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小不忍則亂大謀 學學謝安「忍」的智慧

小不忍則亂大謀 學學謝安「忍」的智慧

導讀

什麼時候隱忍不發,什麼時候該拍案而起,這個尺度確實不好把握。對於忍之道,東晉名士謝安無疑是此中翹楚,我們看看他是如何做的。

《世說新語·雅量》載:謝太傅與王文度共詣郗超,日旰未得前,王便欲去。謝曰:「不能為性命忍俄頃?」

對於個人來講,碰上不如意的人或事如何隱忍,最能彰顯一個人的胸襟與學識。子曰:「小不忍則亂大謀」,什麼時候隱忍不發,什麼時候該拍案而起,這個尺度確實不好把握。

對於忍之道,東晉名士謝安無疑是此中翹楚,我們看看他是如何做的。

謝安字安石,年少成名,姿容與才學俱佳,號稱東晉「天下第一名士」。但成年後的他並沒有走常規的做官之路,而是隱居在東山一帶,每日里或安卧讀書,或坐而論道,或與朋友泛舟海上。四十歲之前的謝安看起來生活怡然自得,不思進取。

但實際上,他過的一點不輕鬆,或者說在瀟洒外表下藏著一顆為家國興亡隱忍的心。

往大了說,東晉當時的政權是典型的門閥政治,司馬氏的皇室政權羸弱,政出權臣,主要是桓溫,他嗜殺弄權排除異己漸露不臣之心,國內的氣氛異常緊張,謝安要遠遠地靜觀其變。

往小了說,謝安的弟弟謝萬,舉止輕浮,志大才疏,但卻是謝家在當時的朝中官職最大者。為了弟弟和謝家的聲望,謝安要為弟弟的官事分身勞心。

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教育子女的問題。謝安弟兄六人,子侄眾多,據不完全統計,下一代中男孩十一人,女孩四人。而謝安的弟兄們有的去世有的做官,教育子侄們的重任就落在了謝安身上。這是事關家族興亡的大事,責無旁貸。

所以,謝安在東山隱居看似飄逸,實則為隱忍大計。

孔子曾經對季氏說:「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是啊,謝安也有不能忍的時候。

公元357年,堂兄謝尚去世;358年,大哥謝奕病逝;359年,弟弟謝萬北伐失敗被廢黜;因二哥謝據早亡,謝氏家族拿得出手的政治人物幾乎沒了,一向引以為豪的謝氏家族面臨前所未有的政治危機。

謝安還能忍嗎?最起碼為了謝氏家族的政治地位他也不能再隱忍了,所以就有了公元360年的東山再起。謝安選擇出仕的對象是權臣桓溫,他做了征西大將軍桓溫賬下小小的司馬。

弟弟謝萬的被廢,除了自己的志大才疏不成器,很大原因也要拜桓溫所賜,謝安為什麼還要來他這裡做官呢?這就凸顯了謝安的過人識見與涵養。

東山再起的「不忍」實際上是另一種隱忍。

魯迅先生說過,真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

謝安何嘗不是那真的勇士呢?一方面直面國家的弄臣,可以幫助自己更直接地了解國家政局走向;另一方面,來「仇人」這裡做官為其服務,這也是一種姿態,有利於緩和兩個家族之間的緊張關係。

這需要謝安做出很大的犧牲,要承受來自社會輿論上的壓力,要承受來自心理上帶來的極大委屈。

御史中丞高崧就對謝安開玩笑說:「足下屢次違背朝廷旨意,高卧東山。眾人常常議論說,謝安石不肯出山做官,將怎樣面對江東百姓!而今江東百姓將怎樣面對出山做官的謝安石呢!」面對高崧的揶揄,謝安能說啥,只能面帶愧色不說話,還是一個字,「忍」。

謝安在桓溫賬下時間並不長久,但卻收到了良好效果。桓溫雖然位高權重,但因出身並不高貴,常遭士大夫們看輕,因為有了「天下第一名士」的加盟,虛榮心得到極大滿足;而謝安則得以近距離觀察和了解這位權臣的言行,為日後和他的鬥智斗勇積攢了寶貴財富。

郗超和桓溫關係密切,是桓溫的主要謀士。有一次謝安和王坦之一同去拜見郗超。天色很晚了也沒得到接見,王坦之便忍無可忍,要求離去。謝安就對他說:「就不能為了性命再忍耐一會嗎?」

是的,動心忍性,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方可在危難之處砥柱中流。

謝安終其一生都在踐行著隱忍之道,而且成就非凡有目共睹。所以啊,在我們平常的生活和工作中,當遇到自己不能容忍之事想要發作時,可以看看謝安,也許他會提醒你:再忍五分鐘又會怎樣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每周詩語丨《漢廣》:女神,都是遠觀的丨語音播報
恭祝大成至聖先師孔子誕辰 禮敬儒家文化
孔子:一個孜孜不倦的行動家
說《紅樓夢》女兒悲愁喜樂,賈寶玉和薛璠畫風相差太大了!
人文社科聯合書單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