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進了橋溪古韻還不了解他,你只能算是夢裡客家人!

進了橋溪古韻還不了解他,你只能算是夢裡客家人!

五年前,因參與編撰《橋溪古韻》的緣故,筆者曾撰文對雁洋橋溪村先賢朱芷秀的生平事迹作簡單的梳理,並對其《步陳達三韻和詩四首》進行解析,藉此論述朱芷秀的儒商風範。劉奕宏先生曾根據李永慶所藏朱芷秀手稿,整理出《迎春詩》二首,指出朱芷秀對橋溪人文提升的重要作用。朱芷秀雖善吟詠,但因為沒有專集傳世,所以關於其詩文的隻字片語皆彌足珍貴。近日,筆者在閱讀彭煒瑛的《趣園詩鈔二集》時,發現其中收錄朱芷秀的詩文兩則,試做解析,希望能藉此展現一代客商的儒者形象。

朱芷秀(1876-1938),一作芝秀,原名湘源,又字蘭芬,號沅父,廣東梅縣雁洋堡橋溪村人。少讀詩書,極富文采,頗得師長器重。後遵父命,棄學從商,繼承祖業,在廣州「順昌行」進行商貿活動,其業務擴及荷屬東印度爪哇島(即今印尼)。此外,香港的「義順源」商行,梅城的朱氏「致安堂」大藥房,都是朱家的產業,可謂盛極一時。經商之餘,朱芷秀與文人學者多有交往,與著名學者侯過、古直、饒芙裳、廖道傳等相交善。民國七年(1918),朱芷秀重金收購南海葉夢龍的《風滿樓集帖》原石碑刻進行精拓,輯印成《五峰仙館風滿樓集帖》一百部,惠贈師友,嘉惠學林。

朱芷秀像(保存於雁洋三鄉中學)

彭煒瑛(1859-1931),字少穎,光緒十四年(1888)舉人,梅城下市攀桂坊人。曾任長樂書院院長、南雄中學堂教習、廣東高等巡警學堂校長。民初,他曾受嶺東鎮守司令林激真之邀,任職惠陽。1916年,廣西南丹土州(今廣西河池市南丹縣)改土歸流,被任命為彈壓委員,負責刑名錢糧等事,為官兩袖清風。另外,他曾出任東山初級師範學堂教習。著有《趣園詩鈔初集》二卷《二集》三卷附《讀史摘詠》一卷《集外詩》一卷《趣園文存》一卷《趣園楹聯采存》一卷等。張芝田、黎璿潢編輯的《梅水詩傳再續集》收錄有彭肇穎詩二首,篇首小傳記載:「彭肇穎,號趣園居士,舉人,設館東門城內授徒,能詩,著有《趣園詩鈔》。」由此可知,因 「少」與「肇」,客家話音相近,彭煒瑛和彭肇穎為同一人,因為其父親名為穎仙,故其別號少穎、肇穎。

筆者所翻閱為《趣園詩鈔二集》三卷本。該書卷首收錄有朱芷秀題辭二首,書札一則,現全文移錄,並作解析:

如仙好句如椽筆,弔古傷今獨往來。

生有性靈兼學識,言之所發見通才。

人境精廬德不孤,後先輝映握靈珠。

分明一管生花筆,除卻青蓮問有無。

朱芷秀故居——橋溪繼善樓。(賴俊權 攝)

彭煒瑛性耽吟詠,《趣園詩鈔二集》共三卷,卷一又名《嶺海吟存》,在廣州惠州時作;卷二又名《桂游吟草》,在粵西時作;卷三又名《課餘隨筆》,為歸里授徒時所作,共計收古今體詩239首。書後附錄有《讀史摘詠》《集外詩》《趣園文存》《趣園楹聯采存》等篇什,收羅豐富,平生所歷,課徒所感,皆有吟誦。鄉賢饒芙裳在題辭中稱讚其:「先生生有湧泉思,揮灑吟壇筆一枝。能使語言出肺腑,不須肥瘦較腰肢。千秋之後誰歌哭,五嶺以南見旗鼓。派別任人說唐宋,高齋只著自家詩。」1912-1915年前後,彭煒瑛曾在廣州居住,與饒芙裳、朱芷秀相交善,兩人對彭煒瑛的詩風十分熟稔,所以不約而同地讚歎他的「如椽筆」、「湧泉思」,並且認為這是「生有性靈」,發自肺腑,是才、學、識的生髮,所作詩作自有風格。

早在光緒二十九年(1903),丘逢甲在《嘉應彭孝廉煒瑛序》中就曾指出:「詩有唐音,此世所謂難能者也。同年彭少穎孝廉詩乃有之,可貴矣。……昔歲己丑與黃公度京卿同出都,小住滬瀆,相與倡為詩界之變革,不十年而其說乃大行中國……詩固不能以唐限,世界之變已極,有文字以來所未有,其影響之及於詩界者甚大……少穎已為今之詩人,其詩且與世變俱進而未有矣。涉趣園與人境廬吟聲相聞,他日過梅,固當有以證吾言者。」由丘氏的評價可知,彭煒瑛詩宗唐風,他的涉趣園與黃遵憲的人境廬相距不遠,受黃遵憲的影響,兩人在詩詞創作上聲氣相通,對「詩界革命」之說有所發揚。故此,朱芷秀有「人境精廬德不孤,後先輝映握靈珠」之語,並以李白的詩歌造詣相讚許,期望其發揮才思,捻一管生花妙筆,創作更多的詩作。

