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學良為何屢屢「受制」於楊宇霆?主要原因還是張學良自己

張學良為何屢屢「受制」於楊宇霆?主要原因還是張學良自己

《少帥》,隨著劇情的發展,張學良終於把楊宇霆殺死。從張學良的角度來看,楊宇霆確實不把他當回事,但楊宇霆也是有功績的。張學良殺楊宇霆,里里外外透著無奈。

說起楊宇霆,他是不可多得的人才。16歲考中秀才,清朝滅亡,科舉廢除,他赴日本士官學校留學。回國後,進入奉系,由排長、連長,晉陞為軍械廠廠長。張作霖賞識他的才幹,任他為二十七師參謀長。此後他協助張作霖,成為張作霖身邊的紅人,在東北有「智囊」、「小諸葛」之稱。

人,一旦出名,一旦成為當權者身邊的紅人,「任性」也隨之而來。楊宇霆就是如此,他雖是北洋軍閥時期奉系軍閥首領身邊的紅人,但他卻有著一副古代天子重臣的派頭。

楊宇霆在協助張作霖時,有四大功績:一,建立東北海軍,使軍隊自成體系,增強了部隊實力。二,制定田賦制度,從軍閥、地主手中挖出大量未開墾的荒地讓農民耕種,發展生產,增強了東北的經濟實力。三,修築戰備公路,當時東北的南滿鐵路權歸日本,修了戰備公路,交通運輸不受日本挾制。四,督辦奉天兵工廠,自製武器彈藥裝備軍隊,增強了防衛能力。

日本人向張作霖要求在東北實行「雜居」時,楊宇霆認為這是袁世凱賣國二十一條第十六條的翻版,主張不予答應。

四大功績奠定了楊宇霆在奉系內的地位,也使他變成了真正的「天子重臣」。

這位以「天子重臣」自居的楊宇霆,犯了與史上眾多天子重臣一樣的錯誤,與「後繼之君」關係緊張。

1925年,郭松齡倒戈反奉,其中有整倒與他積怨較深的楊宇霆留學生派的因素。後,郭松嶺兵敗灤州遇害,了卻了楊宇霆的一塊心病,卻多了張學良一塊心病。

1928年,張作霖在皇姑屯車站遭日本人暗算身亡。楊宇霆的處境變的複雜,此時的楊宇霆沒有在意與張學良之間的矛盾,反而以「託孤之臣」自居。東北易幟,楊宇霆堅決反對,他認為不應該服從蔣介石,與張學良有了新的矛盾。他經常規勸張學良戒毒,批評他不問政事。

張學良吸毒一事,楊宇霆非常憤怒。他曾大怒道:「漢卿子承父業,如此下去,抽死得了。」有一次,有官員見不到張學良,楊宇霆便帶領那位官員到帥府,怒氣沖衝到張學良卧室外,踹門並大聲嚷道:「我是楊麟閣,快起來,有公事。」見到張學良,楊宇霆指著張學良說道:「老帥在世可不這樣,混帳東西,你若這樣,東北的事能幹好嗎?」。這派頭,大家也能看出來,與史上的「託孤大臣」一模一樣,甚至比古代的「託孤大臣」還要跋扈。

楊宇霆對張學良的態度是強硬了些,可這不是楊宇霆一個人的原因,假如張學良不吸毒,假如張學良勤政,楊宇霆還有這樣的機會嗎?沒有。

日本人對東北覬覦已久,他們知道楊宇霆是東北的幹才,急切想離間楊宇霆和張學良。於是,日本人送給張學良一本《日本外傳》,將張學良比作豐臣秀吉,將楊宇霆比作篡位的德川。暗示張學良,楊宇霆是他身邊的隱患,要及早除掉。

張學良中了日本人的奸計,但仍猶豫不決,三次擲銀元問卜後才下了殺楊的決心。

楊宇霆和常蔭槐被殺後,陳屍老虎廳,翌日清晨,張學良召集張作相、翟文選、王樹翰、孫傳芳等東北保安委員會委員進府,宣布此事經過。眾人乍聞之下,驚愕萬狀,面面相覷。

楊宇霆的死,形同於古代皇帝誅殺託孤大臣。可張學良畢竟不是古代明君,誅殺楊宇霆,只是他張學良的無奈之舉,體現了張學良駕馭不了這樣的能臣幹將。

從統一的角度來講,張學良有大功,楊宇霆是阻礙統一的,他反對東北易幟。但從奉系的政治、軍事、經濟等角度來講,楊宇霆比張學良更加出色。

當然,兩人都有優點和缺點,不能簡單的用好壞來形容。至於二人的是非功過,權威資料都有定論,在此不做詳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這樣的歷史很有趣 的精彩文章:

李宗仁下令釋放張學良,看守特務就是不放,這個特務啥來歷?
歷史上的朱元璋真是流氓成性的暴君?

TAG:這樣的歷史很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