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長期獻血功德無量,但短期內頻繁獻血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

長期獻血功德無量,但短期內頻繁獻血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


你獻過血嗎?距離你上一次獻血有多久了?你知道獻血需要間隔多長時間是安全的嗎?關於獻血你需要知道哪些知識?「問上醫」用美國家庭醫生的智庫為您介紹。

長期獻血功德無量,但短期內頻繁獻血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


獻血間隔有規定

在我國,單次全血獻血量通常為200-400ml,香港特區為300-450ml,台灣省為250-500ml。

除獻血量的規定外,大部分地區還規定兩次全血獻血時間間隔不得低於6個月(香港特區、深圳市、台灣省都為3個月)。此外,機采血小板獻血間隔不少於2周,不大於24次/年。因特殊配型需要,由醫生批准,最短間隔時間不少於1周。機采血小板後與全血獻血間隔不少於4周。全血獻血後與機采血小板獻血間隔不少於3個月。

之所以這麼規定,是因為短時間內頻繁獻血可能造成獻血者鐵缺乏。



實驗表明,獻血間隔短有鐵缺乏的風險

長期獻血功德無量,但短期內頻繁獻血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

獻血者每次獻出500ml血液,就會丟失約200-250mg的鐵。如果完全不使用鐵補充劑,獻血者平均需要約6個月的時間才能完全恢復體內的鐵含量,如果獻血者每天使用標準的鐵補充劑,這個時間會縮短到約90天。在美國,建議的獻血時間間隔為8周,但英國的一項研究顯示,對有些人來說,每8周獻一次血並不是一個健康的選擇。

該研究是一項涉及超過45000名獻血者的大型臨床試驗,用來明確頻繁(男性每8周一次,女性每12周一次)獻血是否不利於健康。研究人員為超過45,000名英國獻血者分配了不同的時間間隔:男性獻血者分為每12、10或8周獻一次血,女性獻血者分為每16、14或12周一次。按照分配的時間間隔獻血2年後,獻血者接受了記憶、注意力和其他心裡技能的標準檢查,還填寫了有關其身體活動習慣和生活質量的問卷調查。

研究結果於2017年9月20日發表在《柳葉刀》雜誌上。它指出,沒有證據表明頻繁獻血會造成「重大的不利影響」,頻繁獻血的人和其他獻血者的身體檢查情況沒有顯著差異,如耗盡捐獻者體力、減低精神敏感度或影響其生活質量。但1/4的頻繁獻血者在2年內會出現鐵缺乏相關癥狀。有些獻血者提出會出現疲勞、眩暈、「不寧腿」(腿部不適和不可抗拒的腿部活動)和呼吸困難等。



有愛心的您應該怎麼做?

長期獻血功德無量,但短期內頻繁獻血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

專家建議頻繁的獻血者可以與受血機構談談鐵缺乏的風險,並決定是否應該接受檢查或減少獻血頻率。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補充鐵元素,可減少鐵缺乏的風險。

現在,美國的一些血庫已經開始考慮獻血者的鐵水平,延長了鐵含量不足的獻血者的獻血時間間隔,或者向獻血者提供鐵補充劑。通常建議為普通的獻血者每年提供2-3次,但對於頻繁獻血的人,則需要提供6-7次。



審核時間:2017.9.26

編譯來源:U.S.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HealthDay News


關於驗血,醫生不會告訴你的9件事,點擊這裡了解更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問上醫 的精彩文章:

世界狂犬病日:關於狂犬病你不得不知的科普知識!
哪件事對預防高血壓最有效?持續25年的科學研究告訴您答案
醫學漫畫:脂肪肝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TAG:問上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