《五峰仙館風滿樓集帖》的冊頁(魏金華 藏)

除贈詩外,卷首還收錄朱芷秀致彭煒瑛書札一則:

芝秀貽書

奉讀大著,欽佩莫名。鄙意以為,《趣園詩鈔》多抒寫懷抱、吟詠景物之什,有合於興觀群怨之旨。《讀史摘詠》則上下二千餘年政治之得失,人物之臧否,如數家珍,尤為有關世道之作。

昔白樂天與元微之論詩書有言:「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時。時之來也,為雲龍,為風鵬,勃然突然,陳力以出;時之不來也,為霧豹,為冥鴻,寂兮寥兮,奉身而退,進退出處,何往而不自得哉!仆志在兼濟,行在獨善,奉而始終之則為道,言而發明之則為詩。謂之諷喻詩,兼濟之志也;謂之閑適詩,獨善之義也。」

今先生之《趣園詩鈔》其閑適詩乎?《讀史摘詠》其諷喻詩乎?異日者風雲際會,本所學以兼濟天下可也;嘯傲林泉,適於心以獨善其身亦可也。先生倘許我為知言乎?請速付梓人,以公諸同志,裨益後學,勿以名山一卷自秘,是則仆所殷殷切盼者也。謹貢芻言,以備採納。

白居易的《與元九書》是討論詩作理論的千古名篇,在與元稹的討論中,白氏自認為,「凡所遇所感,關於美刺興比者」,謂之「諷諭詩」。「或退公獨處,或移病閑居,知足保和,吟玩性情者」,謂之「閑適詩」。「諷諭者,意激而言質;閑適者,思澹而辭迂。」朱芷秀認為彭煒瑛的詩作,本乎《詩》三百篇之旨,有唐人風尚,興之所至,有感而發,多切合世道之作。其《趣園詩鈔》可以歸為「閑適詩」,至於歌詠歷代人物的《讀史摘詠》則可歸為「諷喻詩」。

《趣園詩鈔》書影。

彭煒瑛一生優遊廣州,課徒授學;出宰廣西,博得清名。朱芷秀深知其人生際遇,以「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相期許,並且極力支持其刊刻詩集,裨益後學。值得一提的是,朱芷秀對鄉賢的著作刊刻,多有資助,民初,曾經助刊梅縣學者鍾用和的《粵省民族考原》《卷密精廬敁言》。民國二十四年(1935)就曾資助古直刊刻《層冰堂五種》(《曹子建詩箋》《阮嗣宗詩箋》《陶靖節詩箋》《陶靖節年譜》《層冰文略》)等著作。彭煒瑛《趣園詩鈔》的刊印應該也有朱氏的大力資助。

因經商關係,朱芷秀常年在廣州居住,當時詩詞結社之風盛行,受其影響,朱芷秀多結交文人墨客。廖道傳有《醉歌行·朱芷秀席上作》一首:「朱侯好客喜置酒,座上客來多酒友。興酣一杯復一杯,不使金樽空在手。朱侯豪飲舊有名,況曾萬里瀛海行。西域葡萄致千斛,百川浩吸看長鯨。」由此可見,朱芷秀常招攬師友作詩酒之會。彭煒瑛應該是其座上賓。加之有同鄉之誼,朱芷秀自然對彭煒瑛這位鄉前輩有更多的尊重和理解。

圖為位於橋溪的「芷秀廊」。(陳雲 攝)

通過對兩則詩文的分析,可以說朱芷秀對彭煒瑛詩作的評價是中肯的,其情真,其意切,切中肯綮,頗有根柢。有感於朱芷秀的深情厚誼,彭煒瑛從廣州歸里之際,曾寫下一首送別詩贈給饒芙裳和朱芷秀:「在山泉比出山清,出處終須界自明。歸去家園最相憶,一樓風雨故人情。」其窮通之變的哲思令人欽佩,其蘊含的依依深情使人感傷。

作者簡介:郭銳,河南洛陽人,史學碩士,現為中國客家博物館文博館員。

郭銳:《鏡里乾坤大——儒商朱芷秀的快意人生》,《客家文博》,2012年第2期。

劉奕宏:《五指峰下體驗「知書識禮」》,劉奕宏個人博客:http://blog.mzsky.cc/u/96067/blog_136651。

朱富發、楊英:《朱芷秀》,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東省梅縣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梅縣文史資料》第二十二輯,1992年,第144頁。

郭真義:《丘逢甲佚文佚詩摭述》,《嘉應學院學報》,2015年9期,第20頁。在該文中,因為分析丘逢甲佚文《嘉應彭孝廉煒瑛涉趣園詩鈔序》與佚詩《次韻答彭少穎同年龍川七絕二首》的需要,對彭煒瑛的生平事迹多有考訂。

張芝田、黎璿潢:《梅水詩傳再續集》,1978年台灣鉛印2005年梅州翻印本,第84頁。

彭煒瑛:《趣園詩鈔二集》,民國十年(1921)梅縣泰豐興鉛印本,1冊,廣東中國客家博物館藏,2013年李永慶捐贈。

轉引自《丘逢甲佚文佚詩摭述》,第19頁。

廖道傳著,廖國薇、梁中民點校:《三香山館詩集》,中山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147頁。

《趣園詩鈔二集》卷三《自廣州回里留別芙裳芝秀》四首之四,第14頁。

編輯:文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梅州僑鄉月報 的精彩文章:

TAG:梅州僑鄉月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