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康熙賜「山東學究」匾額的人是誰?

康熙賜「山東學究」匾額的人是誰?

【古膠州名人】

張謙宜(1650—1733)名張庄,字謙宜,一字稚松,號山農、山民,晚年自稱山南老人,以字行世。松山張姓後裔,膠州城水寨人,晚年遷居今屬膠南的南鄉松山子,清朝著名經學家、方誌學家、文學理論家、古文家和詩人。

他出身於學問世家,自幼深受家庭熏陶,加之天分極高,少年時代便「以詩名負其雄才推到一世」;中年博覽群書,「尤潛心宋儒性理之學」;晚年考中進士,在禮部謀了一個閑職。他是一個老學究,把心思全用在著書立說上,根本不留戀官場。康熙見他學富五車,才高八斗,便請他做四阿哥和十四阿哥的老師。張謙宜執教甚嚴,不避權貴,視皇子如平民。一次四阿哥讀書不用功,被他毫不客氣地以跪磚頂碗處罰。這事傳到康熙那兒,龍顏大怒,怒斥道:″我兒子學為天子,不學亦為天子!″這位來自山東膠州的老先生只認死理,竟觸龍顏反駁道:「學為堯舜之君,不學為紂桀之君!」康熙心裡雖然惱火,但又不得不承認這個老學究說的不無道理,只好拂袖而去。

古膠州——板橋鎮

為此,康熙賜其「山東學究」匾額。張謙宜著作很多,除當世編輯成集外,「未及纂錄者凡數百卷」。他的著作內容包括經史、地理、詩文、理論、方誌、譜牒、傳記等,數量之大,範圍之廣,在山東膠州學者中首屈一指,在明清山東學者中也少見。

康熙發現他很貧窮,就想讓他發點外財,便將一位貪官逮捕了,並聲稱只有四阿哥的師傅講情才能釋放,那意思明擺著是讓張謙宜揩點油水。貪官的家人立即攜著千兩銀票去雍王府拜見張謙宜。一進屋,張謙宜正在聚精會神地看書,來人把銀票遞上去,並說明原委。張謙宜眼不離書,把銀票用袖子拂到地上,說了聲「該殺」。康熙知道後,嘆了口氣道:「唉,這個山東學究真乃書獃子!我原想讓他做幾年官,看來確實不是做官的料,就讓他教一輩子書吧。」於是,康熙召他入殿,鼓勵了一番,又送他不少禮品,然後讓他回家教書。張謙宜聽說讓他回老家膠州,竟高興地向康熙連磕三個響頭。

康熙死後,四阿哥胤禛做了皇帝,是為雍正。雍正登基後,忽然想起了自己的恩師張謙宜,如果不是他當年嚴格要求,使自己學到了比別人更多的知識和道理,怎麼能勝出眾兄弟順利登上皇帝寶座呢?他下詔讓老師進京做官,也好享幾年榮華富貴。遠在膠州的張謙宜聽到雍正要召他入京的消息,嚇得心驚肉跳,以為是自己當年對四阿哥要求太嚴格,現在學生當了皇帝要治老師的罪,便在當天夜裡吞金扣子自盡了。有《親齋詩選》二卷,《四庫總目》傳於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熙 的精彩文章:

康熙命令施琅,率領清軍水師2萬餘人收復,自古台灣就是中國的!
她是康熙皇帝的妃子,同時也是清朝最悲劇的皇太后
康熙當年在此平定葛爾丹50多部影視劇在此取景,每張照片都像油畫
揭秘「四阿哥」爭權奪嫡的大本營:雍和宮

TAG:康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