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報名:暗物質不發光?不放電?那我怎麼發現它……
點擊文末鏈接,報名參加。
暗物質是21世紀物理學最大的謎題之一。天文觀測表明,如果宇宙僅是由目前已知的那些可以發光(各種類型的電磁波)的物質構成,則對於宇宙的結構和運動觀測與理論並不匹配。若想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假設存在不發光的物質,即不帶電,不參與電磁相互作用的物質。人們把這種物質稱為暗物質。
預言中暗物質的量是我們已知宇宙物質的5倍。但目前並不知道暗物質的本質是什麼。人們認為暗物質應該是種粒子,有多個可能的候選者,最受關注的是弱相互作用大質量粒子(WIMPs)以及軸子(Axions)。後者正是Wilczek與諾獎獲得者物理學家溫伯格一起提出的。無論是WIMPs還是軸子,現在我們都還未找到其蹤跡,尋找暗物質之旅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上海科普大講壇第83講:暗物質
活動時間
2017年10月1日(周日)
14:00-16:00
(請提前30分鐘簽到入場)
活動地點
上海科技館2號樓7號門
(行政辦公樓報告廳 )
報名規則
1. 名額有限,欲報從速;
2. 參與者需為12歲以上人群;
3. 參與者需點擊文末鏈接進行活動預約,包括青少年,一人一票;
4. 報名成功的觀眾將於9月30日前收到簡訊,活動當日憑簡訊簽到;
(點擊文末鏈接報名)
5.敬請注意,如累計三次報名而未參加活動,將計入黑名單,限制參加半年內的大講壇活動。
6.本活動專家報告語言為英文,活動現場免費提供同傳翻譯及設備,請憑藉本人身份證、護照或駕駛證等有效證件租借,一個證件僅限租借一台設備。
活動議程
14:00-14:10 主持人開場
14:10-15:10 專家報告
15:10-16:00 觀眾互動問答
專家介紹
弗朗克?維爾切克(Frank Wilczek)
弗朗克?維爾切克(Frank Wilczek),1974年獲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學位。1980年晉陞為普林斯頓大學教授,2000年至今任麻省理工學院物理系教授,並曾於2007年和2008年分別擔任北歐理論原子物理研究院和牛津大學的訪問教授。2017年就任李政道研究所所長。Frank Wilczek是當今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和數學家之一。他的研究領域涉及凝聚態物理、天體物理和粒子物理等多個研究領域。他提出並參與了軸子、任意子、漸進自由、夸克物質的色超導性、量子場論以及時空晶體等理論的發展。其中,因發現了量子色動力學中的漸進自由,他和大衛?格羅斯(David Gross)、休?波利策(H. David Politzer)共同獲得了200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除此之外,Frank Wilczek因其在理論物理學領域的貢獻和成就,獲得了包括櫻花獎、狄拉克獎、邁克爾遜莫雷獎、洛倫茲獎等十幾個獎項。他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和荷蘭科學院外籍院士。
指導單位: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
主辦單位:上海科技館、上海科學傳播與發展研究中心、李政道研究所、李政道圖書館、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
以上文章及圖片(除標註外)
均為上海科技館所有
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為了更大的腦容量,尼人付出了什麼代價?
※看見神經:從卡哈爾到現代神經解剖學 | 神經專欄
※泡學與戒擼吧:戀愛資本主義時代的極端男性群像
※留學博士三年畢業,他們卻從不熬夜
※永遠的講者——憶鍾揚
TAG:知識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