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早期篩查肝癌,血清AFP疑似已無價值,改用這2個指標

早期篩查肝癌,血清AFP疑似已無價值,改用這2個指標

肝細胞癌(HCC)起病隱匿,大部分患者發現時已錯過治療機會,因此,肝病醫生一直強調早發現早治療。而在肝癌的早期篩查方面,影像學靈敏度強,但一次檢查費用基本在200-300,甚至更高,倘若每3個月檢查一次,顯然費用昂貴!

於是,醫學界將早期篩查肝癌的目標投向【血清學檢測——潛在的新型腫瘤標誌物】,如甲胎蛋白異質體(AFP-L3)、異常凝血酶原(DCP,或PIVKA-Ⅱ)、高爾基體蛋白73(GP73)等,相繼被應用於肝癌的篩查與臨床輔助診斷。

血清AFP,早期肝癌篩查有缺陷

自上世紀70年代發現AFP在原發性肝癌患者中升高以來,AFP一直被作為原發性肝癌的血清學診斷指標,但該指標在早期肝癌篩查和診斷中存在靈敏度和特異度低的問題。

比如:約30%~40%的確診肝癌患者AFP並未有明顯升高,而在一些非肝癌患者中卻有AFP升高。

而且,研究發現,原發性肝癌和慢性肝病患者的血清AFP水平常有重疊,肝硬化中約有10%患者的血清AFP輕度升高(20~200ng/ml),這種慢性肝病患者血清AFP升高的現象為其在高危人群中監測和早期發現肝癌造成一定困難和干擾。

因此,近年來歐洲肝臟研究學會和美國肝病研究學會在其更新的診療指南中不再將AFP作為肝癌的篩查與診斷標準。

Tips:雖然血清AFP在原發性肝癌種存在缺陷,但在HBV感染相關肝癌中仍然具有較好的診斷價值。且在HBV感染相關肝癌患者,其術前AFP越高,術後生存率越低,呈現出術後1、3、5年的生存率隨術前AFP值升高而逐漸降低的趨勢。

血清DCP,逐漸替代AFP

DCP(異常凝血酶原)是一種維生素K缺乏誘導蛋白,其γ-羧基谷氨酸結構中1個或多個谷氨酸殘基不完全羧化為γ-羧基谷氨酸,導致其失去正常凝血功能。

1984年Liebman等首次提出DCP水平在肝癌患者中升高。近年來,大量臨床研究表明DCP有較好的敏感度和特異度,因此DCP逐漸地作為肝癌篩查和診斷的指標用於臨床診斷。

研究發現,DCP與AFP聯合準確性高

Kim等的研究發現,腫瘤直徑≥5cm的患者,血清DCP濃度顯著升高,且DCP濃度與腫瘤TNM分期呈正相關性。

Li等對49篇AFP及DCP診斷HCC的研究進行Meta分析,結果同樣顯示DCP診斷HCC的敏感度和特異度均優於AFP。

由於AFP受多種因素調控,約1/3的HCC患者的血清AFP水平正常。而對於這些患者,DCP診斷肝癌的曲線下面積達到了0.834(95%CI:0.779~0.891),靈敏度為63.2%,特異度達90.7%,提示DCP對AFP陰性的HCC患者的早期篩查有一定作用。

以上研究均提示,AFP與DCP兩者間具有互補關係,其診斷肝癌的準確性明顯優於DCP或AFP單獨應用。因此,二者聯用未來將是國內外常用的診斷模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勁松醫生 的精彩文章:

整天壓抑、煩躁、易怒…,當心肝臟出現這毛病,結局如同林黛玉!
急性肝炎恢復期,修復肝功能、防止轉變慢性,離不開這四種食物
全面解析肝功能化驗單中的AST/ALT比值
這位慢性乙肝患者,只因堅持多做一件事,HBsAg幾乎消失
常吃西紅柿,能保護肝臟、輔治肝病,可惜大多數人都吃錯了

TAG:王勁松醫生 |