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好的運動,是走路!
每天開車上下班,有電梯就不爬樓梯,有座位就不願站著……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全球四分之一的成年人身體活動不足。預防慢性病必須要「動起來」,但是如果運動姿勢不正確,也會給身體造成傷害。
步行被稱為世界上最好的運動,低碳環保,強身健體。今天,世界步行日,一起學習一些科學走路法,轉給久坐不動的他/她!
步行的正確姿勢
1.站直
可以想像有一條繩子連接你的頭髮,把你往上提拉。這樣可以讓頸椎合理支撐頭部的重量,舒緩頸部肌肉的壓力,而且頸部線條也能更流暢。
2.收腹提臀,雙肩抬起
從側面看,你的耳朵、肩膀、髖關節、膝蓋應該在一條直線上。
3.抬起下巴,眼睛平視前方
走路過程中,脖子跟隨身體自然向前移動,不要前後左右擺動,尤其不要「探著頭」。
4.抬腿邁出腳
從腳跟到腳尖「滾動」著落下,再抬另一隻腳。
5.曲臂擺
直臂擺容易使胳膊充血,引起不適。
注意事項
場所:塑膠場地、草地最好
健走要選擇空氣清新、視野開闊、安全的場所,最好有塑膠場地、草地。要避免在車流量大、空氣質量差的公路快走,且柏油路、水泥路面太堅硬,對膝蓋和腳踝衝擊力較大。
鞋衣:運動鞋護脊柱,衣服得透氣
鞋子要選擇彈性好、有足弓墊的運動鞋,能有效保護脊柱。衣服最好材質透氣、寬鬆,顏色以鮮艷的為主,或有反光條裝飾,可減少交通意外的發生。
步頻:每分鐘100步
走路速度太慢很難起到鍛煉效果,太快又容易造成疼痛和損傷,老年人尤其如此。一般情況下,健步走的步速以每分鐘100步為宜,身體感覺是微微出汗、可以用正常節律說完整的句子但不能唱歌。
步數:走夠6000步
健步走推薦每天1小時,按每分鐘100步算,每天6000步是比較合適的。但也不要盲目追求步數,尤其是老年人或身體狀態不好者。如果做不到抽出整塊時間鍛煉,也可分次完成,但每次最好連續走夠10分鐘以上。
時間:傍晚四五點最好
選擇在晚飯後鍛煉,應在飯後半小時,並將鍛煉結束時間控制在睡前兩小時,如晚上11點睡覺,9點就要結束鍛煉。
8種科學走路法
1.走一字步
功效:增加腰部力量,刺激腸胃蠕動,防治便秘。
方法:左右腳輪番踩在兩腳之間中線的位置,左右腳掌著地的同時,分別向左右兩側扭胯。運動量不用太大,走500米就夠了。
2.倒著走
功效:鍛煉腰部和背部肌肉,緩解腰背酸痛。
方法:盡量選擇平整的路面,周圍人比較少的環境,可以正走和倒走結合,每天走半小時。老人盡量不要倒走。
3.邊拍邊走
功效:鍛煉肺部,有助於呼吸通暢。
方法:兩手半握,虎口張開成弧形。左腳向前邁步的同時,雙手向身體兩側打開,在左腳落地的同時,右手輕輕拍打左胸,左手則向右側後腰處拍打。然後邁右腿,左手拍打右胸,右手拍打左後腰,一邊前進,一邊拍。
4.扭著走
功效:防止便秘,減少直腸癌的高發。
方法:類似於競走,在走路的過程中,加大腰和胯部的扭動,讓身體在行走中有節奏地扭起來。
5.甩手大步走
功效:讓腰背部肌肉得到舒張。
方法:行走時要注意上身挺直,下巴前伸,高抬頭,兩肩向後舒展,邁步大小以兩臂伸直的距離為宜,同時前後甩臂,一般以每分鐘80~90步為宜。
6.走走跑跑
功效:使脂肪燃燒速度加快。
方法:先快跑15秒,然後走路45秒,這樣交替運動20分鐘。也可快跑60秒,然後快走3分鐘,這樣交替進行30分鐘。
7.正步走
功效:鍛煉的同時擁有優美走姿。
方法:不用像軍人一樣姿勢標準,只要全腳掌著地,抬頭挺胸,目視前方,持續到身體有出汗的感覺即可。
8.墊腳走
功效:緩解腎氣衰退所表現出的雙腿乏力等。
方法:前腳掌內側、大腳趾起支撐作用。每天踮起腳走10分鐘左右,中間可以走走停停。


※漫畫:貓和狗的區別,可以說是很形象了
※白糖小姐和紅糖先生
※在ATM機取錢的正確方式
※建在樹稍的森林冒險步道,想去!
※當精緻的刺繡點綴在美麗的葉子上
TAG:少年科學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