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敬稱「足下」的來歷令人尷尬,一股濃濃的腳氣味兒

古代敬稱「足下」的來歷令人尷尬,一股濃濃的腳氣味兒

中國古代同輩之間習慣稱對方為「足下」,類似於現代漢語的「您」。這個詞首次出現在典籍中是《韓非子·難三》:今足下雖強,未若知氏。

一般來說,一個詞的誕生,必得先經過口頭語言再到書面語言。由此也可以證明,足下這個詞歷史悠久,至少在戰國時就已廣泛使用。

而據說,足下這個詞的來歷和晉文公重耳有關,還有著一段頗為尷尬的故事。

春秋時期,因為晉國國君之位的糾紛,重耳被迫流亡國外19年。流亡期間,狐偃、趙衰等人始終跟隨在他身邊,其中辛苦自不待言。

後來,重耳回到晉國擔任國君,這些跟隨他的人全都得到了封賞,唯獨忘了一個叫介子推的人。而介子推本就對富貴不在乎,獨自帶著老母隱居綿山。

晉文公知道後,派人到綿山尋找介子推,介子推避而不見。為了迫使介子推下山,晉文公想出了放火燒山的餿主意。

沒想到,介子推竟十分倔強,寧願和母親燒死在一棵柳樹下也不願下山。看到柳樹下介子推和母親的屍體,晉文公傷心不已,命人砍下那棵柳樹製成木屐。

以後,每當晉文公穿起這雙木屐,總會情不自禁的說:「悲乎,足下!」這就是「足下」的來歷,有著一股濃濃的腳氣味兒。

最初,「足下」是對下屬或臣子的愛稱,後來逐漸演變成同輩之間的敬稱,流傳2000多年而不衰,在古代小說或古裝電視劇里屢見不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沉香藝文志 的精彩文章:

南宋時評選的昭勛閣二十四功臣,只有五個武將,沒有王安石岳飛
史上最奇葩最特殊的官職,唐朝只有李世民一人,宋朝兩個
所有最先成熟的果子,不是自行掉落,就是被鳥兒啄爛
宋仁宗為何不重用王安石?一件小事讓他斷定王安石是奸臣
卞和獻璧為何兩次都被認為是石頭?全都是專家搞的鬼

TAG:沉香藝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