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互聯網手機下半場拼的是戰略思維!小米和榮耀誰更勝一籌?

互聯網手機下半場拼的是戰略思維!小米和榮耀誰更勝一籌?

2017年,可以說是智能手機的一道分水嶺。一季度,小米手機銷量在連續幾個季度下跌後終於逆轉,出貨量大增21.6%;不久之前,iPhone X發布開啟下一個十年,庫克說智能手機進入新的階段;在GMIC大會上,榮耀總裁趙明則表示,互聯網手機在今年迎來新的拐點。

iPhone十周年

智能手機不是單點而是思維之爭

進入下半場的智能手機,要拼的究竟是什麼?產品、技術、市場、渠道、營銷、模式、性價比……似乎每一個單點都很重要,但智能手機的競爭一定是單點競爭。任何一個單點,不同手機廠商都可向彼此學習——事實上它們確實在這樣做。而且智能手機是世界上最複雜的消費品,它涉及到硬體、軟體、服務、設計等等。其中渠道、營銷、服務比所有的產品包括汽車都更複雜,它的競爭同樣複雜。

回望前10年,智能手機的玩家有黯然離場的諾基亞們、有日暮西山的HTC們,有強勢崛起的小米們、有穩坐釣魚台的華為們,然而不論哪類玩家、不論成功失敗,都不是受單一原因影響。只有單點優勢的智能手機,都未能大獲成功。鎚子、一加有不錯的產品競爭力,然而卻只能做小而美品牌;索尼、夏普有很強的黑科技,但卻都被邊緣化;黑莓有獨具特色的商業服務體系,也難逃衰落的命運……

波詭雲譎的智能手機市場,究竟有沒有可以摸索的規律,有智能手機的「成功學」?

這幾天,恰好在《金融時報》中文網看到一篇深度文章:《榮耀手機的戰爭與和平》,讓我對榮耀這個品牌有了更系統的認識,也給我帶來一定啟發,那就是智能手機的競爭本質,一定是戰略思維之爭。第三方機構賽諾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8月,榮耀手機整體銷量達3513.1萬台,在中國互聯網手機市場上居於榜首,銷售總額為506.56億元,遠超其他互聯網品牌。今年1-7月份,榮耀每個月的銷售額同樣是互聯網手機中的第一。榮耀穩坐互聯網手機老大寶座,《榮耀手機的戰爭與和平》一文認為「榮耀打法」和「榮耀新思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放眼整個行業來看,智能手機競爭的焦點,都將是打法和思維。這兩者不是孤立的,什麼樣的思維決定了什麼樣的打法,思維是道、打法是術。說到底,智能手機競爭是戰略思維之爭。

智能手機越來越像但這只是表象

人們總會關注智能手機單品誰抄襲了誰,然而這不過是智能手機們彼此學習的一個細節而已,智能手機向彼此學習的地方比這個更多。2017年智能手機們更是變得越來越像,不只是在產品層面,而是渠道、技術、營銷、模式方方面面,看上去大家正在不斷求得公約數。

?產品層面,雙攝、全面屏、快充、無線充電、防水,均是一家先做最後再普及到所有手機,今年iPhone X的賣點全面屏、Face ID、無線充電,均不是首創,不再千機一面,賣點卻變得雷同;

?渠道層面,伴隨線上紅利不再,榮耀以輕資產模式突進線下,雙線布局大獲成功,曾經只做線上渠道的小米,也以「新零售」之名,重資產投入大力發展線下渠道,今年年底要開到 200 家,未來三年要開到 1000 家;在線下市場深耕多年的OV們則在線上發力,今年618購物節的榜單上,它們的身影終於出現了;

?營銷層面,曾經只有OV為代表的線下品牌推崇的代言人模式,也在被互聯網手機品牌們學習跟進,榮耀牽手胡歌,小米簽約梁朝偉、吳秀波、劉詩詩、劉昊然等多位代言人,或許,蘋果尋求iPhone代言人只是時間問題;

?技術層面,在蘋果、華為們先後通過自主研發處理器體現出核心優勢後,小米在今年發布了首款自主研發處理器澎湃S1;榮耀Magic首次引入AI理念並技術落地後,每個手機廠商都打起了AI的牌。

?模式層面,智能手機都在嘗試軟硬體和服務一體化,都在成為互聯網服務公司,蘋果在賣力地推廣Apple Pay、Apple Music等互聯網服務,安卓手機廠商們同樣在進入更多互聯網服務領域。

榮耀9發布會

智能手機在每一個領域都在互相借鑒,進而變得越來越像,然而這種相似只是表面的,正如前文所言,智能手機競爭的本質是思維之爭。江山易改稟性難移,一個企業的基因決定了其思維方式,儘管這個思維方式可以不斷進化迭代,卻很難有質的改變。智能手機在每一個領域都彼此借鑒,然而思維,卻是難以被複制的。

曾經想要直接複製小米互聯網思維的玩家都失敗了,榮耀結合自身特性、迎合互聯網手機高效率、輕資產、與用戶無障礙溝通的特性,形成獨特打法,取得了成功;小米做「小米之家」,表面上看是在學習蘋果Apple Store或者無印良品,但它真正要做的是「新零售」,用互聯網技術讓零售做到電商的效率,這個思維與蘋果或者無印良品是完全不同的,這讓所有手機品牌側目。

總而言之,只有形成符合自身特性的思維方式的玩家,才能在智能手機市場佔據一席之地。未來,智能手機的競爭也只將是戰略思維之爭。

互聯網手機雙巨頭誰將走得更遠?

