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別讓這個現象耽誤了您的健康

別讓這個現象耽誤了您的健康

瞭望新聞周刊曾刊登的一篇文章講:中醫藥理論受困於西方醫學的理論藩籬,盲目地「削中醫之足」以「適西醫之履」,泯滅了中醫藥學獨有的特色和優勢,用已故的前衛生部中醫司司長呂炳奎先生的話說,就是「讓牧師領導和尚」,這顯然是有問題的。

有人認為,科學是能夠「實證」的,醫療的價值須具「可檢驗性」,有效的方葯應當經得起「重複」。而中醫治病,即使針對同一種疾病,今天用這個方子,可能明天就沒效果了,或者對這個病人有效,對另外的病人又無效了。據此,他們認為中醫藥不科學,甚至是「巫術」。其實,並非中醫不可重複驗證,只不過西醫重複驗證的是「病」,而中醫重複驗證的是「證」,例如《傷寒論》中的兩百餘首經方,重複了1800餘年,至今仍然療效卓著。(摘自《瞭望新聞周刊》)

社會的發展,癌症的發病率也越來越高。而癌症並非末日,傳統中醫藥在癌症方面的治療效果是有目共睹的。雖然中藥在抗癌防癌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臨床上我們也經常發現,正如瞭望新聞周刊所說的「牧師領導和尚」的現象,因為對中醫認識不夠,很多病人往往是先選擇西醫治療,走投無路後,才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選擇中醫治療,在選用中醫藥方面有著很多的誤區,而這也導致在抗癌防癌過程中錯失最佳治療時機,影響治療效果。

誤區一、把中藥當成最後救命稻草

許多腫瘤患者是在西醫多重治療以後,出現晚期的複發轉移並且無計可施時才去尋求中醫治療,亦或是在無法耐受放化療副作用的時,才採用中醫治療,中醫被當成「最後的救命稻草」。

「中藥對腫瘤病友來說,似乎只是沒辦法的辦法,更多是尋求心理上安慰。其實這是個誤區。」中華中醫藥學會腫瘤分會委員、杭州艾克(種福堂)中醫腫瘤門診部主任、武漢艾克中醫醫院院長孫彩珍說。中醫不是在西醫無計可施時,才去尋求的「最後的救命稻草」,一確診就可看中醫用中藥,早點讓中醫中藥介入,參與腫瘤治療全程,治療效果會大大提升。

她解釋,在手術、放化療的同時,中醫藥全程干預能事半功倍。術後用,可減少發熱、貧血等併發症,提高有關臟器的功能;在放、化療間歇期用,能增加對癌細胞的抑殺作用,從而提高療效,還能減輕因放、化療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抑制,白細胞下降,減輕嘔吐、腹瀉等消化道反應等。甚至很多化療葯里,本就有中藥成分。

此外,中醫藥還能作為單獨的治療方法,採取辯證與辯病相結合的原則,通過解郁、通絡、軟堅、排毒來抑制腫瘤的複發和轉移。

誤區二、迷信偏方,「以毒攻毒」治療腫瘤

部分患者抱著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到處尋找偏方,甚至偏信「以毒攻毒」的治療方法,迷信蠍子、蜈蚣、蛤蟆等毒性較大的偏方,大量使用毒性藥物抗癌,結果不僅起不到治療作用,反而造成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有的偏方只有四五味葯就號稱能治百病,這些往往都是猛葯。每個人體質不同,葯的耐受性也不一樣,亂吃反而會出事。

「我們對待同樣的腫瘤病人,用的葯也是不一樣的,在驗方的基礎上,會根據每個人的體質增減。以毒攻毒法,20年前我們採用過,後來發現當年複診的病人特別少就放棄了,這些療法雖然有時見效快,但是容易複發,副作用比較大,我們還是回到堅持自己獨創的「解郁、通絡、軟堅、排毒」大劑攻下法的路上,在確保安全用藥的前提下,該大膽用藥就大膽用藥,20多年的臨床實踐,確實救起了相當一部分人。」孫彩珍院長說。

誤區三、用人蔘、蟲草等進補藥抗癌

經濟條件好的腫瘤患者會選擇吃人蔘、蟲草等珍貴藥材來補身體,認為吃得越珍貴,效果就會越好。殊不知,這種觀念也是錯誤的,中藥治療講究性味和「辨證論治」,根據每個人病情和體質的不同進行搭配。一味用名貴藥物進補,可能會讓有瘀阻、痰凝、毒聚等實證腫瘤的患者病情加重,「閉門留寇」,越補越壞事。如人蔘性溫熱,野山參更是燥熱之品,放療患者本來就有熱毒,此時進補無異於火上澆油,讓病情加重。

腫瘤切不可妄補!你補下去的東西,腫瘤可能吸收得更多。打個比方,100元的補藥,身體可能只吸收30元,70元可能是被腫瘤吸收了。

用得不好,人蔘也是毒藥。為什麼這麼說?舉個例子,不說腫瘤,就是疔瘡,如果疔未潰之前而用人蔘等補藥,不僅疔瘡不好轉,反而會出現毒不外出,反向內攻,出現發熱等危象。古訓人蔘殺人是有道理的。

我們一般用野生龜板、野生紫靈芝,讓腫瘤病人補而不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藥 的精彩文章:

多年的肩周炎,用此方治好了
中藥注射劑為何仍然成為「公敵」
中藥注射液又發生召回事件,中藥注射液還能用嗎?
歷時120個小時,十多道工序,純手工熬制 我從未見過如此獨具匠心的養生之法
中國農大講座:中藥材產業技術發展專題

TAG:中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