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外灘意景

外灘意景

《子夜》 茅盾

太陽剛剛下了地平線。軟風一陣一陣地吹上人面,怪痒痒的。蘇州河的濁水幻成了金綠色,輕輕地,悄悄地,向西流去。黃浦的夕潮不知怎的已經漲上了,現在沿這蘇州河兩岸的各色船隻都浮得高高的,艙面比碼頭還高了約莫半尺。風吹來外灘公園裡的音樂,卻只有那炒豆似的銅鼓聲最分明,也最叫人興奮。暮靄挾著薄霧籠罩了外白渡橋的高聳的鋼架,電車駛過時,這鋼架下橫空架掛的電車線時時爆發出幾朵碧綠的火花。從橋上向東望,可以看見浦東的洋棧像巨大的怪獸,蹲在暝色中,閃著千百隻小眼睛似的燈火。向西望,叫人猛一驚的,是高高地裝在一所洋房頂上而且異常龐大的霓虹電管廣告,射出火一樣的赤光和青磷似的綠焰:Light,Heat,Power!

外灘意景

油畫—外灘風景 作者:劉海粟 1964年

《上海的早晨》 周而復

緊靠著外灘公園門口的江面上,停著一條躉船,有上下二層。下面是碼頭,外灘到吳淞去的旅客要在這裡上上下下。一到夜晚,來往的旅客就少了,顯得十分幽靜。但船舷上掛著霓虹燈組成的四個紫紅大字:水上飯店,十分引人注意。凡是走過外灘大馬路的人,幾乎沒有一個人不看到這四個字。

一輛林肯牌的黑色小轎車穿過靠江邊的快車道,轉進外灘公園前面的廣場,降低了速度,慢慢開到水上飯店前面停了下來。車門開處,徐義德從裡邊跳下來,走上躉船,穿過走道,向右一轉,上樓去了。

外灘意景

水彩—外灘初晴 作者:冉熙 1985年

外灘印象 冰破一點春

在列車的地圖上 我劃一個激動而沉重的圈

嘈雜的斗笑和聊侃入我的耳 世紀的恥辱和動蕩入我的夢

外灘 在第二天的傍晚入我的眼

當夜色伴著我的凝思緩緩而來 黃浦江的濁浪便開始澎湃我的心坎

這裡的中國人曾經充當苦力軍 這裡的霓虹燈曾經迷醉鴉片煙

這裡的高樓曾經聳立著腐糜的異域風情 這裡的馬路曾經也一度被陌生人獨攬

從「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木牌 到血雨腥風的地獄龍華

從龍華黯淡悲戚的桃花 到震怒中華民族的慘案五卅

多少個暗無天日 多少個冤鬼忠魂 扎在胸口滴在地上流進黃浦江……

當晨曦送來光明的太陽 當壓迫送來勇敢的反抗和救亡

當中共一大的風雲際會在這裡神采飛揚 革命的火種便開始撒播四方 薪火相傳蔓延全新的勝利

全新的勝利開創了全新的紀元 全新的紀元帶來了全新的篇章

中國人不再充當苦力 霓虹燈不再紙醉金迷

放眼中山路和南京路的萬國建築 我只見歷史的滄桑和民族的自強

啊 外灘 新上海的濃縮

在金茂樓的高速電梯里 在明珠塔的球形倒影里 我看到了改革的力量和開放的輝煌……

當一隻遺落江邊的貝殼 滿載我的千絲萬縷入懷 黃浦江的崢嶸歲月 化成我久久的凝望……

外灘意景

油畫—外白渡橋 作者:陳抱一 20世紀30年代

外灘夜雨 臧志奇

這一上海的名句 乃如高腳的夜光杯

有意無意多少回 若有若無夢相隨

就是這般如雨情絲 而隱語的鄉韻

飄飄洒洒 入我的眼眉 柔曼的海關鐘聲 若宋畫寫意 落筆點染痒痒心境 慢慢湮開

葡萄酒的醉意 或許是為了 讓雨的情絲更情絲一些

黃浦江上的渡船 有溫藹汽笛淺聲回應 邊走邊聽

傘上的雨,以軟語

評彈上海故事

遠處的計程車

沙沙,沙沙疾行……

許多近現代著名作家都以外灘為場景來敘述故事,表達獨特的意境氛圍。人們熟悉的有茅盾的《子夜》和周而復的《上海的早晨》,等等。外灘的夜景最為美麗迷人。兩岸燈火通明,流光溢彩。江水、船隻無不讓人陶醉。沿岸防汛堤上散落的酒吧和休閑設施,使這裡成為市民和遊客夜間休閑的理想場所。

在藝術家筆下,外灘歷史建築群呈現出獨特的意境。劉海粟、陳抱一、冉熙等著名畫家曾在不同時期描繪過外灘的優美風景。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書問

外灘意景

書名:外灘映像:上海外灘濱水區概念性城市設計

作者:朱文一, 張弘, 范路

出 版 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定價:¥58.0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問科普 的精彩文章:

霧霾能引起兒童癌症嗎?
一無所有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無所有還玻璃心
阿里巴巴的兼并收購之路
中國偉大公司:機會、困難和阻力

TAG:書問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