不同手機品牌都形成了各自的戰略思維,其中互聯網手機玩家的戰略思維最為獨特。賽諾數據顯示,從1-8月銷量和銷售額來看,榮耀和小米已成為國內互聯網手機的「雙寡頭」,兩者的銷量和銷售額將排名第三的魅族甩開了不小的距離,榮耀和小米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戰略思維。

1、小米:互聯網思維2.0,手機成了用戶槓桿

小米的互聯網思維最廣為人知,在互聯網+大潮中,雷軍成了互聯網思維的佈道師,提出了「專註、極致、口碑、快」的七字訣。不過,今天小米的互聯網思維已經進化了,小米生態鏈無所不包,顯然不再符合「專註」這個特性。雷軍現在更多是在強調單品爆款戰略——做一堆產品,只要有一款爆品就可以在流量、人氣和口碑上得到釋放,而單品爆發往往是因為極高的性價比,如小米手環。

在手機上,小米的變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強調創新黑科技,加強對底層技術的布局,小米手機5的「10個黑科技」成為業界笑談,小米MIX的全面屏則是其在主打的又一個「黑科技」,小米自主研發處理器也是在強化底層技術能力。另一個是性價比2.0,雷軍說是低價高質,不再談跑分但依然強調性價比。在渠道上,小米大力發展小米之家,利用粉絲經濟效應,向其粉絲售賣具有小米元素的百貨,官方表示現在已經成為坪效第二的線下零售店(坪效第一是蘋果體驗店)。

對於小米來說,手機只是它獲取和黏住用戶的手段,由於依然強調性價比,所以很難從硬體直接賺錢,它最終將通過生態鏈產品和服務獲利,生態鏈業務的成功又可以反哺手機形成更高的性價比。

雷軍

看上去小米在學習蘋果的Apple Store、軟硬體服務生態,但兩者戰略思維是完全相反的,蘋果更加專註,每年一代產品釋放果粉需求,沒有性價比可言,暴利定價讓它拿走了91%的市場利潤。蘋果體驗店不走百貨模式,只有蘋果自有產品線(Mac、Pad、Phone和周邊配件)和少量第三方商品,蘋果是教堂,小米是集市。

2、榮耀:榮耀新思維,專註於手機市場。

榮耀剛面世時,承載著華為狙擊小米的重任。不過,作為一個新生品牌,榮耀要突圍並不容易,生搬硬套小米模式也沒意義,四年下來,榮耀形成了獨特的戰略思維。

在渠道上,榮耀形成了獨特的渠道哲學。

榮耀採取雙線布局策略,現在線上線下銷量已近五五開,渠道均衡發展,覆蓋不同用戶群,小米線下比重、OV線上比重都還比較弱,沒有榮耀渠道均衡。

榮耀渠道比小米的又更加開放,Apple Store和小米之家採取自營模式,只賣生態產品,「吃獨食」模式讓它的合作夥伴更少,擴張速度更慢——2001年就啟動的蘋果體驗店眼下不過才1000家,小米之家開到1000家也要用3年。榮耀新思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朋友哲學」,「有朋友才有未來」,榮耀線下採取「輕資產」模式的社會化渠道方式,通過互聯網等傳播手段提高榮耀在線下的知名度,被導入線下門店的用戶都有很高的品牌忠實度,因而轉化率高、銷售成本低,逐漸受到渠道商的青睞,這讓榮耀在短時間內就形成了僅次於OV的線下零售網路,但較傳統線下渠道模式而言運營壓力與成本更小。

在技術上,榮耀不強調黑科技本身。

這並不意味著榮耀沒有技術含量,有華為技術托底,榮耀技術實力不差,比如麒麟處理器的優勢,再比如率先在手機中引入AI,榮耀9流光溢彩的外觀背後是精湛的設計和工藝。榮耀思維中的說法是「科技觸點」,更強調將AI、雙攝等技術落地到生活場景中,對用戶不強調技術細節和研發過程。這一點跟蘋果類似,蘋果從來不強調快速充電這樣的賣點,也不突出處理器的技術,它更樂意告訴果粉「A11處理器比 A10 Fusion 最高提升 70%。」這樣的可感知的體驗。

在產品上,榮耀不會像蘋果那樣去引領用戶需求。

喬布斯說「消費者並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直到我們拿出自己的產品,他們就發現,這是我要的東西」,比如iPhone X的Face ID和去掉HOME鍵就是引領思維,然而蘋果的引領思維在缺乏產品天才喬布斯的今天往往會遭遇失敗,比如3D-Touch和去掉耳機孔都遇冷。榮耀產品思維則是「用戶戰壕」,即「頂級製造」理念設計滿足用戶已被驗證的需求,比如在特定成本和設計局限內把雙攝和快充做到最極致。榮耀不強調性價比,反感價格戰和地質低價,強調建立在質量基礎上的性能和價格最優方案,形成「價值聚焦」。

在運營上,榮耀不強調粉絲經濟而突出「榮耀范兒」。

它不做讓用戶仰望的品牌——蘋果將這一點做到極致,形成獨特的宗教式品牌,略顯高冷。小米則強調給予年輕用戶參與感。榮耀的用戶運營思路是與用戶做朋友,大家一起分享年輕人熱愛的生活方式。

可以看到,榮耀思維和小米思維各有優缺點,究竟誰能笑到最後只有時間才能給出答案。有意思的是,兩者與蘋果思維相比都呈現出足夠的差異化,且更符合中國國情,IDC等機構的數據顯示,華為、OPPO、vivo和小米在強勢增長,國產手機已在下半場佔據上風,不知道蘋果們是否會學習中國互聯網手機的新思維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羅超 的精彩文章:

愛奇藝明年赴美IPO估值80億美元,李彥宏和雷軍成為大贏家
滴滴2億美元投資人人車,掀起的不只是二手車廣告大戰?
騰訊體育拿下網球三大滿貫,內容大胃王的變與不變

TAG:羅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