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Moleskine智能書寫套裝,將靈感與創意電子化

Moleskine智能書寫套裝,將靈感與創意電子化

有創意 有趣味 有情意

等你來關注

-1-

Moleskine,是歐洲非常知名的高逼格的筆記本品牌。兩百年前的巴黎文具店裡就已販售該商品,其耐用的特色與極佳的防水性,深受藝術家與作家們的喜愛。

據說,由梵高到亨利馬蒂斯,甚至一些極具代表性的人物,他們的很多草稿、筆記、計劃、構思和靈感,都曾被一一記錄和收藏在這種小本子上。梵高先後用過7本Moleskine,內里全部記載著的手繪草圖甚至完成作品,現收藏於荷蘭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館內作展覽。

除梵高外,美國小說家海明威及法國畫家馬蒂斯亦同樣是Moleskine的fan,能夠深得多位藝術家的歡心,足以證明 Moleskine的確魅力非凡,逼格不小。

大約在19世紀後半葉,Moleskine筆記本誕生在法國一家家族經營的小作坊里。其實當時不止這一家小作坊,後來歐洲其他很多工廠也有生產那種無酸紙筆記本。某位藝術家因為它的封面材料特別,脫口而出稱之為Moleskine。此後,就變成了一種信仰,得以傳承。

1996年,義大利米蘭的文具生產商Modo&Modo正式註冊MOLESKINE品牌,使得在歐洲流傳多年的傳奇筆記本品牌在義大利重獲新生。當然,當時的生產者已經不再,如今儼然已是義大利一個著名品牌。

-2-

再來說現在的MOLESKINE的這套智能書寫套裝,它到底幹嘛的呢?

其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支特製手寫筆 Pen+,和 Paper Tablet 筆記本。手寫筆 Pen+ 內部置有感應器,可以追蹤書寫的動作,可以識別及記錄到書寫內容,通過藍牙連接到iPhone、iPad 或Android 機上,即可將內容實時變成數碼格式。

也可以用你的智能設備任意加減顏色,並將內容儲存到iCloud、Google Drive、 Evernote 及Adobe 等。

還有用特質紙張製作的Paper Tablet 筆記本,其大小與普通大版的 Moleskine 筆記本差不多。

也就是說,無論你寫下了什麼樣的內容,其內容都可以馬上同步到手機APP中進行整理、分享和後續處理。

當然,你也可以不馬上同步,智能筆中的內置儲存功能,能保存1000頁的內容,而之後只需再連上手機,所有內容便會自動變成數碼格式。

生活中我們很多時候都會用到筆記本,比如上課、開會、設計畫圖等等,有些人喜歡手寫記錄,手寫記錄也確實最便捷。不過筆記本最大的缺點是內容不方便收藏及整理,而且難保多年之後紙張不會變黃變壞。

Moleskine 的智能書寫套裝就完美的解決了這個問題,既可以在筆記本上書寫,同時又可以把書寫內容同步變成數碼格式。

-3-

我們為什麼要書寫,當然是為了記錄。

但是,用筆寫日記的習慣好像離我們已經越來越遠,逐漸被朋友圈狀態和網路日誌所替代。倘若自己隨身攜帶一個筆記本,記錄下生活中所有美好的點滴,何嘗不是一件趣事。

無論走到哪裡,只要有自己喜歡的內容,就拿出本子把它記錄下來。不管是在公園,還是在海邊,或者一幅偶爾蹲在路邊的速寫,亦或者是轉角處的一棵美麗的大樹......創意有多大,記錄就有多豐富,身邊時刻有一個信任的小本子,體驗著不一般的生活~

當我們靜下心來,筆記內容從日記、讀書、草稿、菜譜、到單詞語法,計劃清單等等,總有我們想記錄的點滴,和生活中的最愛:

紀錄你的新點子、想法和思緒,

繪製一張漂亮的Mind Maps,

畫一張充滿創意的圖片,

及時記錄不一樣的今天,

列出自己的任務清單和將來想要做的事情,

寫下對書、電影、音樂的想法,

一本有著悠久歷史與高貴格調的日記本,

編一張優美的琴譜,

還有很多很多......

-THE END-

我要送你本書

生活在這麼一個充滿色彩的自然界,不懂色彩搭配怎麼行?而這本《色彩感知學》讓你在淡妝濃抹總相宜間自由行走。

規則如下:

若諸位喜歡+感動這篇文章,盡情分享朋友圈。我將送上這本《色彩感知學》電子書。

吝嗇的我大方一次不容易,大家抓緊哦!

-------------------------------------------------------------------------------------------------

喜歡就堅持下去,更多有趣新作 等著你

The more we share, The more we have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創意知道 的精彩文章:

TAG:創意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