蔔提供橙色,菠菜提供綠色……將蔬果壓成泥糊和面製成彩色麵條,不僅改變了麵條的單一顏色,而且增加了蔬果的天然味道和營養,豐富了視覺感受,增添了味道口感,同時營養加倍,更能召喚寶寶的食慾。

Tips:蔬菜水果壓成泥糊不是榨汁,盡量保留蔬果大部分的營養,而不是僅僅取個顏色。

米飯顏色大冒險——彩蔬燜飯營養好

(圖片 from育兒互助輔食群 豪少媽)

彩蔬燜飯比較容易快速上手,食材非常隨機,各種顏色的蔬菜如土豆、香菇、胡蘿蔔、西蘭花等,再加一些肉類,與米飯一起燜,根據寶寶的咀嚼能力適當(多加一些水燜)燜軟一點。燜飯有肉、有菜、有飯,色彩豐富營養全面,一粒粒米飯吸收了肉和菜的精華,香味撲鼻,令人胃口大開!而且燜飯非常節約時間哦,一鍋就能搞定全家人的一頓。

Tips:主糧加上粗糧也能做出色彩,大自然賜予了我們很多寶貴的食材,比如小米、紅米、黑米、紫米等,還有綠豆、紅豆、芸豆、豇豆等。煮米飯的時候,適當增加一些粗糧,不僅豐富了色彩,而且豐盛了營養。

Part 2、外形大變身

寶寶大都喜歡可愛的造型,形象化的食物更容易召喚寶寶的食慾,因此我們可以利用模具讓食材變化形態來為寶寶製作造型別緻的美食。

麵條外形大變身——蝴蝶麵條翩翩飛

(圖片 from育兒互助輔食群 圓滿媽)

如果普通麵條已經吃膩,可以試著製作卡通麵條,使用模具壓出各種造型的麵條/面片,能夠吸引寶寶的目光,召喚寶寶的食慾。

Tips:將蔬果壓成泥糊和面製成彩色卡通麵條營養和口感更加豐富,造型更加生動。

米飯外形大變身——卡通飯糰惹人愛

(圖片 from育兒互助輔食群 樂樂媽)

卡通飯糰製作非常簡單快手,使用模具壓制各種造型的卡通飯糰,輕易就能吸引寶寶的眼球,俘獲寶寶的食慾。

Tips:將菜蔬燜飯製成彩色卡通飯糰營養和口感更加豐富,寶寶完全沒有抗拒的理由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兒科醫生蝦米媽咪 的精彩文章:

兒科醫生媽媽:如何讓寶寶愛上吃水果
兒科醫生媽媽:關於流感疫苗的常見問答二
兒科醫生媽媽:關於流感疫苗的常見問答一
兒科醫生媽媽:流感病毒來了
蝦米媽咪:《螢火蟲》——關於我的紀錄片

TAG:兒科醫生蝦米媽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