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鄰國有個地方叫「中國」,不管怎麼申斥,就是不肯改名

鄰國有個地方叫「中國」,不管怎麼申斥,就是不肯改名

中國,這兩個字在中華民族的典籍中很早就已經出現,表示古時的中原地區,是一個泛稱,在中國的古代文獻經常運用,如:《孟子·滕文公上》說「陳良產地,悅周公仲尼之道,北學於中國」。又如《莊子·田子方》說「中國之君子,明乎禮義而陋干知人心」等等。「中國」二字頻繁出現,屢見不鮮。

新中國成立後,我們就用「中國」稱呼中華大地。而日本的地圖裡居然有個地方也叫「中國」,這明顯抄襲我國的古名,中國多次要求日本改名,它卻不肯改名。

日本這個「中國」地區,大約有3萬平方千米,約750萬人口,是指日本中部地區,這名字明顯是抄襲我國古文獻「中國」二字,類似抄襲還有日本的「九州」,我們知道,九州古稱中國的古稱,是指遠古時代中原大地被分為九大洲,所以九州代表中國。現在日本「中國地區」的人還保留著濃厚的唐朝文化,建築模仿唐朝的風格,女人梳著唐式髮髻,塗著唐式口紅,穿著大袖漢服等,從這裡,我們可窺探日本人對中國文化的極力崇拜,從而也可知道,日本死活不肯改名的一些不可告人的心裡想法。

秦始皇建立統一的秦國後,為了尋找長生不老葯,就派徐福帶著三千童男童女,東渡海外,尋找仙藥。但徐福東渡之後再也沒有回來,據說徐福來到了日本,他眼看日本島還處於原始人鑽木取火的時代,就幫助其開疆拓地,傳授日本土著農耕技術,從而帶領日本快速進入人類文明時代。

徐福之後,日本非常羨慕古代中國的輝煌燦爛文化,各朝各代都派使者來中原向皇帝上貢,並學習中國文化,如中國政治制度、經濟策略、以及在人文、中醫、繪畫、書法、文學、棋藝、茶道等方面,都像搬運工一樣照搬,尤其是大唐文化,日本簡直佩服得五體投地,天天模仿,時時想超越,但不論日本怎麼努力,它始終在文化藝術方面遠遠落後於中國。

近代,日本通過明治維新走上經濟振興之路,它雖然經濟發展了,但在文化藝術方面對比於中國卻自感異常自卑,如:中國的一幅《清明上河圖》的文化內涵,就耗盡日本幾代人的努力也達不到的高度。日本的木式建築全鄐抄襲模仿中國建築金字結構的圖紙。日本的節日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哪一件不是來自中國?連日本的國寶木屐都是由中國流傳過去的。

所以,日本很想把整個中國文化變為自己獨一無二的文化,成為自己萬丈高樓的文化根基,從而增強自己民族的文化自信心,捨棄「經濟的巨人,文化的矮子」的標籤。其中,二戰時,日本想吞併中國,瘋狂掠奪我國的古董文物,運回日本,收藏在其博物館裡,這也是「文化的矮子」的典型心理體現。

這次,日本竊取「中國」的名稱,死活不肯改名,其心裡想法是一樣,就是由羨慕崇拜變成無理佔有的心理過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私享心悟 的精彩文章:

晚清最神秘組織,年輕女子組成,起義失敗後女首領被制人體標本
他是民族英雄,卻被砍頭,劊子手不忍殺他自刎,一品官卻家徒四壁
世界至今下落不明的四大寶藏,找到任何一個,你就是世界首富
二戰時,日本研製一種缺德的生化武器,讓美軍吃盡苦頭讓日本蒙羞
一個美國人滅了20萬日本人,日本要他道歉,他的回應正義凜然

TAG:私享心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